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大差异教案语文(人教版):《盘古开天地》
XX区XXX小学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方案科目:语文任课教师:周X时间:2012.9授课班级三(1)班级人数36学生姓名TMM类别智障智商50授课题目盘古开天地教材名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正常生差异生备注1、认识10个生字,读准“混沌、肌肤、四肢、滋润、血液、逐渐、缓缓、一丈、辽阔”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1、认识10个生字,读准“混沌、肌肤、四肢、滋润、血液、逐渐、缓缓、一丈、辽阔”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铅笔、尺子、橡皮、生字纸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非常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生动。课文的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关注为随读生设计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高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读书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习本单元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2.你知道什么是神话吗?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4.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二、识字教学1.请大家打开书第71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相信这些词语你们也一定能读正确。猛烈、缓缓、逐渐、祖宗、宇宙、上升、气息、奔流不息、茂盛、混沌、抡起、劈开、浑浊、蹬地4.再来看看这些词语:黑暗、下降、一丈、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5.指导写字。三、初读课文1.把这些字词送入到课文中,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2.想一想,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提什么问题?3.请大家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4.“混沌”是什么意思?5.谁能读一读,读出这混沌的样子。我们一起进行课前调查,帮助TMM把书读熟,减少难度,激发兴趣。简单的常用字词让TMM来带读。指导书写姿势。以下学习由助学伙伴负责指导,有问题可找老师帮忙。让TMM跟着读一读。52015读一读。6.那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昏天黑地)在盘古没有睡醒之前,这里昏天黑地,有一天,盘古醒了,改变了这个世界,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创造后,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教师指导TMM积累词语。板书设计神话18、盘古开天地创造昏天黑地课后反思学生是有其自己的思考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是独立存在的,既不能猜透同伴的心思,更不是老师的“知心者”,所以质疑要有的放矢,也就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去质疑,质疑在必要的地方,也就是能为文本提供帮助的地方。质疑不能是教师心中自以为是的预设,而是在深入研究文本之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向性的时候学生真正不明白的地方。三年级以段的教学为主,可以让学生从一个自然段入手,提出他心中的疑问,比如在前测时,学生针对第一自然段中的“混沌”一词提出了质疑,在课上我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学生就能很快用“昏天黑地”概括出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状态,灵活而开阔,才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使自己的思维积极如泉涌,正是引导他们质疑的好时机。学生能提出疑问,就会引着他们对课文进一步理解,若不断地提出探索问题,就会到达深入理解课文的彼岸。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到解决。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课文,解决问题。想起曾看到的一句话,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光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才行。学生的教育,永远伴随着成长,所以,教师也得不断成长。帮助学生解疑,而不是逃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随班就读大差异教案语文(人教版):《盘古开天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6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