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的运用中,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学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首先,通过数小方块,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然后,通过练习中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的特点。2.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读写。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数。因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在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大数的理解。接着,可以对学生收集的一些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运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大数的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体现了这两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需要注意的是,与过去的教学相比,本教材更加重视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大数的读和写,而不是死记几条“读法”或“写法”。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无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3.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认识改写数据单位的必要性。一些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材里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比较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使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在实际情境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数据的改写是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单位。如1660000=166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两者之间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情境加以说明,以减少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出现错误。4.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单元的学习,是使学生在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及意义的同时,掌握(以“四舍五入法”为主)求近似数的方法。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学生在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的大数广泛存在,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读写的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1.经历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先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再提出问题。2.在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时,要适时启发学生练习学过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想怎样把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3.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1数一数1课时2认识更大的数1课时3人口普查1课时4国土面积1课时5近似数1课时6从结绳计数说起1课时7练习一1课时数一数。(教材第2~3页)1.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数位顺序表,以及万以内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知大数万与十万。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重点:掌握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满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难点: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课件、计数器。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跑步吗?你知道自己1小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时大约能跑多少米吗?生交流讨论。师: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发达,速度也越来越快,课件出示现代交通工具的时速。(自行车平均速度是每时1万米,摩托车平均速度是每时4万米,汽车平均速度是每时10万米,现在的客机平均速度是每时50万米,磁悬浮列车最快每时达35万米。)师:你想说点什么?生讨论各自搜集到的数据。师: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数一数【设计意图:自行车平均速度是每时1万米,汽车平均速度是每时10万米,用现代交通工具的时速,先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数感,引导学生愉快地展开学习活动。】1.数一数,认一认。师:刚才咱们看到汽车平均速度是每时10万米,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生:10个一万,100个一千……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十万到底是多少。(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图)(1)一个一个地数,引导学生说出10个一是十,共有10个;(2)十个十个地数,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百,共有100个;(3)一百一百地数,引导学生说出10个一百是一千,共有1000个;(4)一千一千地数,引导学生说出10个一千是一万,共有10000个。师:“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是和千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设计意图:让学生能通过数小正方体,直观地认识一万到底有多少。】2.拨一拨,数一数。(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师:拿出你的计数器,看看上面的数位,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拨出5吗?再拨上1000呢?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操作交流。生展示汇报:5就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1000就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读作“一千零五”。小结:在个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一,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在百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百,在千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千,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1个万。读数时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以及它的计数单位即可,中间无论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师:同学们能拨出3吗?再拨上1个一万呢?你会读这个数吗?生操作交流并展示汇报。生: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然后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读作“一万零三”。师:在这个数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你会拨一拨吗?师生共同拨一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拨,数一数,当拨到9时,注意引导学生应该先把9退后,向前一位进1,即1个十,然后接着数。师:在计数器上拨出四万八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拨到五万三千。学生操作交流并展示汇报。让学生明确拨到9000时,要把9退后,向前一位进1。师:你能拨出这个数吗?拨一拨,读一读。学生操作(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2图)。师:拨出这个数,并在这个数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着拨,你会拨一拨吗?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并作指导。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当拨到9时,注意应该先把9退后,向前一位进1。十位也是,9加1后也要向前一位进1,以此类推百位、千位、万位,都要向前一位进1。在拨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10个万是十万。学生操作(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3图)。师:拨出这个数,并在这个数的基础上,一万一万地数着拨,你会拨一拨吗?学生操作交流并展示汇报。让学生明确,拨到9万时,要把9退后,向前一位进1,即10个一万是1个十万。【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万以上数的认识时,借助于课件和计数器的刺激,通过合作学会万以上数的认识,并认识到数位间的进率。】3.制作简单的数位顺序表。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出“数位顺序表”。(1)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总共学了多少个计数单位?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够解决。(2)你们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数位顺序表”吗?给出例子如下,引导学生补充完整:数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4.通过生活实例感受万和十万这样的大数。师:你能举一个生活中你知道的大数的例子吗?现在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一起来感受一下。看的过程中,注意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用鲜花组成的图案和字样。(课件播放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的画面,学生认真看。)师:十万个人的场面我们看到了,谁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生:场面太壮观了……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生:人山人海,不计其数……师:在我们国家就有一个体育场,一次能容得下十万人,知道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鸟巢”图片:这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一次就能容得下十万人。它的建成,凝聚着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大师们的智慧,更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探究学习,知道了大数的实用性。使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计数器的认识。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单位间的进率: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10个万是十万。【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逐渐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数一数10个一万是十万。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万万千百十个(一1.设计本节课,尽量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2.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自主探索知识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征,让课堂上的数学尽量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扎实有效。A类1.按规律数数。(1)996、997、、、、。(2)2270、2280、、、、、。(3)56000、57000、、、、。(考查知识点:掌握数数的方法,明确数位间的进率;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B类2.填空。(1)331是由()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2)7175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3)610078是由()个(),()个(),()个(),()个一组成的。(4)由5个十万、7个千、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考查知识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1)99899910001001(2)22902300231023202330(3)58000590006000061000B类:2.(1)331(2)7175(3)6十万1万7十8(4)507032教材第3页“练一练”1.12211343002.略3.一5百5万4.(1)一万里面有100个100张,所以有100个1厘米,即100厘米;十万里面有10个一万,所以有10个100厘米,即1000厘米。(2)1000厘米=10米,十万张纸大约与三层楼的高度一样。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认识更大的数。(教材第4~5页)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学会分级。2.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亿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主动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重点:掌握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学会数位的分级。难点: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课件、计数器。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反思北师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6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