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我国资产价格泡沫成因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资产价格泡沫成因研究姓名:程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胡国晖20050601我国资产价格泡沫成因研究作者:程军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参考文献(53条)1.参考文献2.韦伟金融危机论20013.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20014.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萧琛经济学20015.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20006.兹维·博迪投资学20027.刘世锦.张军扩资本市场新论20018.何小锋资产证券化:中国的模式20029.王春峰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理论与模型1999(01)10.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200211.王益资本市场200112.刘少波证券投资学200213.朱宝宪投资学200214.邱华炳投资经济学200215.林达·艾伦资本市场与机构--全球视角200316.李幛喆中国股市发展报告200217.徐滇庆危机意识与金融改革200218.杨云红金融经济学200019.陈雨露现代金融理论200120.张灿金融泡沫理论研究200121.周爱民股市有效性、泡沫与预警199822.齐良书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1998(02)23.潘国陵股市泡沫研究[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0(7)24.李越金融市场秩序199925.金凡泡沫:市场的选择200026.李方金融泡沫论199827.李恒光虚拟资本的内涵、运行规律及经济影响探析1998(01)28.胡俞越金融市场噪声理论评述[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1998(10)29.程博明.郝继伦中国股票市场供给与需求发展的宏观分析——兼论国企、银行和证券市场的配套改革与协同发展[期刊论文]-财贸经济1999(3)30.凌江怀实物经济与符号经济的背离[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1998(6)31.王亚平金融骨牌--亚洲金融危机启示录199832.吴念鲁金融危机及其防范1999(06)33.赵海宽虚拟资本及其积极作用[期刊论文]-金融研究2000(3)34.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方法1998(05)35.周天勇金融风险与资本社会化199836.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200137.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200038.生柳荣当代金融创新199839.王树柏金融大震荡199640.王晓芳证券投资的理论分析与发展研究199741.李克穆.谢伏瞻世纪末的冲击199942.KindlebergerCPManias,PanicsandCrashes197843.MilgromPaulR.JohnRobertsEconomics,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199244.KrugmanPaulBalanceSheets,theTransferProblemandFinancialCrises199945.BeckerCSANoteonRestaurantPricingandOtherExamplesofSocialInfluencesonPrice199146.HamiltonJamesDTimeseriesAnalysis199447.CCamererBubblesandFadsinAssetPricesAReviewofTheoryandEvidence1989(03)48.DavidSScharfstein.JeremyCSteinHerdBehaviorandInvestment199049.FranklinAllen.DouglasGaleBubbles,CrisesandPolicy199950.GeneMGrossmanAssetBubblesandEndogenousGrowth199351.PKrugman.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NotesonAsia'scrisis199852.RichardTopolBubblesandVolatilityofStockPricesEffectofMimeticContagion199153.ThomasLux.HerdBehaviorBubblesandCrashes1995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聂晶我国流动性过剩及其资产价格效应研究2007流动性过剩是指银行自愿或被迫持有的流动性超过健全的银行业准则所要求的通常水平,也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近年来,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现象日益严峻,并呈现泛滥之势。主要表现是银行体系的存款资金严重过剩,即金融机构存差持续扩大、超额准备金率居高不下;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行为难以抑制,银行不断进行信贷扩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过热,尤其是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在空置率高居之下仍保持了较快增速;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价格空前高涨:房地产价格依然保持持续上升,股票价格2006年底起出现大幅上涨。流动性过剩主要是在以下内外诱因的影响下导致的结果:首先,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货币流动性过剩,这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在过去几年中长期奉行低利率、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世界各主要国家金融机构信贷创造能力强劲的结果;其次,大量预期人民币升值和投机于当前火爆股市的国际投机热钱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我国,大幅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第三,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虽然已进行改革,但是仍然缺乏灵活性,导致我国的货币政策被人民币汇率政策所“挟持”,独立性已经越来越被削弱,而“双顺差”的持续增大导致外汇储备过多,进而导致外汇占款渠道的货币供应量过度发放;第四,资本与劳动的分配结构失衡,导致社会总生产与总消费失衡,进而导致过度依靠外需增加了外贸顺差;第五,我国存在着严重的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失衡,这也导致了长期的贸易顺差;第六,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存在结构性失衡,这导致社会资金无法及时转化为资本金,所以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加剧了流动性过剩。根据原因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路径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也就是说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长久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机制的缺陷通过货币供应量路径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流动性从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两个方面推高了我国的资产价格。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在房地产市场类似于“流动性陷阱”的形势下推高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货币供应量的超额增加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房地产价格上涨具有财富效应,基于永久收入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以及LC-PIH模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会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价格上涨还会在托宾q效应下通过投资渠道进一步传递到国民经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使得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增加,从而带动其产业链上的建筑材料、钢铁、煤电、运输等行业共同发展,通过刺激投资的增长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蔓延到股票市场,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之下,股票价格的大幅上涨吸引了巨额资金的涌入,还激活了大量原本沉积为居民储蓄存款的货币流入股市,过多的货币追逐股票资产导致了股票价格的暴涨,货币供应量的超额增加与股票价格的上涨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股票价格具有财富效应,并通过消费渠道传递到国民经济:股票价格上涨产生正向的财富效应推动国民经济增长,股票价格下跌产生负向的财富效应导致国民经济下降。而且,股票价格的上涨还具有托宾q效应,它通过投资渠道对国民经济造成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动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偿还贷款的能力,进而影响到提供信贷的主体——银行的经营状况,从而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影响。在此作用下,资产价格的急剧波动容易引起信贷水平的相应变化,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系统风险。资产价格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资产价格上涨和银行信贷扩张陷入恶性循环,资产价格非理性膨胀,逐步形成泡沫;第二阶段,资产价格开始下跌,银行减少信用供给,刺激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第三阶段,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形成大量银行坏帐,进而危及整个银行体系安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日本,由于面临升值压力而超额发放供给供应量,进而引发资产价格泡沫逐步膨胀并破裂,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不断恶化影响了资产价格,进一步导致了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房地产市场上,在房屋价格高涨的同时,房屋空置面积也在同步增长;并且,还出现了房价和房屋租金互逆的非正常走势,这是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先兆。在股票市场,开户数剧增,成交量剧增,股市指数也在剧增,这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目前的市盈率已经远远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一切都在显示着股票目前非理性上涨中隐藏的泡沫成分。因此,当前的资产价格泡沫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高“银行依存度”路径威胁着我国银行体系信贷资产的安全;另一方面,资产价格泡沫化也将严重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抹煞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当前已取得的成果。日本的历史教训应作为我国的前车之鉴。当前我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对策,治理流动性过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进一步膨胀。从短期来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增强金融产品创新,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以分流过剩的流动性;从中期来看,拓宽人民币汇率波幅,以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加快人民币升值,以降低国际游资基于升值预期的投机需求。改革汇率制度以减少外汇占款渠道的货币供应量投放;从长期看,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以优化经济增长机制。本文得出的结论:①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长久以来国内诸多经济变量间的失衡和经济结构的缺陷通过货币供应量路径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结果,过度的货币供应量沉淀在经济体系导致了今天的流动性过剩;②资产价格上涨具有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并分别通过消费和投资两个渠道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③资产价格泡沫将会对我国的银行信贷资产和证券市场造成不利影响;④目前我国的资产价格泡沫是由于过剩的流动性资金所引起的,所以在治理泡沫时,应该将重点放在抑制并降低流动性上,通过治理过剩的流动性进而控制资产价格泡沫。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近年来,有关货币供应量与资产价格的关系,资产价格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以及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已有了大量较为成熟的研究。但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仍属一个较新出现的经济现象,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所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以流动性过剩做为研究的起点,通过货币供应量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相联系,并做了具体深入的实证分析,得出“流动性过剩是目前推高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的主要原因”的结论。②建立起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以及金融危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2.期刊论文马方方.MAFang-fang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与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10(1)2007年至今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从实质上讲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而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与破灭与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已有的理论对于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美国次贷危机的实际过程,分析特定金融和经济结构条件下,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得以反思金融创新和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启示.3.期刊论文马方方.MaFangfang金融结构演进中资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对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的启示-新金融2009,(9)20世纪以来货币金融危机成为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破灭通过金融危机的传导影响实体经济,导致经济衰退.但是,在经济和金融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述影响的反映不同,目前理论界对于这种影响的传导过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因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危机的政策往往显得较为滞后,而政策的实施往往又会成为形成新的资产泡沫的诱因.本文将结合对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资产价格泡沫现象的分析,从理论上系统阐述金融结构演进过程中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传导过程,并结合中国金融结构情况,提出对中国金融制度发展的启示.4.学位论文郑君玉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研究2008本文旨在研究资产价格泡沫
本文标题:我国资产价格泡沫成因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7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