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历史上关于“货币”的评论•1、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中的描述:“金子黄黄的,发光的,高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错的变成对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鸡皮黄脸的寡妇重作新娘。”•2、“神秘的面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经常使用的词语之一。“金钱贬低了人所崇奉的一切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金钱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一、货币的本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商品。农贸市场上的粮食、蔬菜、水果,超市里的油、盐、酱、醋,商场中的服装、鞋帽等,都是商品。请问:•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2、判断下列物品是否商品:•(1)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2)大自然的泉水/农夫山泉作为商品应该具备的条件:1、有用(有使用价值)2、是劳动产品3、要用于交换(有价值)(一)商品•1、商品的概念: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准确理解“用于交换”:•①“准备进行交换“或“正在进行交换”。•②交换必定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2)准确理解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物品劳动产品商品1、自然状态的空气、阳光。2、农贸市场上待售的蔬菜。3、一农民将自己生产的100斤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其卖掉2/3,剩下1/3就送给了他的亲戚。6、农民向地主交纳的地租。4、收到朋友送来的生日蛋糕。判断:下列属于商品的是5、卖给回收站的废品。必须动态把握商品的概念商品与非商品的身份可以相互转化7、抗震救灾中,人们捐赠的救灾物资。关于非商品和废品的说明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是可以转化的。商品一旦离开了流通领域,成了消费品或待消费的物品,也就不再是商品了。废品是不是商品要作具体分析。一方面,废品相对于其原有性能,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废品不是商品。另一方面,许多废品可以卖给收购站仍可用于交换,这是因为废品还具有其他方面的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废品还是商品,只是不再是原有性能的商品。正确认识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是指把非劳动产品诸如自然资源开采权、姓名或肖象使用权、名誉、良心等等,当作商品来交换。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非劳动产品虽然不是商品,但由于买卖双方都有把它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需要(即愿买愿卖),因此,非劳动产品就能披上商品的外衣,以假作真,混迹于商品交换之中,取得商品的形式。不过,非劳动产品并没有因此而成为真的商品,这决定于用于交换的非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人们只是根据交换的需要赋予它一个价值形态。但是,这个价值形态仅仅是一件没有价值内容的外衣。可见,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现象并没有违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基本内涵。非劳动产品的商品化,有的是积极的,如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历史名人姓名使用权等的出让;有的是消极的,如权力、官职、良心等的买卖,必须区别对待。〖典型例题〗例题:某市新华书店“六一”期间部分图书面向学生打折销售,张华同学买了一本打折的《英汉大辞典》,这本《英汉大辞典》A.是商品,因为它对学生有用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C.是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是经过打折的分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新华书店销售打折图书,非自然物品,而是劳动产品,且又是用于交换的,故C项正确。A项从图书的有用性角度说明图书是商品的理由不成立,即忽略了用于交挟这一重要条件。打折销售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体现了商品交换,故B、D项是对题中图书的错误认识。注意:作为商品,只要是进入了市场,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销售,还是待售阶段,都意味着进入了交换领域,是正在或潜在的交换之中,即具备了“用于交换”的要件。思考:(1)在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要去购物或交换?(2)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能够按一定比例去进行交换?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基本属性(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2)价值(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判断: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没有价值。()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3、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一定没有使用价值()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5、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可以由一个人同时拥有()正确错误错误正确片面典型例题: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重视质量?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②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就是重视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只有重视产品质量,商品生产者才能顺利地将商品出售,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③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的树立关键在于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上。(二)货币•1、货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商品——商品•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商品——货币——商品•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温馨提示:①货币仍是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②货币同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着货币的产生,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固定,也就不能称之为货币。③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④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同样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⑤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就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①货币产生前,黄金、白银只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它同米、羊、布等一样,在前两个阶段充当过个别的或特殊的等价物,后来又成为一般等价物,最后才取得了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②由于金银本身具有自然属性的优点,如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电能,使它最适合做货币材料,这样金银就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了货币,因此说,货币天然是金银。==偶然的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末期)扩大的物物交换牛奶红珍珠咖啡矛(1)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2)红珍珠的人要和牛奶交换成功应该怎样做?(3)你认为这样的交换是否很方便?为什么?盐(4)你能设想出更方便的成交的办法吗?一般等价物==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下列对一般等价物认识正确的是①它的价值是通过其他商品表现出来②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③它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④它不再是商品了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D判断:(1)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2)货币随着商品的出现而出现。(3)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练习1.从本质来看,货币是()练习2.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A一般等价物B商品C金银D交换价值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B金银不是惟一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本质是相同的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AA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如何理解“基本职能”呢?——因为这两个职能是从货币中产生时就有的,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都是在这两个基本职能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货币的职能含义表现形式地位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基本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现实的货币基本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现实的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一般职能赊销赊购现实的货币一般职能如美元、欧元现实的货币一般职能•价值尺度•第一,何谓价值尺度?•第二,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尺度职能的原因?•第三,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第四,货币的计量单位。•第五,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尺度含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价格含义: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执行时的特点现实生活中,商品的价值是怎么表现的?价格(货币表现)价值(基础)决定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商品流通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商品—货币—商品现实的货币执行时的特点:名称交换方式公式产生时间特点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商品—商品W—W货币产生前就存在买和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就可成交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商品W—G—W货币产生后买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离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区别*商品流通是一种商品交换,但商品交换不一定就是商品流通。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它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即交换的方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单位时间内)思考问题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为什么?①待售的商品量;②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间内货币流通的次数)决定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三个因素: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亿元,若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20000.5通货膨胀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C*贮藏手段①含义——把货币做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思考:人民币能不能有这个职能?履行这个职能的只能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只能是由金银来担当!*支付手段①含义: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②它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世界货币①含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②作用A、做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B、做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C、做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是由什么来充当的?一般来说只有金银才能作为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例如美元、欧元也具有世界货币的功能。(1)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2)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3)张三在市场上用10元买一斤肉(4)李四到银行取回1万元存款的利息(5)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6)《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004—广东)•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A、代售商品数量成正比•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C•在一定时期,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2000亿元,纸币的发行量为8000亿元,则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货币的()•A.4元•B.1元•C.0.5元•D.0.25元D练一练•一间服装厂,生产的衣服一件=100元。服装厂把衣服卖出去能够换钱,假如你是服装厂的负责人,你会怎样处理这笔钱?•买原料•交租金•交税•发工资•出国旅游……•请你找出上述行动分别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张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4万元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A足值的金银条块国家制造的铸币纸币1、纸币
本文标题: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1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