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物理学习漫谈江苏省泰州中学高峰为什么学不好高中物理?一、轻视的学习态度二、不恰当的学习方法物理不是副科!高中没有主科和副科!物理学习不是为了做题,而是学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高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每天坚持复习消化,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整理和总结。持之以恒,日积月累。高中物理学什么?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起始于伽利略、牛顿的年代。在这之前,它属于哲学的范畴。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令人尊敬和热爱的基础科学。在高中,我们将学习物理学中的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五大分支的基础知识。伽利略《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远到宇宙深处,近至咫尺之间,大到广袤苍穹,小到微观粒子的浩瀚而又精细的时空中,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物理学还研究物质的内部结构,在不同层次上认识物质的各种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它们运动和转化的规律。因此,说物理学是关于“万物之理”的学问并不为过。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把高中物理课程定位为:物理课程是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提升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仍然是高中物理课程肩负的主要责任。高中物理课程仍然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段话的意思是:高中物理课程是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肩负着学生一生发展的重任。有学生问:高中物理学了有什么用?高中物理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共12个模块,每个模块占2学分。这12个模块分别为:物理1,物理2;选修1-1,选修1-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皆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得4学分,接着必须在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能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以便完成科学学习领域所规定的学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高中物理新课程结构为什么要学高中物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等都需要物理学,并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如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地球物理等等,当前科学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课题、如生命科学、宇宙起源、材料科学等等,都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19世纪后半叶,在电磁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力的开发与利用,给生产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20世纪中叶,电子技术及集成电路的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20世纪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向人们展示了新的能源——核能。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核能时代。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得益于热学的研究。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手工生产向机械化大生产的转变,并使陆上和海上较大规模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这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物理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许多高新技术如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苏联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入轨的和平号空间站,宇航员们进行了天体物理,生物医学,材料工艺试验和地球资源勘测等科学考察活动。最大的轨道联合体总长达350米,总重70吨,俨然象一座太空列车,绕地球轨道不停地飞驰。2000年底俄罗斯宇航局因和平号部件老化(设计寿命10年)且缺乏维修经费,决定将其坠毁.和平号最终于2001年3月23日坠入地球大气层,碎片落入南太平海域中.和平号的研究任务今后由国际太空站所取代。物理与生活汽车与物理学一、力学方面1、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2、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3、汽车前进的动力——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4、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5、汽车拐弯时:①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6、汽车急刹车(减速)时,①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③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④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⑤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7、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8、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9、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10、交通管理部门要求:①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②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③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11、简单机械的应用:①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②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12、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13、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问题;参照物与运动状态的描述问题。14、认识限速,里程,禁鸣等标志牌,了解其含义。二、声学方面1、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喇叭发声:电能――机械能。三、热学方面1、汽车发动机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它们是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2、发动机外装有水套,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3、冬天,为防冻坏水箱,入夜时要排尽水箱中的水――防止热胀冷缩的危害。4、小汽车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电热丝——它可以防止车内形成的雾气附着于玻璃上并凝结。5、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6、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的――防止传热。7、环保汽车使用氢气燃料,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四、电学方面1、汽车的发动机常用低压电动机起动:电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汽车电动机(汽车电机)常用车载电瓶(蓄电池)供电,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车轮带动车载发电机发电,给蓄电池充电。给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蓄电池是用电器;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此时蓄电池才是电源。3、车载蓄电池还被用来为汽车上配装的空调、电扇、收录机、CD机及各种用途的电灯供电,方便地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光能等等。4、油罐车的尾部通常要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这样做有利于使运输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电荷迅速传到大地上,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带来灾难。5、车灯发光:电能――光能。五、光学方面1、汽车旁的观后镜,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可以开阔视野。2、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可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3、汽车前的挡风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盘高大的车除外),这是因为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车内物体易通过它成像于司机面前,影响司机的判断。4、汽车尾灯灯罩:角反射器可将射来的光线反回,保证后面车辆安全。5、汽车头灯:凹面镜反射原理,近距光灯丝在焦点附近,远距光灯丝在焦点上。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生活也处处离不开物理。物理课程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学好物理,为自己一生的发展,为了祖国科技的进步,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1.高中物理课程的理念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目的的延续,即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的仍然侧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仍然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一、高中物理知识概要理念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物理课程仍然是基础教育课程,因此课程的基础性非常重要,在建构高中物理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全体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基本的必修课程。但是,高中物理课程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它不仅应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而且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有理念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另外,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课程的选择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而且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理念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理念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应始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评价学生经历的过程与学得的方法,评价学生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应改革教学评价,推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2.高中物理课程的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这四条总目标中,第一条主要是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第二条是对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要求;第三条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了总体要求;第四条则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渗透提出了要求。在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中,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知识与技能”中提出了让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学习漫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36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