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概况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规范定义,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为EF栋地下室底板、A栋地下室底板和B栋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散热、保温保湿及温度监测等相应措施,以控制混凝土温升和温降速度,避免底板出现温度裂缝和较大的温度应力。部位概况EF栋底板底板板底结构标高为-13.100m(相对标高),承台顶标高-12.100m,板长222.5米,板宽112.8~121.2米;底板厚1000mm,一般承台厚1500mm、2000mm,E栋核心筒大承台厚3200mm,尺寸为46*52m,F栋核心筒大承台厚3500mm,尺寸为28*35m,高混凝土等级C40P8。A栋地下室底板底板板底结构标高为-12.700m(相对标高),承台顶标高-12.200m,板长139米,板宽93米;底板厚1000mm,一般承台厚1500mm、2500mm、3000mm,核心筒大承台厚3500mm,尺寸为21*49m,高混凝土等级C40P8。B栋地下室底板底板板底结构标高为-12.700m(相对标高),承台顶标高-12.200m,板弧长316米,板宽32~84米;底板厚1000mm,一般承台厚1500mm、2300mmmm,核心筒大承台厚3000mm,尺寸为23*35m,高混凝土等级C40P8。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积大,底板厚,部分承台超厚,因此,组织本次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必须从混凝土固定地泵、混凝土运输罐车的配备,商品混凝土供货速度,混凝土罐车进场运输路线,浇筑小分队及振捣手、振捣机具安排,混凝土浇筑分区、分层设计等方面做细致、认真的布置,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尽量减少浇筑时间。(二)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署各楼大地下室底板按设计后浇带分区分块浇筑,其中E栋核心筒底板块、F栋核心筒底板块、A栋核心筒底板块、B栋剪力墙核心筒底板先浇筑,然后浇筑裙楼区,最后浇筑仅有地下室区。整个分块采用斜面分层整体性一次浇筑的方案。EF栋底板分块示意浇筑顺序为:Ⅰ区1块→Ⅰ区2块→Ⅰ区3块→Ⅰ区4块→Ⅰ区5块;Ⅱ区1块→Ⅱ区2块→Ⅱ区3块→Ⅱ区4块;最后浇筑后作区。A栋底板分块示意Ⅳ区2块Ⅳ区1块Ⅳ区3块后作区1块后作区2块浇筑顺序为:Ⅳ区1块→Ⅳ区2块→Ⅳ区3块→Ⅳ区4块→后作1块→后作2块;Ⅴ6Ⅴ5Ⅴ4Ⅴ3Ⅴ2Ⅴ11浇筑顺序为:Ⅴ区1块→Ⅴ区2块→Ⅴ区3块→Ⅴ区4块→Ⅴ区5块→Ⅴ区6块→后作1块。三、主要核心筒底板块砼的浇筑安排1、E座核心筒底板⑴概述E栋核心筒地下室分块示意如下:该分块总混凝土量约9400m3。⑵劳动力(人员)安排底板浇筑:配备8个浇筑小组两班倒连续作业。⑶机械、车辆配备底板浇筑:采用4台混凝土泵车,备用1台泵车,混凝土泵车每小时实际混凝土输出量50m³。混凝土泵的平均实际输出量:Q1=4×50=200m3;h=9403÷200=47小时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10m3计:N1=(Q1/60V1)·(60L1/S0+T1)=[200/(60×10)]×[60×30/80+30]=18辆即共需配置18辆运输罐车。备用罐车8台。⑷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图:2、F座核心筒底板⑴概述F栋核心筒地下室分块示意如下:该分块总混凝土量约6700m3。⑵劳动力(人员)安排底板浇筑:配备8个浇筑小组两班倒连续作业。⑶机械、车辆配备底板浇筑:采用4台混凝土泵车,备用1台泵车,混凝土泵车每小时实际混凝土输出量50m³。混凝土泵的平均实际输出量:Q1=4×50=200m3;h=6700÷200=39小时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10m3计:N1=(Q1/60V1)·(60L1/S0+T1)=[200/(60×10)]×[60×30/80+30]=18辆即共需配置18辆运输罐车。备用罐车8台。⑷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图:3、A座核心筒底板⑴概述F栋核心筒地下室分块示意如下:该分块总混凝土量约6000m3。⑵劳动力(人员)安排底板浇筑:配备8个浇筑小组两班倒连续作业。⑶机械、车辆配备底板浇筑:采用4台混凝土泵车,备用1台泵车,混凝土泵车每小时实际混凝土输出量50m³。混凝土泵的平均实际输出量:Q1=4×50=200m3;h=6000÷200=30小时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10m3计:N1=(Q1/60V1)·(60L1/S0+T1)=[200/(60×10)]×[60×30/80+30]=18辆即共需配置18辆运输罐车。备用罐车8台。⑷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图:收缩后浇带收缩后浇带4、B座核心筒底板F栋核心筒地下室分块示意如下:该分块总混凝土量约6800m3。⑵劳动力(人员)安排底板浇筑:配备8个浇筑小组两班倒连续作业。⑶机械、车辆配备底板浇筑:采用4台混凝土泵车,备用1台泵车,混凝土泵车每小时实际混凝土输出量50m³。混凝土泵的平均实际输出量:Q1=4×50=200m3;h=6800÷200=34小时混凝土运输车辆按照现场泵送能力(实际平均输出量Q1)配置,每罐车装方量以10m3计:N1=(Q1/60V1)·(60L1/S0+T1)=[200/(60×10)]×[60×30/80+30]=18辆即共需配置18辆运输罐车。备用罐车8台。⑷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图:B楼大承台后浇带5、技术管理安排(1)对混凝土振捣手上岗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目的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坍落度16~20cm,供货小票)并填写浇灌记录。(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场参与协调、指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4)专人负责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编制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对班组作业人员交底。(2)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3)选用“一线通”测温仪装置。2、生产准备(1)基础底板钢筋隐检合格,预留洞、预埋管、线、加强筋复核无误,墙柱插筋位置正确,固定牢靠。(2)模板安装牢固,复核无误。(3)在施工作业面铺置人员脚手马道。(4)在底板钢筋马凳腿上刷分层浇筑厚度标志红色漆线。(5)备足40支ZN-70型高频振动插入式振捣棒,功率1.5kW,振幅1.2mm,振动频率200Hz。(6)备好作业面振动棒机连接电源箱及夜间施工电源。(7)掌握天气预报,备足遮盖防雨布。(8)现场将运输通道清理到位,无障碍物,尽量让其他材料供货时间避开浇筑混凝土时间。(9)将养护保温保湿覆盖材料运到基坑内。(10)泵车停机点及主要行车通道提前清理干净障碍物。(11)备好通讯联系的无线对讲机,备好混凝土泵送放料的指挥旗。(四)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利用混凝土60d的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180mm±20mm。2、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代号P·LH),所用水泥3d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热不大于270kJ/kg。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应大于60℃。3、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粗骨料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细骨料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4、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5、所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并应提供外加剂对硬化混凝土收缩等性能的影响;6、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有关规定。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7、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8、水胶比不宜大于0.45。9、砂率宜为38~42%。10、拌合物泌水量小于10L/m3。11、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12、多厂家制备预拌混凝土的工程,应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计量等级相同,以及制备工艺和质量检验水平基本相同的原则。(五)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浇筑施工工艺流程布置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供货验收→开机、泵送砂浆、润管→浇筑第一层混凝土→振捣→作业面推进→振捣→循环作业→混凝土表面第一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表面二次赶平、压实、抹光→混凝土及时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测温监控。(2)混凝土浇筑顺序根据现场交通环境,确定好现场混凝土泵送交通组织方案。本工程底板采用斜面分层整体一次性浇筑的方案,从底板自东向西施工。每台泵配备两个振捣小分队,向前推进,首泵料分别投放在起始浇筑的基础底板大角。(3)浇筑方法1)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斜面由泵送混凝土自然流淌而成,坡度控制在1:4左右,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底层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分层混凝土间的施工质量。移式连续浇筑施工示意图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2)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使上下混凝土振动均匀,每次振捣时间以20~30s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管道预埋件等。振捣棒插点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每次移动距离不超过混凝土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操作要“快插慢拔”,防止混凝土内部振捣不实;要“先振低处,后振高处”,防止高低坡面处混凝土出现振捣“松顶”现象。冷却循环水系统施工工艺流程:砼温升和循环水设施计算及砼浇筑工艺选择定位放线水管、钢筋等加工循环水管、测温设施、钢筋、模板等安装智能温度检测仪、水泵等设施安装冷却循环水系统试运行及钢筋等预检隐检及配合比优化混凝土浇筑、循环水启动温控过程控制砼浇完温控和养护砼检测验收12345673000500500500混凝土浇筑厚度(4)钢筋防止移位措施采取定点下料、对称振捣的措施防止混凝土将钢筋推离设计位置。底板上剪力墙及柱插筋采用定位箍控制竖向筋的间距,竖筋外套PVC管防止水泥浆污染,浇筑现场安排专人看护。(5)泌水处理底板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坑底。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排到集水坑和电梯井坑内,然后用潜水泵抽排掉,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6)表面防裂施工技术要点采用分层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采用混凝土二次振捣、二次抹光工艺;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合理选用混凝土抗裂剂等添加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内部布设冷却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管道立面示意图如下:1000910910φ48钢管通长布置1000出水口进水口800φ48水平支撑钢管间距2000φ48循环水钢管间距200035085521000φ48竖向支撑钢管φ48弯头厚度4.25mm泡沫板和砖墙8001200循环水管道立面安装图进出水钢管100镀锌钢管壁厚5.0mm80镀锌
本文标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49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