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修身心得体会【篇一:严以修身体会文章】严以修身体会文章“严以修身”做政治的明白人目前,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践行“三严三实”首先应“严以修身”。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首要任务,如何真正做到“严以修身”是我们各地各级干部都应认真深思的问题。因为,只有做到“严以修身”,才能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就是要求我们加强党性的修养。加强党性修养,说到底就是坚定党的立场,这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坚定立场,志存高远,坚定党性原则,强化党性意识,心系党国,心系人民,始终对党忠诚,才能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就是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这是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坚定不移的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就是要求我们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中重要的人生必修课。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作为党员干部,只有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才能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做好政治的明白人,就是要求我们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作风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加强改进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改进文风、会风,使党的作风纯洁起来,才能做好政治的明白人。“严以修身”需远离低级趣味“三严三实”首先是“严以修身”,修身的重要一条是“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趣味”是人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官”的品位的集中反映。宋代欧阳修曾说过:“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溺”就是指过度沉湎于某种嗜好,即低级趣味。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共产党人的道德追求,更是当前某些干部的突出软肋,所以把好“严以修身”关还需远离低级趣味。远离低级趣味才能不被私心所扰。古人云:“私心胜者,可以灭公。”领导干部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不可能没有私心、私事、私利,关键看怎么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能否用公心克制私心,正确使用权力。如果滥用权力因私损公、因私废公,必然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由党和人民赋予,只能用于为党的事业干事、为人民服务。远离低级趣味才能不被名利所累。领导干部必须有奉献精神,要淡泊名利,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事不务虚名、不尚空谈,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决策、办事情,坚持从实际和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不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就是不为名利所累的具体体现。那些不追求名利真心做事的干部,群众也会记在心上。远离低级趣味才能不被物欲所惑。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有较高的精神境界,过好金钱关和利益关,远离不义之财,杜绝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抗得住腐蚀,顶得住诱惑,做到不义之财不伸手。如果领导干部私欲膨胀,物欲横流,心中只有钱财、美色、享受,就极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人的趣味越指向动物功能,迷恋于物质和感官的享受,就越低级。相反越是指向精神,指向物质的精神的创造,趣味就越高尚。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更应远离低级趣味,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的趣味逐渐变得高尚起来。“趣味”问题,是官员的人格和官品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之,远离“低级趣味”应当成为每个共产党员“严以修身”的必修课。“严以修身”要守“三德”修“三心”当前,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要内容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践正在有序展开。习总书记又多次强调,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笔者以为,崇德修身,最关键的就是要守住“三德”,修好“三心”。第一要守住大德,修炼一颗“党心”。不论是顶风违纪的作风败坏还是突破法纪底线的权力腐败,说到底,还是干部党性修养不够,以至于触碰党纪国法的原则底线。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加强政治修养,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是根基、是灵魂;加强党性锻炼,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政治生命,是从政前提。党员干部是否有一颗“党心”,关键要看干部有没有政治定力、是不是对工作极端负责、能不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不能在急事难事面前敢于担当、能不能经得起各色诱惑。第二要守住官德,修炼一颗“民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我国千百年来有识之士的共同理想。正所谓,“民”字立党心,党心连民心。为官之人,必定要有官德,要存民心。要做好“民”字文章,就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就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唯一标准,就要真正做到听民声、急民意、聚民智、解民忧,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三要守住品德,修炼一颗“清心”。“心清则欲淡,心浊则欲强”。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最重要的就是不为私心杂念所左右、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不为歪风邪气所侵蚀,面对大千世界的诱惑要稳得住心神,面对各种利益的纠缠要把得住操守,始终做到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当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树立积极的比较观,努力做到待遇上“横向比”不“纵向比”;职务上“向下比”不“向上比”;奉献上“多比”不“少比”,要把名利看小些、看淡些,在个人进退得失上不计较、不攀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党的事业,快乐地生活、工作。【更多相关文章阅读】1.法院严以修身心得体会2.谈严以修身心得体会3.党员干部学习严以修身心得体会4.校长严以修身心得体会5.人大主任严以修身心得体会6.政协党委严以修身心得体会7.政协干部严以修身心得体会8.严以修身学习交流体会9.军人严以修身心得体会【篇二:严以修身心得体会500字】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补足精神上的钙习近平总书记近日重访兰考,多次动情回忆起40多年前学习焦裕禄的情景。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一个焦裕禄这样的人民公仆,党员干部首先应该时刻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加强党性修养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坚定理想信念是核心,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支柱、有了力量;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才能集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气神;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才能树立好形象、保持好作风。说到底,才能带领全省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凝聚起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正能量。严以修身,要坚定理想信念。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最终在灯红酒绿中丧失了理想信念,在纸醉金迷中丧失了道德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严以修身,要当好提升道德境界的表率。正身直行,众邪自息。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德。党员干部的道德价值具有导向功能。一个领导干部如果道德修养好,那么这个部门、这个单位的风气就纯正;相反,如果道德水准不高,自然正不压邪、歪风丛生。因此,必须把做人与做事统一起来,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做人显人品,做事显水平。用实际行动打造团结共事的工作环境,营建风正气顺的内部氛围,凝聚起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严以修身,要担负起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的责任。从现实情况看,领导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吃喝玩乐这些小处开始的,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这些小节开始的,久而久之就很难抵制住歪风邪气的侵袭,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更谈不上对社会风气的示范引领。追求高尚情操,才能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才能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慎重对待朋友交往,才能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明是非,慎己行,讲操守,重品行,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严以修身心得体会:严以修身当立好四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人之道、做事之要、做官之本,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把严以修身提到首要位置,体现党员干部修身的极端重要性。党员干部在群众路线实践中,做到严以修身,要坚持立好四德。立好信念之德。坚守理想信念、补好精神之钙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德之本。党员干部一旦信念缺失,丢掉理想,思想就会得软骨病,精神就会陷入空虚,行动就会迷失方向。坚定的信念是党员干部战胜一切的精神法宝和力量源泉。正是凭着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焦裕禄才能站稳群众立场,经受严峻考验,拒绝各种诱惑,始终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只有用坚定理想信念武装头脑,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定力,远离信仰上的危机,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服务群众,对党保持忠诚。立好为民之德。要牢记为民宗旨。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群众观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落实党的宗旨、维护人民利益转化为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利益上照顾群众。要常守为民之责。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想群众之所想,尊重群众意愿,反对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拍脑袋决策,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始终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办群众之所需,不与民争利,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群众的需要落实好、问题解决好;始终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主动深入基层,多接地气,与群众多打交道、多交朋友、多解难题,切实在服务群众实践中取信于民,赢得民心。立好清廉之德。要掌握廉洁必修课。要勤学廉,通过学习《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深入学习党纪法规,强化纪律意识。要多思廉,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多照镜子,算好政治、经济、家庭等人生几笔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思想防线。要常行廉,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自觉抵制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和侵蚀,提高拒腐能力。要守住从政最底线。要认真对照《廉政准则》要求,自觉设好执政为民的底线,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越底线,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主动查改四风问题,不触碰纪律高压线,珍爱声誉,树立人格,端正形象,自觉净化朋友圈、生活圈、娱乐圈,保持好清正为民的良好形象。立好人品之德。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党员干部具备了好的人品,才能深入基层接地气,联系群众有底气,面对困难树勇气,改进作风扬正气,自然会产生无形的影响力,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相反,人品不正,必然会少了人气,难以受到群众拥护,必然在群众面前威信扫地,甚至虽令不从。当前少数领导干部搞歪风邪气,脱离群众,沉迷低级趣味,四风问题突出,其根源在于其人品失准、失范、失控,思想上主动放弃了积极向上的人品修养,现实中管不住自己的嘴,说了不该说的话;管不住自己的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管不住自己的腿,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败坏了党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拒腐防变的能力丧失殆尽。【篇三:2015近期员工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2015近期员工严以修身心得体会范文【第一篇】改革
本文标题:关于修身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5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