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对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
对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上海维罗纳幼儿园胡筱彦角色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还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对幼儿来说,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操作,感官不断受到移动、触摸、聆听、观察等刺激,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来说,提供适当的角色游戏材料是一种间接的指导方式,教师对幼儿使用材料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为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孩子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促使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怎样的角色游戏材料对孩子来说才是“适当的角色游戏材料”?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一线教师的问题,我对同一所幼儿园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角色游戏进行了片段观察,有了一些思考:(一)小班幼儿实录地点:小班娃娃家实录内容:◆三个弟弟朋友先后来到了宝宝家。◆甲弟弟朋友拿起了桌子上的锅子就放在煤气灶上,只见他把一块玩具“饭”放进了锅子不停地翻炒着,接着把“饭”倒出来又把一条鱼放进了锅子还是不停地翻炒着,甲弟弟朋友不断烧着一盘又一盘菜,始终不离开煤气灶。◆乙弟弟朋友顺手拿起架子上的电话机在喂喂喂地打电话,自言自语之后放下电话机又拿起奶瓶给旁边的娃娃喂奶,不多一会儿看见一只小挎包,就放下奶瓶背起小挎包对身边的同伴说:“我去上班了”。◆丙弟弟朋友两只手握着三四样娃娃家里的玩具跑东跑西,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甲弟弟与乙弟弟为一只小挎包发生了争抢,都要背着小挎包去上班。分析思考:★小班幼儿的思维多为直觉行动思维,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容易受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活动缺乏明显的目的性。这样的年龄特点使得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要受具体形象的材料和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才能开展特定的想象进行游戏。对策:教师投放的材料要以形象逼真的高结构实物材料为主,刺激幼儿将其与生活经验相联系产生游戏的欲望。★小班幼儿好模仿,思维的灵活性较差,使用物品进行“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得他们在模仿同伴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材料。同时,小班幼儿缺少与同伴协商、合作等的能力,常常会因追求相同材料而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对策:教师提供的材料在种类上可以少些,但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该多一些,使幼儿在想要模仿时有足够的材料可以使用。★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还没有完全摆脱婴儿游戏的特征,他们只是对游戏用具感兴趣,喜欢独自操作摆弄不同的玩具,享受反复动作带来的快乐,游戏的主题更多是受玩具的诱导而产生,如看到碗,他们就想到要吃饭;看到娃娃,就想到要做妈妈。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比较片面,因此,角色游戏内容比较单一,独自游戏为主。对策:允许幼儿反复摆弄材料,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有关联的实物材料或者同一主题内的实物材料相对放置一起,从而引发游戏主题或丰富游戏内容。(二)中班幼儿实录地点:中班娃娃家201室和301室实录内容:◆甲妹妹(201娃娃家的妈妈)在家抱娃娃吃饭,看见乙弟弟(301娃娃家的爸爸)在使用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打扫房间,就跑来问老师:“还有拖把和扫帚吗?”老师摇摇头。甲妹妹跑到超市转了一圈,去材料角拿了一张纸和一只大毛笔,回到家里她把纸头折了几下,一手拿着折成三面高一面低的纸,一手大毛笔在房间里做了几下扫地和扫垃圾进簸箕的动作,说:“很干净了!”就去洗衣服了。◆丙妹妹(301娃娃家的妈妈)买菜回来对乙弟弟说:“你去烧饭,我要带娃娃去理发店。”乙弟弟放好拖把、扫帚,就去烧菜,他把鱼洗了发现没有酱油,朝楼下看了看,就站在楼梯口喊甲妹妹:“把你们家的酱油借我用一下好吗?”甲妹妹说:“好的。”就拿着酱油走到楼梯口递给乙弟弟。◆甲妹妹没有立刻走,张望了一下说:“那把你的拖把和扫帚借给我,好吗?我们换!“乙弟弟点点头,就把拖把和扫帚拿给了甲妹妹。分析思考:★中班幼儿认知范围逐渐扩大,处于联合游戏的阶段,在角色游戏中虽然选择的角色有限,但已经能利用一系列相关材料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不同活动或动作贯穿起来。对策:1、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未来社会角色的初步体验,幼儿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印象,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并按自己的意愿、兴趣和能力来进行游戏。一般来说,幼儿对社会生活的印象来源于日常接触的环境、电影、电视节目、木偶戏、读过或听过的图书、故事等等,,因此,教师可利用参观、亲子游戏各种形式的活动或者日常活动中及时提供相应的图片、画册等物,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2、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如提供:衣服、衣架、脸盆等材料,中班幼儿就会把衣服放在脸盆里洗,洗好后用衣架把衣服挂起来,这样促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将游戏开展下去,为幼儿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中班幼儿的兴趣和游戏能力进一步发展,对玩具材料种类的要求增加。对策:教师应提供内容丰富的材料,但高结构材料的数量要所控制,且同一主题不同区域的高结构游戏材料要略有所不同,使材料具有流动性(如:201和301虽然都是娃娃家,但所投放的高结构材料不同,有打扫经验的甲妹妹为达目的,就会出现“借”或者“以物替代”、“折叠剪贴制作”“去超市买”等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孩子的游戏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中班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孩子们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依据材料的象征性进行着“以物代物”“一物多用”“一物多变”的活动,如:甲妹妹把纸变成簸箕,用大毛笔代替扫帚,打破了材料功能上的固定性,在反复的变通与转换中开拓新的途径,改变看待事物的方法。对策:在活动室增加一些与实物相似的替代品和一些橡皮泥、彩纸、盒子、瓶罐等易于变化的低结构材料供孩子游戏时取用,促使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三)大班幼儿实录地点:大班美食小铺实录内容:◆三个弟弟朋友在美食小铺的厨房里忙碌着,甲弟弟朋友用剪刀把一张纸剪成一根根长细条放在篮子里,对身旁的同伴丙弟弟说:“给你,去煮面条吧!”◆一位顾客进来点了一份蛋饼,乙弟弟朋友找出彩泥在桌子上又是搓又是压,不一会就把蛋饼打包好交给了顾客。接着又进来几位顾客点了蛋饼,乙弟弟朋友不停地搓压着彩泥,做着一个个蛋饼。◆丙弟弟朋友收好钱,对甲弟弟说:“水饺没有了,我们赶快做一点吧!”甲弟弟朋友拿出浆糊、圆纸片和彩泥包起了水饺。分析思考:★大班幼儿对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扩展,直接经验更为丰富,想象变得十分活跃,象征性水平提高,正处于联合游戏向合作游戏发展阶段。其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连贯,能够充分地通过游戏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其角色游戏的主题相对较多,也不再受玩具的诱导,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有计划地游戏,并在游戏中逐渐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策:1、教师应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逐步取走一些高结构材料,较多地投放低结构游戏材料(彩纸、彩带、木棍、海绵等等废旧物品),特别是一些具有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帮助孩子解决游戏进程中对材料的需要,使游戏情节进一步发展,也使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2、大班幼儿对材料的细节特征有了较高的要求,如:甲弟弟包水饺,不再是单纯的用彩泥捏一下代表,而是模仿真实过程的细节,用园纸片作皮,彩泥做馅,浆糊粘边。因此,教师提供的低结构材料品种要丰富,诸如剪刀、浆糊等工具类物品也要充足,以满足大班幼儿不断增长的认知和审美的需要。3、教师应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游戏主题生成的情况,结合幼儿的生成,及时提供材料,增设游戏。综合三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对现实生活认识的范围不同,感受和体验的深刻性也不同,因此,教师在投放角色游戏材料时必须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基本发展水平。2009年2月
本文标题:对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38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