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18世纪欧洲艺术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第一节17、18世纪意大利艺术16世纪以来,意大利艺术中的样式主义不过是昙花一现。在一片沉寂中,罗马教廷为恢复教会的荣耀,开始招募各方艺术家到罗马来装点教会,企图将罗马变成基督教世界中最美的城市。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巴洛克风格。所谓“风格”意味着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种特定方式构成的,它本身有着内在的和谐一致,但又明显的区别于其他风格,故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风格的形成,是某一时代艺术发展成熟的表现。巴洛克风格(Baroquestyle)巴洛克风格(Baroquestyle),“巴洛克”是一种风格术语,指自17世纪初直至18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的主要艺术风格。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意思是一种不规则的珍珠。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家用这个词来批评那些不按古典规范制作的艺术作品。巴洛克风格虽然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错觉主义再现传统,但却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风格的在绘画方面的最大代表是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建筑与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贝尔尼尼。一、发扬古典美的卡拉奇及其追随者当16世纪意大利样式主义风格盛行时,来自波伦亚的卡拉奇兄弟却并未追随这股潮流。他们反对矫饰,力图使文艺复兴的理性原则和古典美发扬广大,同时他们也倡导自然的写生。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艺术就是保持古代艺术的古典美,综合文艺复兴大师的艺术,再加上通过写生而得到得自然生动的形象。作品不但有古典美,也有17世纪的光线处理。安尼巴莱·卡拉齐安尼巴莱·卡拉齐在继承中有自己的独创,他突破了大师们原有壁画的构图,巧妙地将独幅画形式置于其中,他的壁画重新恢复了欧洲纪念碑式的优秀传统,成为17世纪欧洲画家们的真正学院(即正道)。他还是欧洲古典风景画的奠基人。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极力实践,将“自然美”和“理想美”结合起来,并吸取了“古代人和拉斐尔艺术中最精美的成分”。雷尼《黎明女神》卡拉瓦乔的写实主义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意大利语:MichelangeloMerisidettoilCaravaggio,1571年9月29日—1610年7月18日),意大利画家,1593年到1610年间活跃于罗马、那不勒斯、马耳他和西西里。他通常被认为属于巴洛克画派,对巴洛克画派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基督下葬》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MerisidaCaravaggio(1573-1610年)基督下葬仪式,原本是神圣而庄重的,而在卡拉瓦乔的笔下,仅仅是平凡而简单的贫民葬礼场面,画家以现实生活事件和人物,描绘了神圣的宗教题材。作者善用聚光、强烈明暗对比画法布置画面,塑造人物主次形象,是卡拉瓦乔艺术风格特征,他不受自然光源的影响,从表现画家创作意图出发,构成画面的均衡、呼应和节奏美感。圣彼得受难,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601年,画布油画,230x175厘米,罗马,圣玛利亚德尔波波洛教堂切拉西礼拜堂捧果篮男孩,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1593年,画布油画,67x53厘米,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圣马太蒙召《完成后立刻年1600引起轰动。卡拉瓦乔增强的明暗对照法使得主题极富戏剧性,同时精确观察带来的写实把情感的强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人们把这种明暗对着法的增强形式,暗色调主义称作其兴起归功于卡拉瓦乔。卡拉瓦乔同时代的画家对此持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些人公开指责他有各种的感觉缺陷,特别是他不讲作画章法,坚持写生。但绝大多数人把他当作艺术的救主来欢迎。“那时,罗马的画家被这种新颖的画风所吸引,特别是年轻画家都聚集在卡拉瓦乔身边,称赞他是绝无仅有的自然模仿者,把他的作品视作奇迹。”以马忤斯《卡拉瓦乔有一种引人注意的才能,他能把重要事件的经过以一个非常活泼的场景表现出来。的时刻:在旅馆主人眼中,之前他是一个哀悼耶稣去世的旅行者,但这一刻之基督认出门徒描述》晚餐。救世主后,他就成了三、巴洛克雕塑大师贝尔尼尼济安·劳伦佐·贝尼尼(GianLorenzoBernini;又名GiovanniLorenzoBernini)(1598年12月7日-1680年11月28日)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画家。早期杰出的巴洛克艺术家。贝尼尼主要的成就在雕塑和建筑设计,另外,他也是画家,绘图师,舞台设计师,烟花制造者和葬礼设计师。《阿波罗与黛芙妮》是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初恋故事,他的初恋对象为河神彼纽斯的女儿黛芙妮。此故事的其中一位主角黛芙妮是河神之女儿,她不愿受拘束,只想在山林逐鹿猎禽,最怕碰触婚姻与爱情。另一方面,太阳神阿波罗下凡人间,因与爱神丘比特起争执,遂被其爱情金箭射中。故当他遇上黛芙妮,登时爱火中烧,神迷心狂。黛芙妮被吓得慌张起来,夭夭逃亡。阿波罗满心爱情渴望,一下把她追上了。此时,黛芙妮向父亲呼叫,宁愿毁了自己的美貌,也不要讨人喜爱。河神答应,她的身体便慢慢变成一棵月桂树了。这砖雕塑表现了故事结局的壮丽场景,阿波罗冲向黛芙妮、刚要触摸她的一刻。贝尔尼尼《大卫》祭坛雕塑《圣德列萨祭坛》的成功,标志着贝尼尼雕塑的顶峰的到来。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贝尼尼创作中的积极成分,也是与一般的巴洛克艺术的不同的地方。第二节17世纪法兰德斯艺术17世纪法兰德斯占主导地位德是巴洛克风格艺术,它主要受宫廷、教会和贵族审美趣味的左右,同时也受意大利艺术的一定影响。这时法兰德斯艺术表现为富丽堂皇,富于动感和色彩艳丽的艺术风格,造型上更接近意大利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艺术的神秘、朴实,富于民俗气息的作品已大异其趣了。鲁本斯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画家,即使宗教神话是他创作的主要题材,但他还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绘神界人物,正如法国美术史家丹纳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涂着一层天主教的圣油,而骨子里的风俗、习惯、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异教的。在鲁本斯的作品中体现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美好理想、丰富的想象力,通过艺术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欢乐,他善于运用健康丰满、生机勃勃的形象,洋溢着乐观与激情的性格,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趣味。《劫夺吕西普的女儿》鲁本斯《下十字架》鲁本斯《妇人》第三节17世纪荷兰艺术荷兰在17世纪初获得独立,称为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上半叶,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儿已建有几所大学,开始定期出版刊物和报纸。荷兰信仰新教,人民有较多的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因此,在荷兰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国家的文化艺术新风尚。信奉新教的荷兰人生活简朴,吃苦耐劳。他们并不欣赏法兰德斯的豪华之风,在审美趣味上也没有接受巴洛克风格。他们更偏爱淳朴,写实的严谨作风。画幅小巧,忠于自然。一、重要画家介绍弗朗斯·哈尔斯是荷兰早期的艺术代表,一个极有个性的肖像画家。在他的画中总是充满欢快奔放的情绪,健康愉快的笑脸,富有感染力的生气勃勃的市民形象。因此有人称他“笑的画家”。哈尔斯的技法也别具一格,他的用笔轻快敏捷,流通奔放,带有明显的笔触,给人一挥而就的印象,作品就像速写似的生动。弗朗斯·哈尔斯《吉普赛女郎》《结婚像》,油画,140厘米×166.5厘米,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荷兰弗朗斯·哈尔斯(FransHals,约1580~1666年)。两位新人分别弗朗斯·马萨和贝阿特丽斯·范·德·兰恩。《手持头颅的青年》(YoungManholdingaSkull)1626~1628年完成,油彩,画布,92厘米×88厘米。荷兰法兰斯·哈尔斯(FransHals,约1580~1666年)。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他不仅是油画家,历史画还是著名的铜版画家。在风俗画、历史画、肖像画和风景画等方面都有非凡的造诣。伦勃朗的不同凡响首先表现在他对对象内在气质的深刻理解上。他作品中的形象往往并不那么完美,却能体现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表现出微妙的精神状态,洋溢着灵魂的美和高尚,十分耐人寻味。伦勃朗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课》伦勃朗《自画像》伦勃朗《戴金盔的人》.二、荷兰小画派画家维米尔善于概括细节,简化形体,画中的内容表现比较单纯。但却经过了画家严格的推敲,他的作品因而显得精致、简朴和宁静。他还善于通过对一两个人物及简单器物的精心安排和描绘,将世俗生活诗意化,在乎平凡中发掘出美的画面,总是表现出稳定、安宁和谐和静穆的气氛。维米尔在用光方面也别具一格,同伦勃朗集中的强光不同,他喜欢画撒满整个室内的漫射光,光线十分柔和,使他的画显得更加精巧和高雅。维米尔《倒牛奶的妇人》维米尔《织花边的女工》维米尔《读信的少女》维米尔《画室》维米尔《小街》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霍贝玛喜欢表现宁静淳朴的田园风光霍贝玛《林荫小道》第四节17、18世纪西班牙艺术一、17世纪西班牙艺术直到15世纪末西班牙才赶走统治这块土地达700年之久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统一的天主教封建国家,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土壤。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效仿意大利的文化,同时也受到尼德兰文艺复兴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画家。这些画家以模仿意大利艺术为宗旨,在艺术上的觉醒比意大利整整晚了一个世纪。在意大利艺术的影响下,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出现了样式主义艺术。代表人物是埃尔·格列柯。格列柯是一天才而又非常复杂的人物,他的作品象一块多棱镜,曲折地反映了西班牙16世纪下半叶动荡的社会和没落的旧贵正走向崩溃而叹息,一方面为自己的苦闷、矛盾和没有出路发出来自肺腑的挣扎。由于格列柯远离生活和斗争,就必然导致他的艺术日益走上唯心主义甚至神秘主义的道路,因无法摆脱命运的摆布而暗自神伤。埃尔·格列柯《圣安德鲁和圣弗朗西斯》埃尔·格列柯《修道士奥尔廷西奥·菲力斯·帕拉比西诺》《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源出一个中世纪的传奇故事:奥尔加斯伯爵是托莱多的名绅,大财主,全名是唐·冈萨雷斯·鲁伊斯。作为托莱多市民,他被选为卡斯迪拉教区的书记长,曾向圣多米教堂施过大笔财产。由于他虔诚于教会事业,1312年死时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应埋葬在这个教堂内。但当举行葬礼时,发生了惊人的奇迹:天国派了两位圣徒--圣斯蒂反与奥古斯丁--从天而降,亲手为他埋葬,把他的尸体送还大地。有趣的是,这里所绘的葬礼参加者的穿着与格列柯是同一时代的服饰。画家可能是想使三层世界,即天国、古代、现代结合成和谐的一体,以表现宗教观念的纯粹幻觉。画上人物的细长形与苍白色的脸色,又使全画增强了情景的肃穆与崇高感。除了前景的银白与金黄色之外,全画是以深蓝、红并配以强烈的灰褐色来衬托的;伯爵身上闪亮的甲胄和天上灰黑的调子,构成了真实与虚幻的视觉对比。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格列柯油画1586-1588年460×360厘米托莱多圣托梅教堂藏17世纪的西班牙虽是信奉天主教的封建国家,政治上保守落后,但在美术上却相继产生不少著名的绘画大师,西班牙绘画同时受到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称这种风格为小酒馆风格,即以描绘下层人民生活为主要内容,在绘画中强调人为光线的应用.委拉斯开兹《宫娥图》:油画,×厘米,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年创作,被誉为欧洲三大名画之一,现收藏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最大的古代绘画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里,是镇馆之作。这幅画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副皇室的“全家福”,甚至把画家自己也画进去。整幅画把玛格丽特小公主作为亮丽的中心。作为王室继承人,玛格丽特公主是当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希望。画的右下脚有两个侏儒女孩。据说那时侯宫廷里经常会招这种侏儒进宫作为皇室的宠物来养!在画室的后面有一道特别的光彩,它并不是一幅画,而是
本文标题:第四章17、18世纪欧洲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2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