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人:徐青中国建筑史课程学习目标《建筑史》是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脉络和重要成就,把握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掌握中国古典与现代建筑的基本构造、结构、技术特征;掌握中国建筑的造型和室内外环境改造的艺术特征与风格;重点掌握传统与现代建筑典型实例的建成年代、类型、形制、空间、造型、构造、技术、文化等的特点和艺术特征。建筑史课程的性质和定位,学习这门课不仅要了解建筑的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上各个时期各地域的建筑特点,还应了解影响建筑发展演变的种种因素。了解建筑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建筑发展演变的规律中国建筑史Q1建筑史是什么?建筑史——关于过去建筑的知识时间——建筑发展史地点——区域建筑史人物——建筑师与建筑思想作品——建筑物风格——风格流派中国建筑史Q2为什么要学建筑史?如何学?一、读懂中国建筑史的两方面——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表层建筑遗产,看得见摸得着的.软传统:隐藏在硬传统之后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多层次的.包括建筑的构成机制、发展规律、创作思想、设计意匠、哲学观点、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文化心理等.二、借鉴传统,保护传统(—)借鉴:三种方式:l)式的借鉴——低层次的借鉴2)符号借鉴——中层次的借鉴3)法的借鉴——高层次的借鉴(二)遗产保护古老的建筑体系.六大原生型体系之一.l、古埃及建筑体系4000B.C以金字塔为代表2、古西亚(伊朗、伊拉比)建筑体系4000B,C3、古印度建筑体系3000B,C4、古爱琴文明4000B.C-2000B,C5、古代美洲建筑15ooB,C|6、古代中国2100B.C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历程梁思成林徽因1、对中国古代建筑遗迹、遗址进行调研,测绘、调查、摄影,结合实践对古代建筑文献的深入研究,使我们中国建筑自远古至于明清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了较清醒的认识。2、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与翻译,使之与西方名词对应。3、他们阐明了以官式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的结构原理与由此产生形式特征,为中国风格新建筑的创造确立了中国古典的规范;4、他们依据19世纪以来在西方建筑评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结构理性主义标准评价中国建筑,证明它具有与西方古典建筑、哥特建筑和“国际式”现代建筑相同的特征,从而反驳了西方学者和中国一般公众对它的贬斥态度,并赋予它在现代建筑的条件下存在的意义。如何学习?1、关于过去的知识(一些建筑你那带、特点、人物)——记忆背诵2、问题意识:建立思维方式,不仅是知识罗列3、实地考察参考书目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2、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3、侯幼彬,李婉贞.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重印本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6、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7、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Q3与西方相比,中国建筑史有什么特征?一、中国建筑直的发展属于一脉相承,自成体系,建筑的外观和内涵始终体现了“汉”文化底蕴。二、绵延不断三、多样性四、发展迟缓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形成于汉,成熟于唐,宋代精致化,明清高度成熟,不好听叫烂熟.英,李约瑟“中国建筑的发展是漫步走的专家”中西建筑比较:功能技术(材料结构)艺术思想木构架体系三段式(屋顶,屋身,台基)多以群体形式表现——院落式布局以“间”划分平面单元细部装饰遵循礼教制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屋顶:多形式、多细部,起翘塔:宗教、外来文化、风景建筑门和牌楼:阙、坊基座:还包括栏杆、台阶、坡道墙:包括特别的墙——影壁群组:主辅关系,轴线关系色彩:规则园林:皇家和私家多种民居形式:四合院、窑洞、土楼、吊脚楼Q4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和模式影响中国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活方式、政治、宗教、哲学、生产力水平。建筑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和民居。建筑模式:官式与民间。前者代表了最高的水平和技术;后者则是多样性、地方性和灵活性。为什么采用木构架?为什么现在被新材料取代?取材方便适应性强、灵活分隔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易设计,易建造,易备料,易雇工,易普及,水平有保证,高度定型化标准化易遭火灾白蚁、受潮易朽难满足大空间、复杂空间的需求破坏生态卡的太死,程式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使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迟缓.庭院式组群布局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照壁垂花门1)门面成为组群艺术空间序列起点形成了固定模式,用影壁(照壁)2)位置:门内;门外;与门在一起3)作用:遮挡视线;组织空间两种构架的特点1、抬梁式(叠梁式)1)、构架特点:是一种梁柱结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柱、梁、檩、枋。柱上搁置梁头,梁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2)、优点:可以获得较大的空间3)、缺点:梁较大,耗材多多用于官式建筑及北方建筑故宫三殿抬梁式屋架:柱子不直接承托檩条,而是柱子承梁,由梁或梁上的短柱承托檩条。靠自重稳定建筑。这种结构多见于北方民居及官式建筑,是我国古代木结构的主流。2、穿斗式(立帖式)1)、构架特点:穿斗式屋架:柱子直接承托檩条,柱子之间用木枋相连,枋子不承重,和梁的作用不同,称为“穿”。穿斗式屋架多见于南方民居。是一种檩柱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构件有:穿、柱、檩、挑。用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有密檩穿斗和疏檩穿斗两种穿斗式屋架:柱子直接承托檩条,柱子之间用木枋相连,枋子不承重,和梁的作用不同,称为“穿”。穿斗式屋架多见于南方民居。台基的作用和构成作用1、防水避潮2、稳固基础3、调适构图4、扩大单体建筑的体量5、组织空间6、等级标志斗栱斗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接柱、梁、檩、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的结构构件。有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以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斗栱的作用1、增加承托作用。增加挤压面。2、支撑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5、抗震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大屋顶作用(1)排水:《考工记》:“轮人为盖,上欲尊而宇欲卑,则吐水疾而霤远。”物理学角度看凹曲线更利于水珠下滑。(2)纳阳班固《西都赋》“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而纳光”。屋顶的形态形态1、深远的出檐2、凹曲的屋面3、翘起的翼角4、反宇的檐口5、突出的脊饰6、丰富的瓦件大屋顶的种类一、正式建筑1、硬山层顶两坡,山墙突破屋顶2、悬山屋顶两坡,山墙不突破屋顶,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又称为挑山或出山)。3、歇山屋顶四坡屋顶,它由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九脊殿。若加上山面的二条搏脊,则共应有脊十一条。4、庑殿屋顶完整的四坡顶,宋称四阿顶二、杂式屋顶1、攒尖顶2、盔顶3、盝顶4、勾连搭屋顶5、卷棚6、重檐顶盝顶卷棚勾连搭屋顶中国古代大屋顶的等级序列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庑殿歇山卷棚歇山悬山卷棚悬山硬山卷棚硬山吻兽正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套兽仙人走兽:仙人骑鹤;龙;凤;狮;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猴。中国空间观念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建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旧石器时期)原始人群时期的建筑——原始住所1、天然洞穴2、巢居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木骨泥墙天然洞穴——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新石器时期)地穴建筑左图为河南偃师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建筑遗址的“复原想像图”。洞口直径1.5米,底径为2米,深2米,顶盖由25厘米的木柱支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半地穴建筑地穴以上周围为“木骨泥墙”。屋顶和墙壁的结合类似后来的歇山式屋顶。房屋平面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半坡遗址复原图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地面建筑家庭私有财产的产生,出现了双室套间姜寨遗址位于陕西临潼县城北部,距今6600-6400年,属于仰韶文化。整个居住区面积近2公顷,西南临河,其他三面围以壕沟。中心为广场。其中1-5号位置是大房子,以此为中心周围的100多处房屋形成五个组团,房屋的门均开向广场。仰韶文化圆形房屋龙山文化吕字形双间房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新石器时期)长江:干阑式建筑天然洞穴——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巢居多现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河姆渡等原始文明中。树杆为“桩”,树枝为“梁”,再用树条绳索绑扎成楼板和屋顶的骨架,敷以茅草形成。巢居形式是干阑式的原形。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建筑河姆渡遗址中的大房子用木柱将建筑架空,面积有160平方米,它是靠隼卯连接木结构,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地。隼卯(榫卯)靠构件相互之间的阴阳咬合来连接构件的方法。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隼卯有燕尾隼和企口等形式。隼卯技术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技术关键,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第二章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夏(-前1600年)宫殿建筑和封闭庭院的首次出现,建筑形式为木架夯土。商(-前1046年)建筑技术明显提高。但仍是“茅茨土阶”。商朝后期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一带)。城市的形成。西周(-前771年)建都在陕西。建造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城市,制度明确,等级严明。四合院建筑产生,屋顶已采用瓦,到西周晚期,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并出现半瓦当。内墙面用三合土抹面。春秋(-前476年)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瓦的普遍使用和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初步形成。主要成就:–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的奠定期。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木构榫卯十分精巧;梁柱构架已经在柱间使用阑额,柱上用斗,开启了运用斗拱的滥觞;组群空间的庭院布局以及功能形成,既有体现“门堂之制”的廊院,也出现了纵深串联的合院。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许多特点,都已经初见端倪。殿堂内柱列整齐,前后左右对应,开间统一,木构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这座宫殿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遗址中没有发现瓦件,构筑方式应当是“茅茨土阶”形态。这个宫殿开创了中国宫殿的先河。表明了华夏文明初始阶段大型建筑采用的是“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单体殿屋内部已经可能出现“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夏代)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宫殿建筑。已具备了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要素,即门、墙、廊、庭院和主体。文献记载有“殷人重屋”之说,所谓“重屋”即重檐屋顶。宫殿分许多房间,其建筑形象是,低矮的夯土台,木骨泥墙,茅草屋顶,外观古拙简洁,即所谓“茅茨土阶,四阿重屋”。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商代)小屯殷墟宫殿遗址:未发现瓦,应当仍然采用“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中国建筑史——奴隶社会建筑4“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市朝一夫。”——战国《考工记》,最早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记叙。《考工记》是春秋末期齐国关于工艺标准和制度的官书,
本文标题:建筑史2015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6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