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讲--戏曲的起源
1第一讲戏曲的起源一、人类戏剧的起源人类戏剧的起源是什么呢?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追溯戏剧的起源,我们可以一直追寻到原始人类部落里的宗教仪式歌舞。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当原始人类部族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创造文字、音乐和诗歌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创作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原始哑剧和仪式舞蹈了。作为一种思想的外在符号,行为远比语言更为直接。模仿的动机从属于原始宗教意识,例如交感巫术观念使原始人类相信模仿活动能够导致其自身命运的改变。这种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导致了原始戏剧形态的诞生。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古老的民族,当它最初举行庆贺神明诞生或欢度节日庆典的宗教仪式时,都会和原始戏剧相遇。1.古埃及祭祀俄塞里斯神。比如说5000年前古埃及人们祭祀尼罗河神俄赛里斯神时,当时就有纪念这些神灵的盛大装扮表演。对俄赛里斯神的敬奉源于人类最初的自然崇拜心理。这个神体现植物的生长和尼罗河对于生命的繁殖力,而俄赛里斯的经历则包含在一则有趣的传说里。据说在远古时代,他是一个仁慈的统治者.教民农耕及其它手艺,并授之以法。后来遭到他的兄弟、邪恶的赛托的暗害,尸体被剁成肉块.分散到各地。他的妻子、也即他的姊妹埃西斯到处寻找这些肉块.然后把它们护台起来,他的尸体神奇地复活了。生还的俄赛里斯神夺回了他的王国,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的仁政后,又到了地狱.成为阴间的最高审判官。他的遗腹子荷拉斯长大后成为勇士,杀了赛托,报了杀父之仇。在这个故事中,俄赛里斯的死亡和复活象征了尼罗河涨落的自然规律:它在每年的秋天降落,到了来年春天则洪水泛滥。不仅如此,人们还在俄赛里斯死亡和复活的经历中,寄寓了永生不死的期待和愿望。既然俄赛里斯能够战胜死亡,那么,人们只要笃信并虔诚地供奉这一神明,也必然能得到他所赐予的长生不死的恩典。当然,其条件是,必须像俄赛里斯一样,保持住完整的尸体,也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阳间遗体的消灭。这种来世观点的产生,不仅使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巨型墓葬建筑以及稍后一些的大型神庙建筑开始纷纷破土动工,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技术大为发展,而且使人们对俄赛里斯神的供奉和祭记活动蔚为大观。而戏剧的雏形.就蕴藏在这些供奉和祭把活动中。2.古希腊戏剧与祭祀狄俄尼索斯希腊人喜爱酒,田野里到处种植着葡萄藤,酿造作坊遍布城乡,每逢节日庆典,无数的居民都把自己灌得醇也陶陶。酒有火一样的性格,它使入兴奋,使人手舞足路,使人充满了2表演欲.于是.在受欢迎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生日来临之时,举国欢庆的盛大祭奠场面成为放乡扮演的最好场所。在希腊神话中.洒神狄俄尼索斯是天主宙斯与式拜国的公主塞墨拉所生。亩斯对塞墨拉的宠爱,超过了任何与他有关系的人间女子,以致对斯蒂克斯河立下了一桩神誓——要满足塞墨拉的任何愿望。但是塞墨拉在嫉妒成性的灭后赫拉的怂恿下,要求看到宙斯作为天神和雷神的威武面貌,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凡人塞墨拉自己的死亡。宙斯不好违誓.只好作为天神现形。这时,围绕在他头上的雷电将塞墨拉烧化。宙斯只来得及将塞墨拉腹中的胎儿取出,藏在自己的腿中。由于宙斯只能跟腿行走,这个孩子就被称作狄俄尼索斯,即“宙斯跛子”的意思。后来,宙斯把他交给山林水泽之神抚养长大。成人后被杀而惨道肢解,继而复活。固他发明了葡萄酿酒,进而被尊为酒神。狄俄尼索斯火中生、水中育的生长过程,正和葡萄在阳光雨露之下成长的经历一样,而他那种死而复活的经历,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季节的更替和万物的生机。在山林中,狄俄尼索斯的旅伴是一群人身羊腿、爱喝酒胡闹、被称为“萨提儿”或羊人的怪物。在这种自然环境和精神氛围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狄俄尼索斯,天然地充溢着一种洒脱、自由、与自然认同的原始生命力量。按照希腊人的理解,酒神代表着人类生命的热情。代表着世界上一切非理念的力量.代表着快乐和疯狂,代表着情绪的放纵。尼采说,酒神状态是“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他把这种状态归结为一个“醉”字。的确,酒神祭把的主要形式是一场充满狂欢醉态的歌舞游行。在游行队伍最前面开路的是洒神狄俄尼索斯的伴随着、众多的巴科斯狂女,一些妇人被挑选出来充当她们的角色,头戴长春藤冠,身披兽皮,手拿神杖、宝剑等器物,边走边舞,跳到极度兴奋时,她们甚至犹如脱缰的猛兽—般,活活撕碎小动物吞吃。继之是一伙虔诚的信徒抢着狄俄尼索斯的神像——一位漂亮斯文的少年行进。后面跟着‘大群各式装扮的“神人”,有蒙着羊皮装成半人半羊模样的羊人,有戴着马头的马人,有森林之神,有牧神,有地狱之客等等。夹杂于他们之中的,是一群装得烂醉如泥的阳物崇拜者,他们的衣服上浸满了洒渍,脸上用酒糟或桑葚涂污——这象征着洒神强大的创造力以及酒对人的熏醉和狂暴刺激作用。热烈的情绪冲动、巨大的欲望渴求,由持续的颠狂运动而产生的生理期待以及由酒精的作用而积聚、高涨起来的情感空白,都变成了由歇斯底里的叫喊和歌唱所构成的带有原始色彩的生命力量之热潮.这种粗犷的热潮犹如积聚在坚固的岩层之下滚烫的熔岩喷薄而出、蔚为壮观——可以冲决任何习俗的禁忌与道德的约束,可以突破任何家庭的牵制和日常生活3的规范,可以使爱琴海沸腾。而这种以狂欧欢舞之形式出现的陶醉状态,正是任何审美活动和所有艺术形式得以存在的心理前提。据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亚里士多德考证,希腊喜剧正是从这种游行表演中直接孕育并产生出来的。3.古印度“吠陀时代”的祭祀活动人类另一古老文明——印度,在它的“吠陀时代”之前,已经在频繁的祭祀活动中夹杂拟神行为。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戏剧一样,印度戏剧是从祭把仪典中发展而来,由颂神歌曲和拟神行为逐渐演变而成为戏剧的。大约产生于公元前后传说为波罗多撰写的印度戏剧理论著作《舞论》,对于印度戏剧的源起进行了神话性的阐释。“吠陀时代”之后,印度进入了奴隶制国家的‘史诗时代”(公元前6一前4世纪),这其间从列国纷争到统一,恒河流域出现第二次城市化高潮,经济发展,宗教与哲学思想活跃,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兴起,并产生厂两大著名史诗《摩河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印度戏剧在此基础上朝向成熟的梵剧样式过渡,与古希腊的情形一样,它汲取了史诗的卡富营养。二、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在悠久的中国文化的早期,同样繁育了人类的精灵——戏剧,它同样体现在原始人类的祭祀仪式里,展现了人类初始时期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透示了人类试图把握命运的原初企图。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不同的是,中国戏剧没有能够很快出原始宗教形态跨越出来,形成建立在审美意义上的比较完善的舞台样式,而是长期在它的原始状态和初级形态中徘徊,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到12世纪初期才孕育出成熟的样式。它的发展轨迹,体现了自身独有的特殊性。(一)原始戏剧形态1.交感巫仪模仿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人们从自然界所能索取的生活资料如野兽、果实等十分有限和匮乏。而雷击火烧、洪水泛滥、地震雪崩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侵害则是极其频繁的。洞居穴处、茄毛饮血的原始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存问题。面对命运的强力摆布,原始人的思维里产生了“灵”的意识,进而,他们祈求“灵”的庇护,举行虔诚的宗教祭祀活动来取悦于神灵,在这种带有审美娱乐意义的活动中,最早的艺术以及戏剧就产生了。原始人相信,在巫术仪式中通过行为摹仿可以实现巫术施行者所希望达到的任何目的。4用死者生前的器物随葬,他在幽冥之中就继续使用;医生将绳子的一端系在病人病痛的部位,用嘴在另—端吸吮,就可以抽出血液以解除病人的病痛;出征前杀牲祭祀,就可以带来战争的胜利;观察龟甲上被火烤出的裂纹,就可以预测此次行动的成败;阐释一个人梦中的情境.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吉凶祸福……摹仿巫术和交感巫术产生的原理,在于人类具有观念联想、思维类推的能力。原始人类的蒙昧思维对于自然界神秘精神的感应,以及长期的共同采集和狩猎活动,使他们逐渐产生了共有的灵的崇拜万物有灵观,原始思维对于灵的理解,导致了交感巫术信仰的诞生。其大体时间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五、六万年以前。近代人类学家在未接触现代文明地区(澳洲、美洲、一些太平洋岛屿以及中部非洲等)许多保有原始文化状况的氏族部落里所进行的考察表明,原始人常常通过模仿狩猎与战争的行为,来求取狩猎和战争的成功,其模仿过程贯穿着行为模拟和带有强烈节奏的仪式歌舞表演。由于其中出现了拟态形式,这类经常性和有目的性的扮饰活动,可以被视为原始戏剧的雏形。只是,中华本土由于其文明发展的趋早和影响覆盖面的广泛,已经不存在这样的实例。不过,今天我们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史前岩画里,可以看到很多这类初级拟态和象征性表演。云南省沧源县发现的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的岩画中,有着生动的战阵模拟表演,许多人持剑舞盾,或手执弓箭,按照一定的节拍做出节律性的动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明江岸边崖壁上发现的战国时代花山岩画中,也有众多形体动作一致的人物,在按照同一节拍进行仪式舞蹈。这些表演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通过拟态动作来完成仪式,实现结果。很明显,由交感巫术意识出发而实施的模仿行为,并非出于审美的动机,甚至也不是直接出于实用的动机,而是一种纯粹的宗教与信仰行为,是原始人试图抗争命运并寻求解脱方向的精神实践行动,因而它与审美意义上的戏剧观念还远远不可同日而语,后者的出现仍须经历一个由宗教目的向审美目的转化的漫长过程。利用交感巫术控制自然的尝试自然是走向了失败,其结果使原始人类由企图操纵“灵”转向对“灵”的敬畏和乞怜,于是作为“灵”的象征体现物的神和鬼便出来统治大地,从而导致了原始人类的自然神崇拜、图腾崇拜等一系列的信仰和祭祀行为。2.图腾拟态在中国原始部族的祭祀仪式里,广泛运用着拟态装扮的歌舞表演,从而体现其对于自然神的崇拜、图腾的崇拜,以及对于祖先神的崇拜。这种实现祈神、娱神功能的原始戏剧行动.呈现出宗教仪式依附物的面貌。中国早期的文字载述,透示了它们的痕迹。我们从中国的先秦5典籍《尚书》、《吕氏春秋》里,可以看到史前时期原始戏剧的影子。例如其中说到,在尧、舜的时代,原始部族的成员们时常身穿羽毛兽皮之衣,装扮成乌兽的形象来进行扮饰表演,从而体现部族的图腾。这类原始扮饰型的戏剧,在今天存在于中国各地的众多史前岩画里,以及发现于各地的早期陶器、铜器的图案里,可以找到其痕迹。3.驱傩仿生公元前17世纪以后的殷商时期,在初始宗教观念的制约下,民间和宫廷逐渐形成一种驱摊的拟态扮饰仪式,人们相信通过这种仪式性表演,可以驱逐那些危害人类的恶鬼和不祥之物,从而保佑人们的健康和平安。在驱摊过程中、有人装扮为摊神方相氏,有人装扮为各种鬼怪,各自有着持定的形象扮饰,方相氏捕捉并驱赶鬼怪离去。到了公元前l0世纪以后的周朝,这种驱傩仪式已经发展为固定的节日礼仪,即在每年的固定时日里,需要举行特定的驱傩仪式活动。官方规定的驱傩日期为每年三次,即在阴历3月举行诸侯滩,8月举行天子摊,12月举行天下大摊。这种驱傩的模拟活动,具有丰富的戏剧因子,它对于后世戏剧的启示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傩祭在日后的漫长时日里也确实缓慢演变为傩戏。在上述仪式歌舞装扮表演和驱傩表演里,都离不开巫师的作用,巫师通常就是执行这些仪式的人,他们在祭记仪式中实现勾通天人界限的功能,而在装扮中则实现代入角色的表演功能。因此,巫师很可能就是最早的戏剧演员。从今天保存下来的公元前4世纪末战国时代的楚国巫词《九歌》里,还可以窥见一些巫师扮神进行歌舞表演的影子。(二)秦、汉、六朝优戏、角抵戏1.倡优与优戏秦汉立国,纵横数千里,上下五百年,奠基了物质的和精神的汉民族大一统文化,从此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戏剧也从与宗教仪式混杂的原始阶段跨入了体现艺术价值和实现娱乐功能的初级阶段。与希腊和印度不同,中国未能从祭祀仪式直接转换出成熟的戏剧样式,二者之间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渡初级戏剧阶段,中华文化的特殊性造成了中国戏剧发展的这种特殊历程。秦汉六朝百戏,则是初级戏剧雏形的显现。当原始氏族公社为奴隶制取代以后,社会为满足奴隶主娱乐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歌舞奴隶与优戏奴隶的专门职业分工,这就是女乐与优人的出现。从资料中得知,优戏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发展得十分兴盛,充斥了各诸侯国的宫廷。我们从秦代以前的史实中仅仅看到一条文字记载,夸
本文标题:第一讲--戏曲的起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9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