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5页《逍遥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语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批判其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不合理因素。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说理方式。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材料和观点之间关系的整理。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什么是“逍遥”?“逍遥”是个联绵词,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逍遥就是徜徉、漫步、翱翔,那种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就是逍遥。《逍遥游》是《庄子》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表达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天下》)。即“游心于谈,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的“无为”主义,也可以叫做“逍遥”主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逍遥”主义的具体内涵。二、整体感知《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七自然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三、诵读课文1.听录音,教师强调字音、停顿。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标出难解语句。3.提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⑴“大鹏怒飞”:读出气势和力量。⑵“蜩与学鸠”:读出其渺小。⑶“大年小年”:读出鲜明的对比。⑷“汤之问棘”:读出对鲲鹏的赞美,对斥鷃的鄙视。第2页共5页⑸结尾一节,读出对几种人的不屑以及结论的肯定。四、师生质疑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提出难解语句,师生讨论解决。2.教师以第一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为基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⑴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条件?(海运)⑵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条件?(生物以息相吹)⑶蜩与学鸠不能远飞,是因为什么?(枪榆枋而止)◆小结:作者在这一部分里通过三个事例、一个比喻和一组对比,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大至鲲鹏小到尘埃,它们的运行都必须有所依托,即后文所说的“有所待”。五、指导探究1.作者是不是认为大鹏和蜩、学鸠之类就没有区别呢?从哪里能看出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作者选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⑴“不知晦朔的朝菌”、“不知春秋的蟪蛄”及“大寿的冥灵、大椿”、“众人匹之的彭祖”来喻证“小年不如大年”的观点。第二课时一、分析、理解第一段(第一至四自然段)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请选取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作介绍。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2.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作者对鲲鹏抱赞美态度;对蜩与学鸠则明显表示嘲讽、贬斥。3.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阐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二、分析、理解第二段(第五、六自然段)1.这一段可分几层?第一层,归纳上文,阐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不及”,包含不可达到和不能了解两重意思。作者举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彭祖以长寿闻名于世为例,说明小知不能了解大知,寿命短的不能了解寿命长的。“小知”与“大知”,“大年”与“小年”的不同,实际上强调的是人的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第二层,引“汤之问棘”的一段话对前文补充印证,并点明“小大之辩”。“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北冥有鱼”内容好像重复,其实不然。今人刘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对这两段话有很好的解释:“前语近怪,且出《齐谐》,恐人疑其不典,故引汤棘问答以实之。且前后详略各异,足以明之。前言鹏背几千里,当指其修也,此则以泰山形其高与大。扶摇不知其状也,此则以羊角形之。野马等不知其实也,此则以云气二字释之。腾跃而上,明枪之势也。数仞而下,明枪之高也。非此,则前语未了,前意未申,且不足征,故复而非复也。”由此可见,这段文字不是第一自然段的重复。在论证上,它与篇首的内容相照应,第3页共5页并归结前文所述种种现象,点明为“小大之辩”。2.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明确:“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第一层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明确: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又是“小年”。鲲鹏是“大智”,蜩、学鸠、斥鷃等见识浅陋,只能算是“小智”。◆小结: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者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三、分析、理解第三段(第七自然段)1.这一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2.作者对这几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鷃之类)宋荣子、列子。(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犹有所待”)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3.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什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绝对的精神自由。四、总结这篇文章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推出结论,气势阔大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情感,堪称一篇奇文。本文开头以背负青天、具有奇伟力量的大鹏和纤细微小、能在空中任意游荡的“野马”为喻,论证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因而算不上逍遥游。可谓想象奇特。论证时,首先指出大鹏南飞,有待“海运”,有待六月的巨风;而“野马”、“尘埃”的任意游荡有待于“以息相吹”。为了强调大鹏“有所待”,作者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比喻,论证“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为了使人们对结论深信不疑,作者又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个生活常识为喻,证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谓说理透彻。庄子渴望“逍遥游”,即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无为”,做“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其实,庄子并非生来就无入世之心,但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如此污浊,他的心灵就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了。因此,《逍遥游》其实是庄第4页共5页子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而且,庄子自己也很难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强调大至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小大之辩”。只有把庄子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去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庄子其人及其文。五、鉴赏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篇中的鲲、鹏、蜩、学鸠、斥鷃,有的是根据神话故事加工的,有的是杜撰的,但都纳入他的寓言中,寄托他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中。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3.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情性,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六、作业:搜集庄子有关资料,写一篇读书笔记板书设计:逍遥游庄子1.世间万物有所待:(1)鲲鹏——形体的变化(描写)——有所待——依赖巨风(六月息)(2)野马、尘埃也有所待,善用比喻(3)大舟、草芥,想象奇特(4)蜩与学鸠,也有所待物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辩:(自然界)(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补充验证前文(3)汤之问棘(4)斥鷃之语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人世间)(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第5页共5页——追求绝对的自由(主旨)
本文标题:逍遥游-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16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