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页共5页课题高中地理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备课时间2008-11-1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区域的含义。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环境,说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文字,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文字和图片材料归纳总结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的异同,通过分组讨论解决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和变化的。重点通过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环境的异同,归纳分析对其区域发展的影响。难点长江三角洲在区域不同发展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和图片展示法教学过程(注:过程中涉及到案例、材料、学习成果的地方请标记出来)第一课时08年高考题导入:区域读中国行政区图、中国地形、气候图)1、概念: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点:①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②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③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④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知识迁移:读《中国区域差异图》,分析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页共5页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气候和地貌、水文、生物、土壤读图: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小结:列表对比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起横断山,西至国界主要地形区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三大平原和丘陵地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地势特征海拔较低,属地势二、三阶梯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属地势的二级阶梯海拔很高,属地势的一级阶梯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寒气候,气温低,日辐射强,风力大植被土壤多为森林,土壤淋溶作用强以草原、荒漠为主,有机质含量少多为荒漠,土层贫瘠水文特征多为外流河(湖),地表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多为内流(湖),径流为季节性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多为冰川、湖泊和大江、大河的上游及源头人类活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绿洲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以畜牧业为主。人口密度很小主要地质作用流水侵蚀、堆积;化学风化、物理风化风力侵蚀、搬运、沉积物理风化、冰川作用主要地貌类型流水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风蚀、风积地貌冰川地貌读中国主要分界线图,了解中国几条主要分界线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3页共5页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对比秦岭—淮河南北的差异读中国经济带地图,对比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特点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优势条件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农业基地;交通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在沿边贸易上有优势存在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大江大河下游防洪问题突出1、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2、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3、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发展方向①人才、技术、信息基地④高、精、尖、新外贸、金融、海洋基地③第三产业、集约农业④高、精、尖、新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使这里成为能源、原材料加工的生产基地2、改善生态环境3、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发展边境贸易。4、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练习:夺冠云梯第二课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教材图1.1“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和图1.2“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读两地区自然差异图片比较分析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地的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4页共5页异土地条件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师生互动:课本P3“活动”1小结: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也呈现出诸多的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结合生活实例,展示各地建筑图片:北京四合院、黄土窑洞、傣家竹楼、川东吊脚楼、福建土屋和开平的碉楼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读课本图1.3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1)长江中下游的环境特点:河湖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5页共5页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低下中后期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总体地位发展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阅读:区域的发展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练习:夺冠云梯作业:夺冠云梯教学反思1、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相应地补充中国三大自然区和经济地带的划分和对比2、从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掌握的很少,所以我在课堂中不断的渗透初中知识。3、比较法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方法。这节知识很多可以通过比较掌握,如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形成的南、北民居的差异等。4、结合生活实例进行图片对比,学生比较感兴趣,也利用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本文标题: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7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