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专题讲座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闫赤兵(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欢迎各位老师参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与教学》课程的学习。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探讨的专题是《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今天的学习内容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含义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意义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关于“读”、“写”的目标要求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的能力一、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含义《现代汉语辞典》对“读”的解释是:1.看着文字念出声音。2.阅读:看(文章)。3.指上学。(读完高中,继续上大学)4.字的念法(读音)。第一和第二点解释和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第一点,看着文字念出声音,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朗读。第二点是阅读。我们还可以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关于read的解释获取更多的信息。1.tolookatwrittenwordsandunderstandwhattheymean.2.tofindoutinformationforbooks,newspapersetc.3.tosaythewordsinabook,newspaperetc.sothatpeoplecanhearthem.4.tolookatsignsandpicturesandunderstandwhattheymean.《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读的形式作了以下界定:1.perceivingawrittentextinordertounderstanditscontents.看书面材料,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2.sayingawrittentextaloud.Thiscanbedonewithorwithoutanunderstandingofthecontents.出声读书面材料,即朗读。上面两点就是我们教学中经常提到的阅读和朗读。在谈及小学生英语“读”的能力培养时,除了朗读和阅读,我们还经常会提到认读。什么是认读?“认读”在英语教学中用recognition这个词表示。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recognition这个词是这样解释的:所谓recognition,就是指辨认出某一单词或者一个词组是否曾经见过,并且能够指出它的基本的词意。认读和记忆单词二者比较,认读稍微容易一些。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英语教学中“读”的能力培养所涉及的认读、朗读和阅读的不同含义。我们一起小结一下:认读:就是指辨认出某一单词或者一个词组是否曾经见过,并且能够指出它的基本的词意。比如说我看见“duck”,我知道是鸭子的意思,这就是认读了。朗读:看着文字,念出声音。阅读:看书面材料,理解所表达的意思。认读能力首先是一个快速准确的识字能力。当然不仅仅指认读一个单词,还包括认读意群,然后逐步过渡到认读句子,能够把认读的句子连起来,进而过渡到对语篇的理解。实际上孩子学习母语时也是先从识字开始的。把认读理解为就是朗读是不准确的。学生认识某个词,能把这个词与图片连起来,这是认读,但不一定能读出来。而朗读时念出声来的目的不是去理解,而是为了练习语音或者语感,主要目的是从这个角度为将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做一些准备。朗读既可以是朗读单词,也可以是朗读句子,还有朗读课文、朗读故事等。也有的老师把认读和阅读混淆起来,一提到认读能力的培养就认为是培养阅读能力,其实不然。无论认读单词、意群,还是句子,我们只需要识别它们的主要意思。而阅读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能力。阅读严格来讲是silentreading,或者是默读。它实际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内容,或者是从文字中获得信息。阅读的外部表现为:眼睛看,心里想。认知心理学界认为阅读和智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相互交际的言语活动,是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情感的重要途径和高级神经系统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十分重视阅读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认为阅读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过程。心理学家对阅读的理解不尽一致,但一般认为,“阅读就是理解一段一气呵成的话语意义的过程;它涉及到广泛的知识,远不止把已理解的字词的意义串联在一起。”《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根据读者的不同目的和阅读材料的不同类型,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类型:1.Literalcomprehension——字面理解:目的是理解、记忆或回忆文章中明确表述的信息。2.Inferentialcomprehension——推理性理解:利用读者的经验和直觉通过推理去寻找文章隐含的信息。3.Criticalorevaluativecomprehension——评论性或评价性理解:阅读是为了把文章中的资料与读者本人知识和价值观念作比较。4.Appreciativecomprehension——欣赏性阅读:阅读时为了从文章中得到感情上或其它方面的共鸣。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的含义与认读和朗读是有明显区别的。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写”的能力相对于“听”、“说”、“读”来讲,要求是最高的。学生“写”的能力发展需要经历从抄写到仿写,从写单词、写句子到写文段的过程。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的意义“读”的能力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早期阅读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说,阅读是儿童学习、认识周围世界的主要途径,可以丰富知识、促进智力,并获得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阅读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入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的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大部分的阅读材料都有比较完整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语境和文章的提示了解文章内容,从而有效地培养预测、猜测和推断等语言理解能力。吉姆·崔利斯(JimTrelease)是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他曾在1989年被国际阅读组织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最有贡献的8人之一。吉姆·崔利斯曾在他的《朗读手册》一书中对比介绍了看电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消极影响:1.电视节目常被分割为短时间的片段,注意力时间短,遥控器更使这种情况加剧。而阅读正相反,优秀的童书必须能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不是将注意力打断。2.看电视是一种不用社交的经验,而阅读则需要与人互动,孩子本身也是参与者,并不只接受信息。3.电视使孩子没有机会使用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提问。4.电视造成孩子观念上的误解。如:广告。5.电视剥夺了孩子学习语言最重要的课程——与家人的对话。6.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印刷品比较起来,电视所传授的词是最少的。70%电视剧本的句子是不完整句(口语化)。基于电视对学生整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吉姆·崔利斯提出通过朗读和自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的建议。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四项技能既是培养的目标,也是学习的途径。写的能力发展好了,对听、说、读的技能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写”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为学生在中学的继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三、课标2011版关于小学阶段英语“读”、“写”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分级标准中语言技能部分对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及目标要求作了明确的阐述。语言技能标准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下:级别技能标准描述一级读写•能看图识词。•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二级读•能认读所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古诗或短文。写1.能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常用的标点符号。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和祝福语。3.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在一级目标描述中,读写目标是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并列,合起来进行描述的。这一表述方式可以让我们看出一级阶段是小学三、四年级教学阶段,即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外语学习的自信心以及英语学习的良好习惯是该阶段教学中应该首要关注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应更多地通过大量的视听输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语言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大量有关听做、说唱、玩演及视听等活动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入手,逐步向读写能力过渡。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有限的语言知识积累,对他们读写的能力要求属于起始阶段。二级目标要求将读与写的能力分开进行了描述。二级是小学六年级的毕业水平。学生经过四年或六年(部分地区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在听、说、读、写等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语言技能的能力应有显著的发展,“目标描述”中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四、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能力1.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读的能力“读”的能力培养首先应从认读能力的培养开始。有不少英语专家提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外语教学原则,有的老师错误地将这个原则理解为在小学低中年级只做听说活动,到高年级才关注读写活动。其实这个原则强调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先突出听说,再过渡到读写。这并不等于说教师们在低中年级的教学中可以完全忽视或者完全放弃读写的活动。有研究发现,外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一般都是很早就开始得到认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制定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要对教学内容——如词汇教学学习目标等,做到心中有数。案例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本节课所学单词案例2:学生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所学单词相对来讲,案例2中的教师对认读目标更为关注,明确提出学生应该能听懂某个单词,而且看到某个词或图片要能说出这个单词,进而能认读这个单词。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教师能关注认读能力的培养,设计教学活动时也能安排恰当的活动,学生的认读能力就会得到较好的发展。(2)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①通过有效、丰富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活动案例:•BombGame•图与词语匹配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更多的词汇,并在形成一定积累后,按规律进行有效梳理,形成知识系统。活动案例:•词汇链•词汇树③通过自然拼读训练,培养学生拼读能力。活动案例(利用已有拼读经验,鼓励尝试拼读,形成拼读能力):•ear-clear•sweet-sweep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前面提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课上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教材上的阅读任务,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课外的阅读资源进行补充。从语言能力来说,刚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词汇不够丰富,不能理解复杂的句式,也不能理解复杂的、徽妙的语言表达;从思维方式来说,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从理解能力来看,分析、综合、概括能力较低,认识事物的表面性特点很突出,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在小学阶段,阅读的文章以配图的故事为主,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的目标要求。在多数的小学英语教材中都安排了故事或语篇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故事或语篇的内容大意,发展心智,激发兴趣,体验外语学习的乐趣。他们阅读时常与其他活动密切结合,边读边玩,边读边进行美工制作、角色游戏、戏剧表演等活动,这能使学生得到快乐,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而不仅仅是阅读内容的理解。阅读兴趣的培养是小学阅读的重要目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积极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增强阅读的自信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了解一些简单的阅
本文标题:课标2011版指导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4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