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再保险基本原理介绍2012年8月陈旭再保险的4W1H4W1HofReinsurance•What再保险是什么–再保险收取再保费,同时对于承担的损失进行摊赔•Why为什么再保险–改善承保人的风险状况–改变保险公司盈利的时间和金额分布。•Who谁在用再保险–所有保险公司都认可再保险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When何时安排再保险–再保险通常会从公司成立伊始即安排–有的公司在产品开发时即安排,有的销售后安排——推荐前者•How如何再保险–通过订立能详细厘定业务范围和分保模式的合同,完成分保。2寿险再保险LifeReinsurance•再保险公司承担分出风险,同时收取再保费。在分保业务发生损失时,可以从再保险公司获得摊赔•再保险公司跟保单持有人之间没有契约关系!•用途广泛–传统风险分担–财务管理–转分保(再保的再保)3•提高承保能力•平稳业务经验•专业技术服务•改善财务状况•形成规模经济4再保险能做到的…WhatReinsuranceCanDo5再保险的作用1-提高承保能力Capacity•保险人的承保能力有限–法律规定最高承保能力–财务状况影响可承受的最大风险–自身的风险控制措施–对特殊风险的认识程度有限•通过再保险提高承保能力–增加业务竞争能力–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水平6再保险的作用2-平稳业务经验Smoothing•保险人承保风险自身存在随机波动–损失频率的波动–损失金额的波动–巨灾事件造成的累积风险•通过再保险平稳业务经验–降低保险人的最大可能损失额–以已知的再保险费代替未知的理赔风险–平稳可预期的业务经验可降低保险产品定价中对风险的加成系数,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7再保险的作用3-专业技术服务Professionalism•提供市场、新产品、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帮助开发新产品、设立新渠道等业务创新–核保引擎系统•为分出公司的员工提供核保、精算、产品、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在业务核保与承保方面提供专业建议–核保手册•在保险条款及风险控制方面提供技术支持8再保险的作用4-改善财务状况Financial•保险人转移再保险费及相应的准备金,减少自身的认可负债,或从再保险人一方获得手续费,增加认可资产,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支付给再保险人的相应成本较小或操作灵活性更高。•从再保险人一方获得手续费及摊回赔款,提高盈利水平,或者改变盈利分布的时间–使财务状况发生符合需要的改变9再保险的作用5-形成规模经济EconomyofScale•再保险人帮助开拓新渠道或新类型的业务•减少在系统设置、业务管理方面的初始投入•稳定新业务经营结果•累积相关的新业务经验•保险人与再保险人同时获得规模经济再保险做不到的…WhatReinsuranceCan’t•“彻底解决”偿付能力问题•把亏损的业务变成盈利业务10寿险再保险和财产再保险的比较Lifevs.P&CReinsurer•风险集中度•风险期限•理赔金额•再保费率•再保险人寿险再保险低长期已知固定专业财产再保险高短期未知每年厘定专业1213再保险安排的分类ReinsurerLiability•合同分保–保险人与再保险人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宗或一类业务进行的约束性的再保险行为。如果业务满足合同条件,则再保人必须接受分保。•临时分保–保险人根据业务需要,临时选择分保接受人,再保人对该临分进行核保,逐笔成交。•预约分保–介于临时和合同分保之间的一种分保方式,签订双方预先规定再保险业务范围,但保险人可以选择是否将某一笔业务放入该合同非比例再保险风险单位RiskUnit险位超赔事故超赔CAT止损Stoploss比例再保险结构Structure溢额Surplus比例QuotaShare方式MethodYRTCoinsuranceMod-coCoW/FW再保险结构与方式StructuresandMethods准备金处理方式分保比例计算方法区别?15再保险结构ReinsuranceStructure•非比例再保险(nonproportional)–再保险费与原始保费不存在比例关系,再保险人对超过保险人自负额(priority)的损失承担一定限额内的责任,包括•险位超额赔款再保险(perriskexcessofloss)•事故超额赔款再保险(perevent/occurrenceexcessofloss)•损失中止超赔再保险(stoploss)16非比例再保险-险位超额赔款再保险•是以每一危险单位(即险位)所发生的赔款金额来计算责任限额和分保限额•在寿险中可将一个人视为一个危险单位•可以用于替代溢额再保险,但此方式在寿险中不常用•超过“超赔点”的损失将由再保险承担•一般规定每年的最高复效限额自负责任限额Priority分保限额CoverLimit赔偿限额FromtheGroundUp(FGU)limit超赔点ExcessPoint17非比例再保险-事故超额赔款再保险•是以一次事故或巨灾所发生的赔款的总额来计算自负责任额和分保责任额•用于转移过高的累积风险•对于巨灾事件有时间、距离、保额和复效次数的限制保单A保单C保单B保单D分出人的自留净损失巨大超过自负责任限额巨灾事件自留部分溢额分保部分自留部分溢额分保部分自留部分溢额分保部分自留部分溢额分保部分自留部分自留部分自留部分自留部分18非比例再保险-损失中止超赔再保险•按一个年度所发生累计赔款或赔付率来计算自负责任和分保责任•再保险人负责超过部分,直至某一确定最高金额或最高赔付率•对保险人整体财务损失的保障,而不是针对个别危险•在寿险中此方式不常用例:某年净保费收入1,000,000当年总赔款800,000赔付率80%一个损失中止超赔再保险合同规定赔付率在70%以下由分出公司负责,超过70%至120%,超过70%以后的50%,由接受公司负责,最高至600,000元。赔款分担分出人70%700,000接受人50%100,000(低于600,000)19再保险结构ReinsuranceStructure•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保险费与损失在保险人和再保险人之间按照比例分配包括•溢额再保险(surplus)•成数再保险(quotashare,Q/S)20比例再保险ProportionalReStructure•溢额分保(Surplus)–再保人接受的部分为超出自留额,且低于自动接收限额的部分。不同保额业务的分保比例可能不同。–超出自动接收限额的业务则属于临分业务•国内通常要求整单临分。•国外某些地区(如新加坡)可能只要对超出部分临分,即使再保审核不通过,依然可以接受低于自动接收限额的部分。•成数分保(Quotashare)–每一张保单的分保比例是相同的21再保险结构——溢额Surplus分出部分自留部分保单自留额风险保额SAR(YRT方式)•超过保险人自留额的保单的超过部分需要分出(在保险人自留额以下的保单不需要分出)•再保险费(YRT方式)=(风险保额×再保险费率)×分保比例•Surplus意味着保险公司自留风险不超过一定额度。1.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SAAR,则是Surplus/YRT2.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原保费,则是Surplus/Co通常Surplus/YRT方式较为普遍22•寿险、意外险、重疾险保额通常较分散。分保前:再保险结构——溢额Surplus23•选择溢额分保,可以使自留保额趋同,减少大额理赔给业绩带来波动。分保后:再保险结构——溢额Surplus25假定ABC保险公司承保下表这家企业的员工福利计划。费率按照万分之6,所有费用率:30%,ABC保险公司净费收入32550元。如果有100家类似企业呢?总净保费325.5万溢额分保的例子AnExample等级人数保额(万)净保费CEO&董事长12501,050高管51503,150中层151006,300员工1055022,050合计126775032,550等级人数保额(万)净保费CEO&董事长100250105,000高管500150315,000中层1500100630,000员工10500502,205,000合计126007750003,255,00026什么情况下ABC保险公司将会亏损?1、死亡超过2个CEO或者董事长2、死亡1个CEO,1个高管3、死亡1个CEO,1个中层4、死亡1个CEO,2个普通员工5、死亡3个高管6、死亡2个高管,1个中层7、死亡2个高管,1个普通员工8、死亡1个高管,2个中层9、死亡1个高管,1个中层,2个普通员工10,死亡1高管4个普通员工11,死亡4中层12,„„如果用图表来表示,可以参见右表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情景董事长高管中层员工总理赔(万)125002114003101350410023505034506021400702013508012350901123501001043501100440012003135013002335014001535015000735027这就转化为一个概率问题:假定实际死亡率为万分之2.5,发生以上15种情形的概率有多大?14%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28再来考虑引入再保后的情形。假定以万分之3.5的净分保费率,按照50万溢额分保给中再寿险,则全部12600名被保险人对ABC保险公司而言同质,所有人保额都是50万。保费划分如下:ABC保险公司自留保费:274万中再分保费:50.75万。分保费占比约15.6%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29显然,此时只有一种情况ABC保险公司会亏损,即死亡超过5人。重新来考虑这个问题:ABC公司亏损的概率是多少?10%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30按照同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到,如果按照100万溢额分保,则亏损的概率为:11%此数值略高于50万溢额的情况,反映了业务不同质带来的风险增加。当然,分保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最佳策略就是:所有客户都是同质或近似同质的!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31前例中,以100家类似企业计算。如果有1,000家,10,000家呢?——只要定价费率高于发生率,损失概率会越来越趋近于0%。溢额合同对亏损概率的改善随着公司规模扩张而减少——因此可以定期回顾公司的溢额合同自留额设定,实现溢额合同的效益最大化。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32但即使业务规模很大,溢额合同依然重要:1.固定的溢额成本支出,可避免巨额理赔对财务稳定的不确定冲击。某些超高额件——如某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每人保额1600万——一旦出险,依然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巨大影响,何不安排溢额分出?2.分公司的规模通常总是较小,溢额分保对平滑分公司的考核结果,依然会发挥重要的影响。溢额分保的例子ContAnExample湖北分公司山东分公司331.安排溢额合同,会降低巨灾超赔再保费假定巨灾合同的触发条件如下:1、单次事故死亡4人(含)以上2、巨灾免赔额200万如果不安排溢额,或溢额合同自留额从50万增加到100万条件1的概率不变,但是条件2的概率,显然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巨灾超赔再保费的大幅度增加2.不安排溢额合同,自留风险可能高于预期不满足触发条件1的高额理赔怎么办?为什么溢额和巨灾超赔都要安排WhyNOTCATonly?34再保险结构——成数QuotaShare•原保费基础成数分保•在本例中,自留份额与分出份额之比≡20%:80%.•再保险费=原始保费×分保比例•所有权利与责任均比例分摊:保费、手续费、理赔、退保、准备金等保单QuotaShare--FirstDollar分出80%自留20%•QuotaShare意味着将拟分出的风险和责任同比例与再保公司分摊。1.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SAAR,则是QS/YRT2.拟分出的责任如果是原保费,则是QS/Co通常QS/Co方式较为普遍35•健康险通常保额相同,理赔频繁且单次理赔金额不高,个单影响有限,故通常选择成数分保。•分保前:再保险方式——成数QuotaShare36•选择成数分保,则风险共担,可减少健康险赔付率波动给公司整体业绩带来
本文标题:再保险基本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9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