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南华期货研究所张一伟我国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的逐步化解是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改革的初期,恢复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生产和改革农村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林毅夫先生在《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一文中给出的统计数据,1978年~1984年,中国农业产出平均每年保持了7.7%的增长速度。1984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计算增加了42.23%,若以生产反应函数估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为42.2%,提价的贡献为16.0%。1985年,国家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将其改为合同定购。让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合同,按合同价格把粮食卖给国家,余下的部分则可以自由上市。1986年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提出,适当减少合同定购数量,扩大市场议价收购比重。在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的同时,1990年10月中央在郑州建立了小麦批发市场,此后,9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一批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在全国各地红火起来,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为最终取代主要农产品的计划调拨创造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条件。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正式宣告了粮价双轨制的结束,标志着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虽然现在的粮食市场基本上是放开的,但国家仍采取最低收购价格、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政策减缓国内价格波动和人为干预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等手段对粮食乃至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我国粮食产量近几年不断增加,2008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值,为5.29亿吨。但国家从2007年以来确不断提高三种粮食作物(小麦、稻谷、玉米)的最低收购价,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巨额补贴。这是为什么呢?而今后粮食作物价格还会继续攀升吗?本文仅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今后粮食价格的走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农业生产的成本。一般来说,农业生产的成本主要分为六部分,一是土地费用;二是土地耕作费用;三是种子费用;四是化肥和农药费用;五是农机费用;六是运输费和人工费。其中最大的一部分是人工费用,其次是土地费用和租种费用。近几年来,农资、农机的费用大幅增加,加起来已经超过人工费用(见图一)。随着农业生产的成本大幅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大幅下滑,已经开始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因此,国家从2006年起每年都在提高最低收购价格,以不断抬高粮价,保护农业的种植积极性。图一、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组成数据来源: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南华期货研究所表一、国家对小麦、稻谷的收购价变化白麦红麦混合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2006726969707275200772696970727520087772727779822009878383909295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南华期货研究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总成本明显增加。从国民经济核算宏观数据看,近10年来,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年均增长7.6%,近几年增长加快,2004~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12.7%。从农产品成本调查微观数据看,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平均每亩总成本(含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由2002年的370元上升到2007年的481元,年均增长5.9%。蔬菜亩均总成本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4.6%。2008年粮食亩均总成本将达到575元,比上年增加94元,增长20%左右。2007年三种粮食的种植现金收益仅为404.58元。以户均10亩计算,年收益仅为4045.8元;而种植蔬菜类和其他经济作物的收益则是种植粮食的3倍以上。同时由于进城打工的年收入是种植粮食作物的4倍以上,因此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非常低下。表二、三种粮食作物平均成本收益情况项目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主产品产量(每亩)358.3344.2404.8393.1403.9410.8产值合计375.26411.24591.95547.60599.86666.24总成本370.40377.03395.45425.02444.90481.06净利润4.8634.21195.50122.58154.96185.18现金成本203.56199.78218.01228.80243.19261.66现金收益171.70211.46373.94318.80356.67404.58成本利润率1.319.0749.6928.8434.8338.49数据来源:农业部、长城证券、南华期货研究所图二、2007年河南省部分农产品种植收益比较(元/亩)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南华期货研究所二是成本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现代生产要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农业外部成本如物质和服务费用支出增长加快、份额提高;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外出以及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劳动力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土地流转现象增多,使得土地成本比重提高。2004~2007年,三种粮食平均每亩物质和服务费用年均增长6.4%,占总成本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以上;近10年来,土地成本年均增长8.1%,所占的比重由10年前的9%上升到现在的17%;而劳动力成本则由10年前的4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2%。三是石化工业品投入明显加快。农业越来越依赖石油、机械、化学工业品的投入。2007年每亩粮食化肥支出91元,比2003年增加33元,年均增长12%,到2008年已经达到126元,增长38%;化肥支出占总成本的比重由2003年的15%上升到2007年的20%左右。农机作业费用也由2003年的24元上升到2007年55元,年均增长22.9%;农机作业费占总成本的比重也由6%上升到12%。“石油农业”正悄然而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化肥用量最高的国家,是化肥第一消费大国。据有关部门估计,粮食增产中的30%来自化肥贡献,农药挽回的粮食损失达15%。中国化肥用量为4124万吨/年,农药120万吨/年以上。并且我国不同类型化肥的使用比例非常不合理(见图三、图四),导致土壤营养的破坏性变化和化肥使用的不科学,用占世界9%的耕地消费了全世界30%以上的氮肥。然而,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造成严重的土壤、地下水、河流、湖泊污染。化肥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制造出来的,在国际、国内能源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农资产品也随着水涨船高。从2007年以来,农资产品价格的增幅就一直快于农产品价格十几个百分点(见图五),导致农业成本大幅提高。随着我国对资源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价格将会不断提高,这将急剧抬高农业税呢国产价格。例如实行燃油税费改革后,按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作业用油为3345万吨计算,每升燃油消费税增加0.70元,每年农业生产成本至少增加279亿元,农民将成为直接受损的群体。2009年中央财政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至少要在995亿元以上,才能覆盖改革的成本。而实际上,我国政府今年对农资的综合补贴才756亿元(见图六),有39亿元的缺口。这将进一步吞噬农业种植的利润。图三、国内外化肥施用量的比较数据来源:FAO、美国高盛公司、南华期货研究所图四、三类化肥的使用比例比较数据来源:FAO、美国高盛公司、南华期货研究所图五、农产品价格与农资价格指数比较数据来源:农业部、商务部、南华期货研究所图六、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数据来源: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南华期货研究所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成本不断提高,而我国粮食流通市场价格受到国家的管制,粮食价格长期低于国际价格(见图七),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导致粮食和农业效益明显下降。虽然近几年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生产成本的加快上涨,农业生产效益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走势。2007年三种粮食平均出售价格比2004年上涨了8%,而平均每亩粮食生产净利润下降了16%。农业增加值率(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59%下降到57%。2008年粮食亩均净利润约为150元,比去年下降20%,仍比2004年低,甚至还低于1996年。根据北京大学卢峰教授的研究结果,我国三种主要粮食的实际价格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路下滑,2000年后有所回升,但远低于改革初期的水平(图八)。这显示农业生产的收益水平在国民经济分配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导致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不断下滑。图七、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价格的溢价数据来源:国家粮食局、Bloomberg、南华期货研究所图八、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实际价格不断下滑来源:北大卢峰《全球粮价走势探讨的中国视角》图九、种植三种粮食作物的收益数据来源:国家粮食局、南华期货研究所另外一方面,我国的耕地情况非常不容乐观,不论是人均耕地还是平均产量,都低于国际水平(见表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42%,而农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于欧美农业大国。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平均产出远低于发达国家,与他们相比,我们耕地粮食平均亩产相差150~200公斤。表三、人均耕地面积国际比较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亩)世界平均3.76美国10.5155.32加拿大22.53112.65俄罗斯13.57阿根廷11.44114.40法国4.9621.57印度2.693.79中国1.363.53日本0.531.56数据来源:FAO、南华期货研究所而2008年11月国家公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提出,到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稳定在5000亿公斤以上,2020年达到5400亿公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长期稳定在15.5亿亩以上,单产水平2010年粮食单产达到650斤/亩,2020年达到700斤/亩。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认为农业生产的成本只会不断提高,不会降低。因为不管是人力成本还是农资、农机等成本,都会在今后一两年内不断提高,尤其是人力成本。因此为了达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5400亿公斤的目标,提高农业生产利润,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是必不可缺的。而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提高粮食价格。也就是说,首先,国家会不断提高最低保护价;然后,要放松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管制,允许粮食产品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因此,我们长期看好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表四、中国粮食供求预测200720082010E2020E人均消费量388388389395需求量5.135.135.255.73总产量5.025.285.135.40供需缺口-0.110.15-0.12-0.32数据来源: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本文标题:从生产成本分析今后粮食价格走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4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