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第三章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幼儿园语言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科学健康社会艺术语言: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在语言领域的具体化,预期效果•帮助教师明确:通过幼儿园语言教育要使幼儿的语言获得什么样的发展,达到何种水平,实现什么目标。•明确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能更好:指导幼儿园教师确定语言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提供语言教育效果的评价标准。一、制定目标的依据(一)社会的要求1.教育目标应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价值观念和取向:传承文化的捷径2.教育目标要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交际、思维、学习的工具3.教育目标应具有前瞻性:考虑未来社会的需要(二)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对象是人:兴趣和需要、认知发展与情感形成、社会化和个性养成等1.尊重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应注意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需要和特点,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进程来实施教育。2.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进程、特点和机制等,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状况来确定促进他们语言发展的方向。(三)语言的学科性质以及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1.语言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儿童学习语言有其特殊的规律。2.有关语言的教育功能和性质以及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语言对于学前儿童“有什么功用”、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条件等。3.充分考虑语言的学科性质及其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尊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心理顺序和学习特点,制定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特点的恰当的教育目标。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内容(一)分类结构倾听行为培养表述行为培养欣赏文学作品行为的培养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1)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技能三个方面。(2)表述要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3)统一使用幼儿或教师作为行为主体,陈述时主语可以不出现。一般提倡以幼儿为主体。表述时常用词语:。语言教学活动目标的撰写:教师为行为主体:培养、引导、启发、帮助等。幼儿为行为主体:喜欢、乐意、愿意;了解、知道、懂得、学会、能够引导幼儿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情趣。启发幼儿的想象力。2.启发幼儿有表情地朗读,并创造性地表演。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合作性,服从指挥。中班文学活动《我是三军总司令》目标听说游戏活动目标:A、主动参加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大胆说话。B、发准难发的音,正确运用各种词语C、掌握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及时作出反应D、根据已有语言经验,并进行迅速的语言表达(重在训练听、说和快速反应能力等)、养成仔细观察,然后表达讲述的习惯。B、能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景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并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C、能主动、自然、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讲话,表达时语言流畅,用词用句准确。并能根据不同场合调节音量和语速。D、能积极地倾听别人讲述,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重点在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独立表述)、安静、主动、专注地听,不随意插话B、乐于和同伴交流,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言。C、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D、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围绕主题谈话,不跑题E、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与礼貌用语。(重点在能围绕主题自由交谈,听说同等重要)一、幼儿园谈话活动的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别人谈话;•能围绕一定话题进行交谈;•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与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二、幼儿园谈话活动的特点•1.拥有一个具体、有趣的中心话题是幼儿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对幼儿有一定的新鲜感和刺激性;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2.是多方参与的言语交往活动•3.谈话的语境随意、宽松、自由三、谈话活动的类型•1.日常谈话(三个年龄班都适用)日常谈话带有极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2.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小班下期开始)这类活动是教师制订一定的计划和教案,依据事先确定的话题,有目的地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谈话的话题可以各式各样。有计划的谈话活动可拟定的一些话题:•1.我最喜欢……(人物、动物、玩具、图书、衣服等)•2.我和周围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及小朋友等)•3.我和节日(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新年等)•4.我参加的一些活动(如“春游真快乐”、假期里最有意义的事等)•5.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春天的迎春花”、“小草怎么枯萎了”等)讨论活动(中班以后)•讨论活动的话题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同时讨论所涉及的事物应是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符合、但对幼儿来讲又有一定难度的。例如,讨论话题可以是:“假如你是大人,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又如“小鸟会飞,人为什么不会飞”等,这些话题可以让幼儿随意发挥,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压岁钱(大班)活动目标•1.学会连贯地叙说自己拿到压岁钱的感受;学习用不同表达方式说感谢的话。•2.认真耐心地倾听同伴谈话,能迅速地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向同伴学习谈话经验。•3.进行初步的理财教育。活动准备•1.红包(或压岁钱袋)里面装着钱。•2.可以用于表演的道具。活动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1)活动开始时,教师出示一个红包(或压岁钱袋)让幼儿猜猜里面包着什么?幼儿猜过后,教师打开红包拿出钱,问幼儿:过年时大人们给你的红包里的钱叫什么?哪些人会给你压岁钱?(2)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给压岁钱的人,引导幼儿参与表演、观察,注意倾听。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自愿结伴交谈。建议提问:“别人给你压岁钱,你心情怎样?”“别人给你压岁钱时,一般会说些什么?”“你拿到压岁钱时在想些什么?”“不同的人给你压岁钱,你是如何感谢的?”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表现极大的兴趣。可用插话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围绕话题用轮流的方式交谈。3、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1)集体谈论“压岁钱”。在自由交谈的基础上,教师请几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压岁钱。要求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拿到压岁钱的感受,自己是如何感谢给压岁钱的人的。(2)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帮助幼儿拓展话题你们拿到压岁钱后怎么用的?幼儿谈话时,提醒大家注意听他说话,了解他谈话的内容。学习他的谈话经验并学习用轮流、修补的方法进行谈话。(3)继续拓展话题。教师提问:明年过年,再拿到压岁钱,你准备怎么用?相互交谈后,请几位思路有新意的幼儿上来谈谈自己的打算。4、教师进行小结,使幼儿懂得压岁钱的来历和寓意。知道拿到压岁钱时应向长辈表达谢意,还要逐渐学会正确管理使用压岁钱。幼儿诗歌、散文教学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目标•A、喜欢欣赏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欣赏活动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B、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并能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C、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并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D、根据文学作品,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重点在理解作品、感受作品语言美,文学想象力培养)幼儿诗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韵体作品的统称,包括儿歌、儿童诗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语言精炼、想像丰富、有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极富童真、童趣。幼儿散文中充分利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想像、反复等表现手法,作品的意境和语言优美,每篇散文都为幼儿勾勒出一幅形象逼真、充满童趣、并流动着作品情韵的欢乐图。无论是幼儿诗歌还是散文,都会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和感染。不同年龄班幼儿选材•小班:主要选儿歌•中班:以儿歌为主,同时也选用短小的儿童诗。•大班:儿歌、儿童诗都可选用,还可选用少量浅显的、思想内容健康的古诗。诗歌(小班)附:诗歌《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天空,绿色的小猫,绿色的甜糕,绿色的手套。这儿,一片绿;那儿,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当我把绿色的眼镜拿掉,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验诗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乐的情绪。2.尝试用诗一般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大胆进行艺术想象。3.尝试仿照诗歌结构,想象仿编出新的诗句。活动准备1.绿色眼镜3--4副;录音机一台;音乐磁带一盒。硬纸板眼镜架、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若干。活动过程活动一欣赏活动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教师富有表情地、生动地朗诵一遍诗歌,然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绿色的世界”。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这首小诗说了什么?绿色的世界里都有些什么?引导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边讨论。3.提问讨论后,教师取出绿色眼镜,让幼儿轮流戴着试看周围的世界,对“绿色世界”有个感性印象。4.教师再进行第二遍诗歌朗诵。朗诵之后要求幼儿讨论“为什么一切都变成绿色的呢?”“你戴上绿眼镜后看到什么东西变绿了?”5.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2~3遍。活动二做眼镜向幼儿提供教师事先准备的硬板纸眼镜架和各种颜色的圆形玻璃纸,如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等,让幼儿将玻璃纸贴在眼镜架上,做成彩色眼镜。活动三看看周围世界要求幼儿戴上彩色眼镜,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周围世界是什么颜色,然后让幼儿轮换着戴上自己做的各色眼镜,出去走一圈。教师指导幼儿看一看透过不同颜色的眼镜,周围世界变成了什么样,从而更深地理解、体会作品中描绘的“绿色世界”,并将作品的经验与个人的经验联系起来。活动四诗歌仿编活动1.复习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2.在幼儿欣赏理解,并迁移作品经验之后,引导幼儿仿照作品原有的结构画面,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想象仿编新的诗歌段落。如将“红”替代原有诗歌中的“绿”。如果幼儿在仿编过程中能够改换画面中的具体形象,那么就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所见纳入到诗歌中去。教师可先作出示范,以“红”替换“绿”,从而仿编出诗歌来,接着要求幼儿用“黄”、“蓝”、“紫”等颜色替换。尤其注意让在这方面有实际体验的幼儿来仿编。3.仅以“红”色替换“绿”,可能仿编的诗歌为“红色的天空;红色的小猫;红色的甜糕;红色的手套。这儿,一片红;那儿,一片红。到处都是红、红、红。当我把红色的眼镜拿掉,红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4.在幼儿准备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幼儿用“紫”颜色和所见具体形象仿编出内容差异更大些的诗歌。比如:“紫色的天空;紫色的云朵;紫色的小鸟;紫色的树;这儿一片紫;那儿,一片紫;到处都是紫、紫、紫。当我把紫色的眼镜拿掉,紫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5.当幼儿编出各种颜色的诗歌段落后,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将几个段落串连起来,形成一首较长的“多彩的世界”的诗。活动延伸:要求幼儿回家后把所学诗歌《绿色的世界》朗诵给家人听;也可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仿编或创编诗歌。一、早期阅读的内涵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喜欢看书,能领会图画书中的人物情节。B、爱护图书,知道书中的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能与同伴合作制作简单的图画。C、能将图画书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能感受语言和符号的转换关系。D、积极学认汉字,了解认读规律,并将已掌握的字词运用于生活中。E、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书制作中做好写字的准备。(重点:阅读习惯、技能)二、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学步骤1.幼儿自己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闻不问。2.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实际上是在幼儿自己观察认识接触到的书面语言信息的基础上,由教师带领幼儿来进一步学习理解这些书面语言信息。3.围绕阅读重点开展活动每一次阅读活动均有一定的重点,事先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并能有计划地在活动中贯彻落实。三、早期阅读活动的目标(一)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1.喜欢阅读的态度和习惯2.仔细阅读的态度和习惯:阅读就是理解符号的含义。符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文字符号、图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如交通标志、商业标志等。(二)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能正确的阅读方法主要是教幼儿学会有顺序地阅读。知道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地翻书,并知道书有封面、封底、内页等。同时,在看单页单幅和单页多幅画面时也要有顺序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本文标题: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8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