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困生的需要学困生是每个老师最关注、倾注心血最多的学生,也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学生。虽然人人皆知,走近学困生、了解学困生,给予他们最需要的帮助就是让他们摆脱学困的最佳途径。可是,“他们究竟最需要什么?”这一直是老师们潜心思索、却悬而未决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终于悟出了其中的一些规律,找到了许多解决学困生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他们的心中渴望平等。在一次对学困生的“你最希望老师……”的问卷中,大多学生都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希望老师不要总是把差生排在最后面或最靠边的座位上”、“希望老师对差生也多一点笑容”、“希望老师能多提问差生一次”……这是学困生们发自心底的声音!老师的许多做法或许不是有意的,但在他们的心里却这样认为:老师已经把我们划为三六九等,在老师的眼里,我们是不可能变好的、不会有什么进步的,我们只是其他同学的陪衬。在这种潜意识支配下,他们渐渐失去了自信,越来越自卑,自然也就愈来愈成了“稳定”的学困生。他们越是默认了这种现状,自卑感也就越强烈,他们心中对平等的渴求、对“不平等现象”的内在对抗情绪也越与之成正比例的增长。正是基于这种心理状态,他们对老师在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要求,要么消极对抗、要么直接顶撞,师生关系总有一种近在咫尺、心隔千里的感觉,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无从落实。因此,学困生不仅是学习上的弱势群体,更是心理上的弱势群体。就如同柔弱的幼苗接受不了强烈阳光的照射一样,对他们来说,较之其他同学更强烈的关心与爱护,也同样容易演变成一种伤害。每个老师不仅应倍加呵护他们、以平等的眼光对待他们,更应以特殊的爱心、恰当的方式关照他们,让他们那颗曾经受挫的心慢慢地得到爱的滋润、渐渐地复原。其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最需要慈严相济的关爱。一方面,慈母般的关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坚实基础。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造成学困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左顾右盼而言他,课后复习不积极、不主动……众所周知,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以一种好习惯代替一种坏习惯更要经历一个反反复复的变化过程,这就决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由于学困生往往都对老师心存一定程度的误解与认识偏差,这也增大了此项工作的难度。因此,学困生的转化既需要老师春风化雨般的爱,又需要老师坚定不移的恒心和毅力。如果没有老师真挚的爱融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之间就很难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如果老师不能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也就很难从内心认同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帮助,从而实现自身的转化;如果没有老师矢志不移的恒心和毅力,也就不可能融化学困生学习和心理上的“三尺冰冻”。学困生成功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就是老师真诚的施爱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学困生对老师的评价与态度往往有着特殊的敏感,老师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还应有特殊的谨慎与真诚,有和缓的语气、甜甜的笑容。只有这样的帮助,学困生才乐意接受,老师的爱心和行动才能见到效果。另一方面,从严治教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力保障。学困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自制力差。过去,当他们因在老师的心目中成了屡教不改的差生而放弃的时候,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也就因得不到及时的监督和矫正而真正形成了。现在,我们要想帮助学困生改掉坏习惯,不仅要给予慈母般的关爱,更应对其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有的放矢、从严规范。哪怕是课堂上一个很小的、随意性很强的动作,一次很平常的课后作业,一次很小的同学矛盾,一个很小很小的生活细节,我们都应按照良好习惯的养成从严要求,“严”字当头是遏制不良习惯的保障。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养成。当然,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既已形成,要想彻底改正,绝非易事,既要从严要求又要循序渐进,更要用真诚的爱去感染他、融化他。否则,过于生硬、呆板的做法只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给我们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阻力。再次,他们更需要品尝成功的喜悦。生活中,能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的因素有好多:一个特殊的事件有时会留给学生一生不竭的动力,时时激励着他“我要努力!”;一个不经意的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有时也会使学生对某一领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由兴趣发展为志趣,催促学生主动地“忘我奋斗”,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会在学生的内心掀起波澜,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除此之外,在学生中还普遍存在一个很重要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却一直尚未开启的动力之源――成功的激励。学生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功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既能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迸发出一种为之积极进取的力量。由于这种动力是来自其内心深处的本能的力量,因而是自发的、主动的,同时又是巨大的、持久的、深层次的,这对于完成学习这样一项既有深度又有难度的脑力劳动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对学困生来说,他们却很少或许根本就没有尝到过这种成功的喜悦,当然既不会产生对成功的向往,更不会因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萌发学习的动力。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没有追求成功的激情是大多数学困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也正是我们要努力弥补的。我们应学会从学困生的点滴成功做起,让那颗已近于自暴自弃的心灵看到一丝希望,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最终在每一个学困生的心灵深处燃起奋斗的火焰。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既要宣扬他的“成功”,让其充分感受喜悦,又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善意的表扬就容易演变成恶意的戏弄和伤害,使我们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总之,教育是一项塑造人心灵的系统工程。谁最先走进了学困生的心灵深处,最先发现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并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他们的需要,谁就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真正引导者。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中兴初级中学(栏目责编吴国良)
本文标题:学困生的需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3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