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优质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Content1.地球的内部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各层的特点。(重点)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圈层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面感受——水平晃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地面感受——上下颠簸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震源震源破坏较大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先感觉到什么震动,后感觉到什么震动?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此时在海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地震波的类型传播速度通过的物质地面感受破坏性共同点纵波(P波)横波(S波)快慢固、液、气固态上下震动左右晃动弱强划分依据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2、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划分界面【课堂探究】主题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及其划分界面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位置出现突然急剧的变化?这两个位置叫什么名称?2、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3、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是否可以进一步划分?(一)地壳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花岗岩层)、硅镁层(玄武岩层),平均33km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地壳的厚度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地壳的结构►物质组成: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以900m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二)地幔►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位于古登堡面和地心之间。以5150m为界,可分为内核和外核。►物质组成:可能是极高温高压下的铁和镍。►物质状态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内核:固态(三)地核标出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080400900290051506370内核深度/km外核下地幔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差别如下表及图所示:厚度范围联系地壳平均17千米地表至莫霍界面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岩石圈平均100千米地表至软流层圈层名称特征组成物质地壳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2、厚度不均,部分薄,部分厚坚硬的岩石(硅酸盐类)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这里可能为的主要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硅酸盐类地核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大洋大陆岩浆铁、镍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水圈生物圈大气圈97%3%69%30%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水圈全部以及岩石圈上层大气圈生物圈水圈水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课堂小结读右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莫霍界面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
本文标题: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公开课优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7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