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新青年》封面信息五四运动90周年的时候,很多中学出的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中都有这么一道题:《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Jeunesse来称呼它。这个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因为: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C.上海是法租界,因此出版时附上法语D.当时中国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那么,陈独秀为什么会使用LaJeunesse这个法语刊名呢?五四时期在法国留学的李璜先生(属于右翼人物,在法国参与创立中国青年党,1949年后去香港)在他所著《五四运动与少年中国学会》一文中这样写道:有人說,陳獨秀曾於一九○七至一九一○在法國留學三年,這個話是不確實的。我問過留法前輩李石曾先生,他最留心法國留學生事,他答我不確。陳獨秀並不會說一句法語,這是胡適之告訴我的;因為新青年出版之初,本名「青年雜誌」,其實在封面上印有一個法文字LaJeunesse,所以我才問詢陳獨秀是否懂法文,問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偶然用上。陈独秀的确不曾去法国留学,也不会说法语,但他为《青年杂志》取法语名LaJeunesse却并不是如李璜先生所说的那样出于偶然。陈独秀多次赴日,在那里接触到法国等西欧文化。1915年夏,陈独秀回到上海,住法租界嵩山路吉谊里21号,9月15日创办了《青年杂志》(LaJeunesse),自任总编辑。这期杂志共刊登18篇文章,有时政评论文章,着力于西方文化思想的评介和中西文化之比较,如高一涵作《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汪叔潜作《新旧问题》等;有阐述西方近代化历史的文章,如《现代文明史》、《世界说苑》等;还有屠格涅夫的小说《春潮》,以及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封面人物)的长篇传记,作为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的典范。这期杂志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就是陈独秀的《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全文附后)。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先解释了法语LaCivilisation(文明)的含义,然后指出近代世界有三大文明:人权说、生物进化论和社会主义。陈独秀认为:此近世三大文明。皆法兰西人之赐。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陈独秀对法兰西文明的赞誉溢于言表,几乎达到了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境地。文章中多处引用了法语原文,LaCivilisation.(文明)、Ladeclarationdesdroitsdel'hommes(人权宣言)、Lacommunautedesbiens(共产)等,说明陈独秀虽不会讲法语,但是有一定阅读能力,所以陈独秀为《青年杂志》取法国刊名LaJeunesse也就不奇怪了。陈独秀和他的《新青年》虽然对法兰西文明推崇备至,但是却在1921年10月5日(此时陈独秀已经是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被法租界当局逮捕,理由竟然就是出版遭到查禁的《新青年》杂志。陈独秀被捕的消息传出,与陈独秀政治立场不同但是直言陈独秀是我的一个心直口快的朋友的胡适积极参与营救,他在第2天(1921年10月6日)的日记中2这样写道:夜间得顾名君电话,说独秀昨夜在上海被捕。打电话与蔡孑民先生,请他向法使馆方面设法。法国人真不要脸!一向温文尔雅胡适竟然骂出法国人真不要脸的粗言,说明此时法兰西在中国文化人中的完美形象已经开始改变。事实上,在1920年中共筹备发起组决定将《新青年》从9月1日出版的第8卷1号改组为机关宣传刊物,刊登启示宣布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专门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行。杂志的封面设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暗示全球无产阶级团结。请注意,这时的《新青年》封面上已经没有法语LaJeunesse了。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陈独秀文明云者。异於蒙昧未开化者之称也。LaCivilisation.汉译为文明、开化、教化、诸义。世界各国。无东西今古。但有教化之国。即不得谓之无文明。惟地阻时更。其质量遂至相越。古代文明。语其大要。不外宗教以止残杀。法禁以制黔首。文学以扬神武。此万国之所同。未可自矜其特异者也。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代表东洋文明者。曰印度。曰中国。此二种文明虽不无相异之点。而大体相同。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移植亚美利加。风靡亚细亚者。皆此物也。欧罗巴之文明。欧罗巴各国人民。皆有所贡献。而其先发主动者率为法兰西人。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古之道。而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者。厥有三事。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一曰社会主义。是也。法兰西革命以前。欧洲之国家与社会。无不建设於君主与贵族特权之上。视人类之有独立自由人格者。唯少数之君主与贵族而已。其余大多数之人民。皆附属於特权者之奴隶。无自由权利之可言也。自千七百八十九年。法兰西拉飞耶特[Lafayette.美国独立宣言书亦其所作]之人权宣言。Ladeclarationdesdroitsdel'hommes.刊布中外。欧罗巴之人心。若梦之觉。若醉之醒。晓然於人权之可贵。群起而抗其君主。仆其贵族。列国宪章。赖以成立。薛纽伯有言曰。古之法律。贵族的法律也。区别人类以不平等之阶级。使各人固守其分位。然近时之社会。民主的社会也。人人於法律之前。一切平等。不平等者虽非全然消灭。所存者关於财产之私不平等而已。公平等固已成立矣。[语见薛氏所著HistoiredelaCivilisationContemporaine.之结论第四一五页]由斯以谈。人类之得以为人。不至永沦奴籍者。非法兰西人之赐而谁耶。宗教之功。胜残劝善。未尝无益於人群。然其迷信神权。蔽塞人智。是所短也。欧人笃信创造世界万物之耶和华。不容有所短长。一若中国之隆重纲常名教也。自英之达尔文。持3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其后递相推演。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格言。昭垂於人类。人类争吁智灵。以人胜天。以学理构成原则。自造其祸福。自导其知行。神圣不易之宗风。任命听天之惰性。吐弃无遗。而欧罗巴之物力人功。於焉大进。世多称生物学为十九世纪文明之特征。然追本溯源。达尔文生物进化之说。实本诸法兰西人拉马尔克。(Lamarck.)拉氏之动物哲学。出版於千八百有九年。以科学论究物种之进化。与人类之由来。实空前大著也。其说谓生物最古之祖先。为最下级之单纯有机体。此单纯有机体。乃由无机物自然发生。以顺应与遗传为生物进化之二大作用。其后五十年。倾动世界之达尔文进化论。盖继拉氏而起者也。法兰西人之有大功於人类也又若此。近世文明之发生也。欧罗巴旧社会之制度。破坏无余。所存者私有财产制耳。此制虽传之自古。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欲去此不平等与压制。继政治革命而谋社会革命者。社会主义是也。可谓之反对近世文明之欧罗巴最近文明其说始於法兰西革命时。有巴布夫(Babeuf.)者。主张废弃所有权。行财产共有制。(Lacommunautedesbiens.)其说未为当世所重。十九世纪之初。此主义复盛兴於法兰西。圣西孟、(Saint-Simon.)及传里耶。(Fourier.)其最著称者也。彼等所主张者。以国家或社会。为财产所有主。人各从其才能以事事。各称其劳力以获报酬。排斥违背人道之私有权。而建设一新社会也。其后数十年。德意志之拉萨尔。(Lassalle.)及马克斯。(KarlMarx.)承法人之师说。发挥而光大之。资本与劳力之争愈烈。社会革命之声愈高。欧洲社会。岌岌不可终日。财产私有制虽不克因之遽废。然各国之执政及富豪。恍然於贫富之度过差。决非社会之福。於是谋资本劳力之调和。保护工人。限制兼并。所谓社会政策是也。晚近经济学说。莫不以生产分配。相提并论。继此以往。贫民生计。或以昭苏。此人类之幸福。受赐於法兰西人者又其一也。此近世三大文明。皆法兰西人之赐。世界而无法兰西。今日之黑暗不识仍居何等。创造此文明之恩人。方与军国主义之德意志人相战。其胜负尚未可逆睹。夫德意志之科学虽为吾人所尊崇仍属近代文明之产物表示其特别之文明有功人类者吾人未之知也所可知者其反对法兰西人所爱之平等自由博爱而已文明若德意志其人之理想决非东洋诸国可比其文豪大哲社会党人岂无一爱平等自由博爱为世矜式者特其多数人之心理爱自由爱平等之心为爱强国强种之心所排而去不若法兰西人之嗜平等博爱自由根於天性成为风俗也英俄之攻德意志其用心非吾所知若法兰西人其执戈而为平等博爱自由战者盖十人而八九也即战而败其创造文明之大恩吾人亦不可因之忘却昔法败於德。德之大哲尼采曰。吾德人勿胜而骄。彼法兰西人历世创造之天才。实视汝因袭之文明而战胜也。吾人当三复斯言。原载《青年杂志》第一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4《青年杂志》的六位封面人物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来说,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或许算得上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本期刊。和后来读者所熟悉的《新青年》封面样式不同,《青年杂志》时代的期刊每期均以名人作为封面的中心。与刊物对自由、人权、民主、科学的追求相吻合,《青年杂志》在封面人物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取向。一、卡内基卡内基(1837-1919)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兼慈善家。他出生在苏格兰,早年贫苦,11岁时迫于生计移民到美国,为了糊口,他曾到纺织厂去打过工,烧过锅炉,在油池里浸过纱管,还给电报公司当过邮递员,后来靠自身的聪明和努力在新大陆站稳了脚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他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的著名钢铁帝国,成为美国经济的三大巨头之一。《青年杂志》的第一卷第一号刊登了彭德尊的文章《卡内基传》,文章题名之前有一行小字:“艰苦力行之成功者”。这八个字正是主编陈独秀向读者推荐卡内基的重要原因。陈独秀对于中国国民的积弱现状向来不满,受竞争进化论的影响,他主张中国青年在人生态度上要积极进取,摒弃不切实际的空谈幻想,这也就是他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中鼓吹的“职业主义”和“兽性主义”。作为青年人创业榜样的实业家卡内基,正是这样一种奋斗精神的代表。此外,和许多以聚敛财富为唯一目标的资本家不同,1900年,时年65岁的卡内基以五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钢铁公司卖出,之后,他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上。卡内基被人们称为美国现代基金会的先驱,到1919年去世为止,他向社会捐款的总额达到了3.3亿美元。这种为社会谋福利的公共精神,也使他获得了中国五四知识分子的赞美。二、屠格涅夫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猎人笔记》(1851)、《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等。《青年杂志》从创刊号即开始连载他的中篇小说《春潮》,共用四期连载完毕。文学作品的翻译是《青年杂志》的一项主要内容,除了小说之外,杂志还在每期刊登一篇英文诗歌的译文(附原文)。小说讲述了俄罗斯青年萨稜和少女仙玛从邂逅、相识到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分离的爱情故事,取材于作家本人真实的情感经历。1840年5月,屠格涅夫游历了意大利和瑞士,之后途经法兰克福,偶遇一位年轻姑娘向他呼救,请他帮助抢救她生病昏迷的弟弟。姑娘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地打动了作家,只是由于时间所限,两人之间刚刚萌发爱情便被迫分离。《春潮》的译者陈嘏,原名陈遐年,是陈独秀长兄陈孟年之子。小说用浅近文言译成,文笔优美,尤其在写景抒情方面,丝毫不失屠氏特色。从第四号起,《青年杂志》还继续连载了他翻译的屠氏另一篇小说《初恋》。陈嘏在译者前言中说,屠格涅夫的伟大之处,是因为他的作品“咀嚼近代矛盾之文明,而扬其反抗之声者也”。但《青年杂志》之所以看重屠氏的《春潮》,却不在于什么具体的政治意义,而是因为这篇小说“崇尚人格,描写纯爱,意精词赡,两臻其极”。把是否反映了健5全的“人格”而不是个人之外的道德理想看作评判文学作品的标准之一,反映的正是典型的五四人学时代主题。三、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
本文标题:《新青年》封面信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5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