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我读了余秋雨老师的《何谓文化》,感到他经多年封笔之后,仍激情不减当年,此次他推出了新著《何谓文化》。这是继《文化苦旅》面世20年之后,余秋雨又一部谈文化的重磅之作。在书中,余秋雨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阐释了何谓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余秋雨先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场有关文化的盛宴。没有学术化深刻费解的表述,没有故作深沉的姿态,质朴却颇具风范的娓娓道来。不由再次想起在我眼前的,是一位成熟的学者形象,他风度翩翩,从容淡然。阅读完全书,揣摩一阵。不论是关于文化的阐述,还是对文化界友人的怀念,亦或是祖国大江南北的碑文,还是经典文本的翻译,无疑全部指向一点文化需要传承。余秋雨分析了中华文明作为一种非侵略性的内耗性文明的本性,结合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行走考察,驳斥了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错误,指出其不良后果。同时,又对中国文化疏于公共空间、实证意识,弱于法制观念等弊病,以及当前文化遇到的复古文化、民粹文化以及耗损机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显示出相当的现实性和问题意识。不少评论家认为,《何谓文化》不仅接续了余秋雨一贯的文化思考之路,而且重现了余秋雨散文的经典风格。这本文化读本,也可以说是一份迟来的文化心路自白书。余秋雨写过很多令人称颂的文章,除了有华丽优美的文字之外,也有深刻广泛的内涵,尤其体现了中华文化中一些令人关注的现象,从介绍上来看应当是一部对大文化探讨和思索的文集,通篇读完后感到本书还是有很多亮点的。这本书的架构很奇特,分成了四个部分:首先是学理的回答,余先生收集了一些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学术报告上的讲座,汇编成一个部分,系统的整理了中华文化的优点,弊病,和近三十年的进步。其中对现实文化的担忧很引人注意,比如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使得创新和突破反倒失去了合理性;民粹很像民主,但绝不是民主;文化的耗损机制,使得大部分资源集中在各种官方机构中,而大部分创造力都散落在非官方;文人很难得到尊严等等。在《身上的文化》一文中,四个概念使我们一下子就感同身受,不再扮演、不再黏着、必要贮存、必要风范,不仅是在文化方面,各行各业的泰斗都应该体现这四个特质。《向市长建言》一文,十分尖锐地指出了现在各种城市奇葩建设的弊病:不恰当的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文化遗迹、大话地方特色,并提出了自己建议市长注意的两个环节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本文标题:我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3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