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左迁至蓝关送侄孙湘---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左迁至蓝关送侄孙湘》赏析题译文: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阳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云彩横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里?在白雪厚积的蓝田关外,马也停住脚步。知道你远道而来定会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边收殓我的尸骨。主题:这首诗中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结。1.文学常识填空。(1)这是一首七律(律诗)(体裁),作者韩愈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2)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等。2.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2)颔联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之情。(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忠而获罪的悲愤忧伤的思想感情。(4)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这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语言明快,风格沉郁。表达了诗人不惜残年为皇帝答:“除弊事”的决心和老而弥坚的气概,但一封奏疏竟然获罪,也流露出诗人的怨愤之情。4.“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鲜明的对比之意,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处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对比反映了诗人命运急剧变化的处境。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忠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怨愤之情。5.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峻寒冷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6.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答: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中,作者将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请加以分析。答:表面上写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无法前行,实际上作者也是在挂念家人、感叹人生之路的难行,读来诗人顿生英雄失路之感。8.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诗人为国事献计献策,却“朝奏”而“夕贬”,怨愤之情溢于言表。但诗人只想替皇帝“除弊”,毫不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了老而弥坚的耿耿忠心。第三联“家何在”,“马不前”将思家念国的忠贞和英雄失路的悲怨交织在一起。尾联“收骨瘴江”,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全诗感情沉郁,动人肺腑。9.颔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试作简要分析。答:想要为皇帝革除弊端,哪能因衰老就吝啬残余的生命。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国家的忠心,同时表明自己因忠心却被贬的抑郁不平的心情。1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该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答:这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或借物抒怀,以马写人,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11.细致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两句诗,分析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发途中感受的?答:这一两句借景抒情。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景物描写中显露出英雄失路之悲。1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答: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13.这首诗在虚词的运用上很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答:非常准确地表现出作者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还蕴含着诗人不屈不扰,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14.各联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15.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朝奏”,点名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16.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答:“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17.“一封早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答:对比。“朝奏”、“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自己“朝”、“夕”之间角色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1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答: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19.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答:“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以动写静,点出前程莫测的愁苦,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20.选择题。(1)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D)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C)A.“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B.“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C.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3)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B.颔联表明诗人的心迹:不惜残年为皇上革弊除害。C.颈联即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忧家伤国的情怀。“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也让人联想到马致远的“瘦马”,都是以马写人。D.尾联写诗人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21.理解性默写。(1)诗中能直接反映出诗人直言上谏后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句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直言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3)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4)点明作者报国之志的一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6)写被贬原因的诗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7)表明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何不惜衰朽残年的勇气的诗句: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8)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却被贬的内心悲伤,瞻念前程,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本文标题:左迁至蓝关送侄孙湘---历年中考鉴赏阅读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7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