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门自然环境【位置、面积】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增江上游,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行政区域位于东经113°48′26″至114°24′58″,北纬23°20′06″至23°57′50″之间。县城距惠州市区85公里,距广州市区147公里,离深圳市区160公里。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现辖8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民族乡,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气候】县内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温度20.8度,雨量充沛,年降雨量2266.7毫米,主要河流是龙门河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地质地貌】全县地质可分为七类:(一)北部和西北部属燕山第三期黑云母花岗岩;(二)中部偏东属侏罗系灰白色面页岩、粉砂岩、黄色细砂岩组成;(三)中部偏北属石炭系黄色粉砂质页岩、黄色细砂岩、灰色或深灰色炭质页岩组成;(四)中部偏西和东南部有泥盘系灰白色石英砂岩;粉砂岩、灰白色绢云母页岩,砂砾岩和二叠系砂岩、粉砂岩、页岩组成;(五)中部偏西南有寒武系泥质沙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组成;(六)南部有震旦系质砂岩,石英片岩,绢云母片岩及部分混合岩组成;(七)形成于第四纪的河流冲质物,分布于河流两侧,主要在增江流域一带,构成河流地。县境所处区域构造位置是在佛岗――河源纬向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带和新华系广州――从化断裂带与东江断裂带之间。龙门县地处九连、罗浮两大山脉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派分出分支与罗浮山脉连接。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山川丘陵之间有5~70平方公里的河谷盘地10个。【土地资源】县内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其中农用地21157公顷、园地4550公顷、林地176172公顷、牧草地1公顷、水面4884公顷、建设用地9265公顷、工矿用地7033公顷、交通用地951公顷、水利用地1281公顷、未利用5862公顷、耕地25920公顷。【生物资源】龙门县属南亚热带生态区,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植被及小灌木大都是药用植物及花卉等。龙门盛产的中草药植物主要有巴戟、山楂、狗脊、金樱子、金银花、金钱草、陈皮、山枝子、倒吊王、鱼腥草、田基黄、车前草、板蓝根、茅根、芦根等400多种。南昆山还有江南红豆杉、桫椤、金边兔耳风、红花油茶、可可茶、横经席、檀木、山木兰、山含笑等稀有物种。境内常见的野生动物有水鹿、黄猄、果狸、野猪、穿山甲、刺胸蛙、虎纹蛙;鸟类有毛鸡、山鹰、猫头鹰、山雀、啄木鸟、白鹇鸡、红嘴相思等;山溪里还有山魽鱼、山班鱼等多种名贵鱼类。珍贵的稀有动物苏门羚仍生活在南昆山中。【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种有27种,其中高岭土、石灰石、砖粘土、建筑用花岗岩、大理面石、矿泉水、地热(温泉)、铅锌矿蕴藏量较大。【水资源】龙门县主要河流是增江,贯通县境南北。增江是东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新丰江七星岭,流经从化、龙门、增城孙家埔注入东江,总集雨面积8114平方公里,河长205.6公里。龙门县境内集雨面积2126平方公里。河长128.6公里。10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以上的河流,全县境内有7条,分别形成两个小流域,分为增江水系和平陵水系。全县有水文站1个、蒸发站1个、雨量站11个,是水资源调查评价资料来源的主要依据。全县多年平均雨量2133.6毫米,多年平均总产水量48.966亿立方米;径流系数0.626,多年平均径流量30.659亿立方米,径流深1335.9毫米。全县人均拥有水量10812立方米。全县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89亿立方米。龙门县水资源的特点是:一是水资源丰富,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总径流为30.659亿立方米;二是降雨和径流时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5.16倍;三是天然水质好,污染不严重。【水文】渡头水文站2005年年径流量为5.819亿立方米,年降水量为2777.4毫米,年最高水位90.73米,年最低水位87.24米,年平均水位为87.67米,年最大流量671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1.2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为18.5立方米/秒。2006年年径流量为6.194亿立方米,年降水量为3073.3毫米,年最高水位87.20米,年最低水位87.20米,年平均水位为87.70米,年最大流量134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0.70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为19.6立方米/秒。行政区划【概况】龙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现辖龙田、平陵、龙江、龙华、麻榨、永汉、龙潭、地派8个镇、1个民族乡(蓝田瑶族乡)、1个旅游管理区(南昆山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个林场(密溪林场和油田林场)、22个社区居委会、157个村委会、1920个村民小组、1848个自然村。【撤并改制乡镇】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示精神。2003年,通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制订有利于行政管理和方便群众生活的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认真细致、有针对性地做好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2002年,进行财产清理,办好交接手续,妥善处理被撤并乡镇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实现王坪镇与田美镇合并和南昆山镇改制为旅游管理区(归属永汉镇人民政府管辖)的工作规划。2004年,省人民政府批复龙门县关于撒销天堂山镇并入地派镇、撤销铁岗镇并入左潭镇成立龙潭镇的方案。同年底,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龙门县被列为全省县城所在镇改设街道办事处的三试点县之一,开始实施撤销龙城镇建制改设龙城街道办事处的工作。2005年,省人民政府批复龙门县关于撒销路溪镇并入龙江镇、撤销沙迳镇并入龙华镇的方案。人口情况【人口】2006年全县总户数91090户,总人口325925人,男性167099人,占51.26%;女性158826人,占48.74%。性别比例为104.9:100(以女性为100)。在全县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87008人,占总人口26.7%;农村人口238917人,占总人口73.3%。【民族】龙门县辖区有1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315122人,占全县总人口96.7%;有18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0370人,占全县总人口3.18%,大部分居住在蓝田瑶族乡;另有满、壮、独龙、畬、仡老、土、藏、土家、苗、侗、回、普米、哈尼、锡伯、傈僳、羌、黎17个少数民族433人,为工作调入及婚迁人口。经济社会【经济运行情况】近年来,龙门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扎实推进每项工作,全县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5%、18.7%、15.2%;全县财政总收入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税收总额增长33.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5.8%。与此同时,全县“三农”工作捷报频传,工业增长态势迅猛,旅游产业持续活跃,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日俱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社会事业亮点纷呈。天造山水,人造商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全面实施,为今日的龙门奏响了新的发展号角,揭开了新的腾飞篇章。随着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大力推进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特别是随着广河、河清、粤湘等几条高速公路的全面贯通(进入广深莞1小时生活圈),龙门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成为珠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生态花园。政通人和、蓄势待发的新龙门将以更大的气魄和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中外各界朋友的到来,共绘发展蓝图,共创美好未来!园区开发龙门金山产业转移园于2007年2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龙门县与广汕公路连接的金龙大道旁,由龙门县与东莞市桥头镇政府共同建立,总体规划面积6000亩,主要承接转移的主导产业为电子、服装、轻工制品等。该产业园将建成高标准规划、与龙门特色相适应的生态工业园区,成为宜工、宜商、宜居的生态型工业新城和龙门的新兴经济增长点。目前,金山产业转移园已引进企业16家,其中已投产9家;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约2.45亿元,税收总额0.03948亿元;在建项目2家,投资总额0.88亿元;意向投资项目31家,合同投资13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服装和轻工三大主导产业。园区建设南拓北进,扩大规划控制范围结合长远发展需要,园区扩园为12平方公里(约18000亩),目前已经盘整土地3300亩。“今年上半年,园区将盘整出土地2700亩,届时,园区可利用土地将达6000亩。”金山省级产业转移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龙门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搭好工业发展平台,尽可能考虑金山产业转移园区今后的发展空间,在现有12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基础上,向县城和平陵镇南拓北进,扩大园区规划控制范围,形成有利于产业转移园区长远发展的空间布局。园区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具备扩园至12至15平方公里的发展空间。目前,金山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建设资金3.86亿多元,首期基本实现“四通一平”,路网基本成形,设施配套完备。园区日供水能力4万立方米,远期将达到6万立方米/日以上,220KV昆山变电站已投产营运,可满足园区用水、用电需求。产业定位重点选择创税型科技型产业据了解,龙门县委、县政府明确了“打造珠三角生态花园”的发展功能定位,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型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始终在广东省保持领先地位。龙门县非常重视金山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从资金和政策上重点扶持,并在产业政策和管理服务上制订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物流等发展要素向园区聚集。“为突破园区建设资金瓶颈,我们将多渠道筹资,加强与国开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沟通,为产业园的开发搭建融资平台。”龙门县有关负责人说,同时,该县将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用制度化抓好园区运作,使之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和拉动龙门工业发展的“火车头”。据了解,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该县明确了园区产业定位,重点引进创税型、科技型、生态型产业。目前,该县正积极与东莞市政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创建高标准的生态型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前景园区可承接企业200多家“园区区位优势明显。园区位于龙门县城和省中心镇平陵镇之间,距离广州130公里、深圳130公里、东莞100公里、惠州市区80公里、增城70公里,是龙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园区与县城连成一体,公共服务、教育体育、文化娱乐等设施与县城实现了资源共享。”金山省级产业转移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产业转移园区建成后,园区工人居住、生活十分便利,子女就近入学方便,配套设施齐全。据金山省级产业转移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交通便利,东西两边分别是龙门通往惠州市区和广州的交通要道,通往惠州市区的S244线金龙大道(惠州至龙门段)已经省政府批准立项动工大修,2009年底前可完工通车;通往广州的S119线(增龙公路)增城段正在扩建。途经龙门的广河高速已动工建设,2010年将建成通车,规划中的粤湘高速、河清高速、惠河高速支线等高速公路在龙门纵横交错,形成稠密的交通路网。四条高速距离园区最近的出口约300米,最远的出口仅20公里,两三年后龙门将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时间上刚好与园区建设同步对接。“金山产业转移园的建成,将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龙门县有关负责人说。据介绍,园区独特的区位、空间、土地、生态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洽谈投资。将来,园区可承接入园企业200多家,可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8万余人,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300多亿元、税收总额30亿元以上,并带动周边地区增加经济总量190亿元以上。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契机,积极实施“人本兴县、生态立县、工业富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五大发展战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全力推进生态经济特色县和珠三角生态花园建设
本文标题:龙门县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19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