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005.51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2005.52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一、生平介绍戴维·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1918——),1939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4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获布兰迪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著作有:《自我发展与个性失调》、《青少年发展的理论与问题》《儿童发展的理论与问题》《意义言语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学校学习:教育心理学导论》《自我心理学与精神障碍》等。2005.53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持批评态度。(一)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的。也就是说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现。2005.54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人们往往把接受学习和讲授教学作为批评的对象,甚至作为“旧教育传统的残余”,但在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它们仍然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这就值得我们研究。奥苏贝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的看法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2005.55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2005.56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里的“联系”一定要是一种非任意性的、非字面上的联系,也就是说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而应是实质性的联系。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另外,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个极端上。2005.57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三)认知结构在意义学习和讲授教学中的作用奥苏贝尔(D.P.Ausubel)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从安排学习内容的角度来讲,要注意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大量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2)要注意渐进性,即要使用安排学习内容顺序最有效的方法,构成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组织和安排练习活动。2005.58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意义学习的类型(一)、表征学习对儿童说来,最主要的理智任务之一,是要学习各种符号的意义,即儿童开始时是怎样赋予这些符号意义的。如儿童正看着一只狗,家长说“这是一只狗”,这时“狗”这个词汇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但在听到家长的话以后,儿童认知结构中的两种刺激同时被激活:一是视觉映像,一是“狗”这个词引起的内部刺激。通过讲话与手势(如指着狗),家长向孩子表明,“狗”这个词就是代表所指着的狗。因此,儿童给“狗”这个词所赋予的意义就是由实际的狗所引发的认知内容(视觉映像)。经常多次配对以后,“狗”这个符号一出现,就会引发对狗的视觉映像。2005.59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2005.510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概念学习概念具有逻辑的和心理的意义。从逻辑上讲,概念是指在某一领域中因具有共同特征而被组织在一起的特定事物。学生一旦掌握了某一概念的关键属性,即区分某一类别与其他类别的一组特征,就能确定他所见到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一概念。幼儿在概念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要找出他所面对的一类物体的关键属性。显然,儿童所发现的关键属性(他自己赋予某一概念的心理意义),与作为概念的定义(逻辑意义)的关键属性之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2005.511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2005.512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儿童现在已经习得了这个概念的外延意义,但是每个概念还具有内涵意义、概念的心理意义。内涵意义指概念名称在儿童内部唤起的独特的、个人的、情感的和态度的反应。儿童的这类反应取决于他们对这类物体的特定经验。概念学习一般来说经历以上形成概念、学习概念名称两个阶段,但在某些场合,概念的名称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儿童的。他认为,在这任何情况下,对形成概念与学习概念名称这两者作出区分都是很重要的。2005.513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三)命题学习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来表述的,涉及到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当儿童有意义地学习命题时,所学习的句子与儿童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会建立起联系。新学习的命题与学生已有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关系:1、下位关系(又分派生下位和相关下位)2、上位关系3、组合关系2005.514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四)发现学习奥苏贝尔对发现学习的解释与众不同。他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前面提到的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并且涉及到三种学习类型:运用、问题解决、创造。鉴于问题解决的定义各式各样,其内涵各不相同,奥苏贝尔指出,在问题解决中,不应该有一种引导学生把已有知识用于问题解决的明确限定的程序。也就是说,学生现有知识与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让学生求得问题解决的办法。2005.515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认知心理学探讨的是儿童内部心理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都涉及到对新知识的同化。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在意义学习后,同化过程并没有结束,只有通过知识不断地改组和重新组合,才能习得并保持知识。2005.516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四、学习组织的原则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应该知道的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现在所教的内容,过10年后有一半会过时,而10年后医生需要知道的知识,有一半尚未被发现”,因此,如何协调和整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当今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课题。2005.517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一)逐渐分化原则奥苏贝尔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习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二)整合协调原则整合协调原则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现有知识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在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整合协调主要表现在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中。2005.518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五、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适当相关的和包摄性更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就是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组织者通常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用它们来帮助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因此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优点在于:首先,如果设计得恰当,可以使学生注意到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那些可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并把新知识建立在其上;其次,通过把有关方面的知识包括进来并说明统手各种知识的基本的原理,为新知识提供一种脚手架;第三,这种稳定和清晰的组织,使学生不必采用机械学习的方式。2005.519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六、学习中的动机因素奥苏贝尔认为,动机的作用与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学习的类型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奥苏贝尔主要关注的是成就动机,即学生试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他认为,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组成。(一)认知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部分,大都是内在于学习任务本身之中。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也就是一种求知的需要。2005.520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二)自我—增强驱力:反映了一个要求凭自己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既指向获得眼前的学业成绩和名次等,也指向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奥苏贝尔认为,自我—增强驱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已为大量研究结果所证实,因此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并不意味着贬低形成外部动机的重要性。而且对自我增强、社会地位和凭成就获得褒奖的需要以及对职业的抱负,历来被认为是个性成熟的标志。而反过来,担心学习失败及与此相联系的处罚——失去地位和自尊,对于学生为维持学业成就而长期努力来说,也是一种必需的动机。2005.521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三)附属驱力:指学生为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学习的需要。这里他既不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也不是为了自我增强,不指向赢得社会地位的学业成绩,而指向能博得教师、家长或他人褒奖的那类成绩。显然这是一种外部动机。奥苏贝尔认为,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包含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三种成分,但这三种成分比重因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社会阶层、种族和个性结构等方面的因素而不同。在儿童早期,附属驱力最突出,主要寻求家长认可或赞许。2005.522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七、评论贡献:1、奥苏贝尔对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间的区别提出了独特见解,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意义接受学习的准则和条件,对我们反思传统教学方法有借鉴意义。2、运用同化理论,从学生内部的心理过程角度,对有意义接受学习进行了论证,提出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并通过同化使认知结构获得新的意义是学习是否有意义的决定因素。3、在概念形成方面的实验具有经典意义;2005.523第八章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4、对先行组织者、逐渐分化和协调整合等原则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序列,以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特点,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保持、迁移和运用。5、认为动机诚然是学习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学习的结果,要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但也不能只重视学生的自觉努力而忽视适当的奖惩手段。局限:离课堂教学太远,难以实施。
本文标题: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45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