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山东省博物馆及美术馆考察报告
山东省博物馆及美术馆考察报告——浅析博物馆及美术馆建筑设计考察时间:2015年06月19日考察地点: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考察方式:参观山东省博物馆内三层共14个展厅及山东省美术馆考察目的:浅析省博物馆中的展厅设计,熟悉博物馆中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点。关键字:典雅古典自然独特端庄高大宏伟庄重摘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博物馆中展示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通过对展示设计实例的剖析,浅析博物馆中的展示特色及独特视觉趣味。山东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当时的馆址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位于济南市广智院街广智院旧址,系1904年英国浸礼教会牧师怀恩光创建,原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博物馆之一;西院位于济南市上新街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原是一处融道、佛、儒、基督、伊斯兰五教合一的宗教团体驻地,1942年建成。山东省博物馆成立后,将济南广智院旧址辟为自然陈列室、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旧址辟为历史陈列室。省博物馆占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远观博物馆,建筑外形相当宏伟壮观及庄重,给人一种“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之感,使人肃然起敬。将方与圆元素融入建筑之中,无论从雄浑的色彩、宏大的尺度和壮观的柱廊,都潜移默化地折射出齐鲁文化的特有气势,让人过目难忘。取过票,过了安检,进入博物馆内部。博物馆内充满着古典气息,步入迎宾大厅,犹如置身一座金碧辉煌的富丽殿堂。最使我感到惊奇的是大厅顶部中央悬贴的墨绿色玉璧,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玉璧中间为透光部位,自然光倾泻而下,营造了一种逾越时空、亦真亦幻之感。山东博物馆的建筑外形以方与圆为设计的基本要素,取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世界的认知,古人以为天圆地方,亦以方圆为天地的代称;在思想领域,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圆和方还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圆形有柔和圆满之意,方形有工整方正之美,方圆合璧,则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圆与方的外形用于博物馆建筑,又与传统的明堂建筑——辟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方圆结合的理念下,新馆建筑设计加入了雕塑化的手法,将一个由立方体构成的基本体量在四个角部进行了模数化切削。此一举,避免了方正建筑的呆板之嫌,平添了新颖的时尚元素,庄重而不乏时代神韵。“齐鲁多文物,年来益发扬”。郭沫若先生1959年2月参观山东省博物馆时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时隔50余年,山东省博物馆再次喜迁。如今,屹立于泉城济南东部新城区的山东博物馆,海纳齐鲁文明之精华,融汇现代先进之元素,愈发呈现出一派堂堂气象。新的山东博物馆地处山东省会济南新城区,位于经十路燕山立交桥以东2公里处,占地210亩。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高74米,平面为边长136米的正方体,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银白色半圆形穹顶,有如东升的旭日,又如喷涌的泉水,充满生机与活力,凸显泉城之风韵;下部为庄重稳健的灰色四角内切立方体,时尚而具雕塑之美;泰沂山上独有的雪花青石板装饰的外墙,庄重典雅。以“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为寓意的山东省博物馆,大理石的质地,看着宏伟肃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展示了一种天地均衡之美,上下五千年时空循环升华之力。从远处看去,正犹如坐落于繁华都市中的巨型青铜鼎。而其上的图纹则正是青铜器上最为出名的纹路。从正门进入后就能看到宏伟的厅堂,不愧誉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大厅正中央的白色大理石台阶肃穆庄重,台阶两侧,文物列陈。拾阶而上,犹如徜徉于岁月之河,令人遐想翩翩;左右两侧耸立的18根直径2米、高28米的圆形立柱,擎托着偌大的空间,立柱下部镶嵌着精美庄重的商代饕餮纹饰,柱头顶端饰以祥云浮雕,经顶部灯池的渲染,显出向上延伸的视觉效果。工艺精湛,雄伟壮观。大厅顶部的装饰设计同样美轮美奂,一块面积达300余平方米的晶莹剔透的墨绿色玉璧悬贴在顶部中央,其造型源于曲阜鲁国故城出土的战国玉璧,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玉璧的形状又恰好照应了“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装饰理念和装饰效果极为独到。玉璧中部的圆孔对应着穹顶透光部位,自然光由此投泻下来,营造出逾越时空、亦真亦幻的美妙感觉。作为集收藏、展示、保护、研究于一体的具有丰富文物藏品和深厚文化内涵,并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机构,作为展示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的综合性高雅艺术殿堂,山东博物馆在功能设施和现代化水平上必须充分体现出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高品位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休闲场所。山东博物馆新馆建筑的设计思想是以弘扬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为己任,以突出博物馆建筑的“高大、宏伟、庄重”为宗旨,以打造一座标志性文化建筑精品为核心目的。着重体现山东的历史文化底蕴,揭示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秉承科学发展观,展现现代博物馆的先进设计理念,将文化传统、时代特征和科学精神融合起来,建设一座宏伟庄重的文化建筑,创造一座集永久性、标志性、地域性、先进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博物馆。山东省美术馆规模宏大,在全国同类美术馆中位居前列。在位置上一方面,要与博物馆、档案馆的方整体量以及轴线关系取得呼应,形成品字型格局。另一方面又要与博物馆共同围合馆前广场,形成一定长度的广场界面。这样的分析基本确立了美术馆主体四层、局部六层的体型特征。于是,确立了以山、城相依为主题,从四层的山形自然过渡到六层的方形体量的基本构思。入口公共大厅是空间定位的最重要支点,其斜向穿越的特征顺应了基地形状,同时将人流自然引向二层的展览空间序列。此外,依循山东美术馆的主题展示内容,分别以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为主题建立了两个并列的环形空间。两个环形空间通过公共休闲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空间的适度分割并没有削弱空间的力量,相反,它使空间获得尺度感的同时也收获了识别性和领域感。当代艺术大厅是以“山”为主题的空间,将展厅适当扭转出挑,提供多层次的展示平台。漫步而上的坡道、扭转的形体、架空的天桥赋予人们不期而遇的空间体验,这里将与那些最先锋的当代艺术作品一起共同构成生动的立体景观。近现代艺术大厅是以“城”为主题的空间,空间节奏如城市肌理层层推进,空间界面在严谨统一中富于变化,这里将为那些观赏近、现代经典艺术作品的观众留下安静沉思的空间。在展览空间的布局上,没有简单地按历史发展脉络分层布置展览,而是将近、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展览同层设置,并分别围绕两个中庭空间形成闭合的环型流线。事实上,这样的布局表明了对于艺术断代的态度,即近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并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它们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渐变的中间状态。就如同不能过度解读中国的“阴”“阳”一样,在建筑空间与造型上主张的是一种相互交融、对比统一的状态。作为结果,建筑形体最终呈现为正在渐变中的状态——山、城相依,具有山型特征的建筑形体逐渐过渡到方整规则的状态,这是对山东的风土地理特征最恰当的诠释。自然与人工,无序与有序,它反映的是内部公共空间的状态,它反映的是不同类型展览空间的并置关系,它反映的是山东人民的深层文化诉求。作为对设计概念的深化补充,公共空间的自然采光方式与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从而呈现出有机错落的形态特征,暗示出遍布济南全城的泉池布局,烘托出泉、城相映的深层内涵。本建筑地上五层,总高36米,地下一层。地下层为停车库和设备用房以及艺术品库房、部分地下商业空间。建筑首层布置了大量公共空间,包括入口公共大厅、公共服务区、贵宾接待、学术报告厅、大型临时展厅、商业服务区等各类公共空间。建筑二层至四层是近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其中,二层南侧相对独立的区域集中布置了公共教育用房。五层则集中了办公、创作室和学术研究用房。
本文标题:山东省博物馆及美术馆考察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4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