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吴应浩李红星郭耀天母磊姜旭超高广超李子财祝朝喜2013/11/8(一)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整个商务(买卖)过程中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人们不再是面对面的、看着实实在在的货物、靠纸介质单据(包括现金)进行买卖交易。而是通过网络,通过网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信息、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方便安全的资金结算系统进行交易(买卖)。上述概念包含如下含义: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先进信息技术的买卖方式。电子商务造就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的集合。电子商务是一种理念,而非简单的采用电子设施完成商务活动。(二)电子商务的起源世界上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电子商务的实施可以分为两步,其中EDI商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Internet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电子商务及其研究起步更晚些,但进展还是比较快的。1997年底,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非正式首脑会议上,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敦促世界各国共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起了全球首脑的关注。有识之士指出,在电子商务问题上,迟疑一步就可能会丢失市场、丢失机会。1998年11月18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就电子商务问题发言时说,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国家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和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1)基于EDI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EDI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产生于美国,当时的贸易商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的时候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70%是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的输出文件,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在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上使数据能够自动转换,EDI应运而生。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公认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的电子传输方法。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2)基于国际互联网的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际互联网迅速普及化,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从信息共享演变为大众化信息传播。从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互联网之外的商业贸易活动正式进入到这个王国,因而使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最大热点。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网络直销模式而闻名的美国Dell公司1998年5月的在线销售额高达500万美元;另一个网络新秀——Amazon网上书店的营业收入从1996年的1580万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4亿美元。(三)全球电子商务发展历程1994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为12亿美元,1997年为26亿美元,1998年500亿美元。世界贸易组织估计,2000年销售额将达3000亿美元;据预测,2002年电子商务营业收入为11000亿美元,是1997年150亿美元的73倍。虚拟洲——“第七大陆”电子商务使商务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商务,因而是对传统商务活动一次根本性革新,将使人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非网上销售业受到严重冲击。据报道:目前94%的网上销售业务是从传统销售领域争夺过来的,1999年从传统零售商手中抢夺的生意约112亿美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电子商务市场成为继传统市场之后的又一个巨大市场,这一市场突破了国界与疆域,正在地球上形成一个新的大陆,即“第七洲”――虚拟洲。企业或商家可以在这个“虚拟洲”上,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网。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1.8亿,并且仍在不断增长。信息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电子商务则是最好的获利手段。利用电子商务方式,企业可以构筑覆盖全球的商业营销体系,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加强全球范围内行业间合作,因而增强全球性竞争能力。特别是对于小企业或小行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了解世界范围市场需求,促进其与遍布全球的公司间合作。据报道,过去两年中,美国小企业上网比例已由19.7%猛增到41.2%,2001年全美20%的小企业将设立自己的网页,36%的企业将开展网上销售业务。另外,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各国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的主导技术是信息技术,它的发展将有力地带动一批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据世界银行估计,1996年全球用于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投入达3000亿美元。可以预见,未来各国将为吸引资本以构筑信息基础设施而展开激烈竞争。国际化---“高速列车”1996年12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定通过了《电子商务示范法》,为各国电子商务立法提供了一个范本;1996年底,世贸组织达成了便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信息技术协议》;1997年4月,欧盟出台了《欧洲电子商务动议》,同年7月,美国公布了其精心构思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联合国贸发组织召开了全球电子商务专家会议;1998年5月,世贸组织132个成员国签署《关于电子商务的宣言》。美国政府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1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一个重要推动力,甚至可以与200年前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媲美。目前美国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与规模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8年其网上交易额达170亿美元,是世界网上交易总额的1/3。2002年全美网上销售和服务的营业额将达3270亿美元,网上电子交易4年内将为美国国民收入净增100-200亿美元,节约5%-15%的成本。从1999年1月1日起,美国要求联邦政府所有对外采购均采用电子商务方式,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将美电子商务推上了高速列车”。日本在1996年投入3.2亿日元,推动电子商务有关计划,1998年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市场为650亿日元(5.46亿美元),约是美国的3%,2003年可达到3.16万亿日元,即在5年内增长50倍。英国政府1998年10月发表的“电子商务――英国的税收政策”报告,将电子商务及其加强有关税收管理当作向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任务,计划在2000-2001年实现90%的日常货物采购电子化,2001年将25%的政府业务网络化。1997年12月欧盟与美国发表了有关电子商务的联合宣言,与美国就全球电子商务指导原则达成协议,承诺建立“无关税电子空间”(Duty-FreeCyberspace)。1999年2月欧盟又提出建立一个旨在协调全球通讯,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宪章的提议。1995年5月美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对关税、税收、隐私权、身份确认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看法,强调了两个经济大国在电子商务方面进行磋商与合作的重要性,表明两国意欲通过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联手制定电子商务全球框架。1996年12月,占全球信息产品贸易额83%的世贸组织28个签约方,签署了便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信息技术协议》,要求各方“在2000年前取消200种信息技术产品关税”。1997年2月,占全球电信服务收入95%的世贸组织68个成员国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议》,承诺从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对电信部门的垄断,在所有电信服务领域实现自由化,并遵守由世贸组织主持下确定的竞争规则。信息化---总体框架电子商务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信息化在我国迅速发展。1991年9月,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随后又成立了“中国EDIFACT委员会”。在对贸易程序简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典型应用试点,标志着电子商务实验在我国开展。1993年起,我国政府决定实施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大工程项目,标志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纵深应用的开展。1996年2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成立。同年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电子工业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在北京举办了“'96电子商务中国国际论坛”。1998年11月,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年会上就我国发展电子商务问题,阐述了中国政府的观点。他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1999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推动电子商务发展,使1999年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的一年。1999年1月4日,信息产业部召开专题会议,对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工作作出部署。会议认为:发展电子商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措施。鉴于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尽快制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创造环境,保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1999年5月17日,第31届世界电信日的主题选择了“电子商务”。在纪念会上,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宣布:为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产业部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包括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发展措施、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把电子商务一开始就纳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一、萌芽与酝酿期(1997-1999年)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开拓了网络化工的先河,是全国第一个介入行业网站服务的国有机构。1997年,“易贸通”推出Tradeeasy.comB2B贸易入门网站。1997年12月,中国化工网(英文版)上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垂直B2B电子商务商业网站。1998年10月,美商网(又名“相逢中国”)获多家美国知名VC千万美金投资,是最早进入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的海外网站,首开全球B2B电子商务先河。1998年2月,由焦点科技运营的中国制造网(英文版)在南京上线。1998年12月,阿里巴巴正式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99年3月其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在我国杭州创建,同年6月在开曼群岛注册阿里巴巴集团。1999年8月,邵亦波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1999年5月,“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王峻涛创办“8848”涉水电子商务,并在当年融资260万美元,标志着国内第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诞生。1999年6月,《数字化经济》一书在8848首发,成为中国网上首发图书第一例。1999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是中国第一次全面推出的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成果大型汇报会。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建立了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及网上商城为核心的网络银行服务体系,并经央行批准成为国内首家开展网上个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1999年12月,建设银行在京宣布推出网上支付业务,成为国内首家开通网银的国有银行。1999年,中国网库推出“中国网络黄页”,并在全国各地开通了地方114网,并以各地114网为基础为企业提供网络信息化应用等全套服务。二、冰冻与调整期(2000-2002年)2000年新年、春节前后的旺季,中国B2C电子商务迎来的第一个节日网购销售高峰。2000年4月,于1992年成立的慧聪国际推出了慧聪商务网,即现在的慧聪网。2000年5月,卓越网成立,为我国早期B2C网站之一。2000年6月21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正式成立。2000年12月,阿里巴巴在前一年10月获高盛等500万天使投资的基础上,获日本软银等境外财团联合投资2500万美元,由此开始奠定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王国的基础。2001年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中国化工网成功打赢“中国入世跨国知识产权第一案”,捍卫了对全球化工顶级域名chemnet.com的所有权,成为我国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官司的标本。20
本文标题: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47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