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1
-1-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A.1688年的“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抓住问题关键信息“不深刻”,结合所学知识,采用排除法。A项虽然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但是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B项《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项扩大选举权,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D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剥夺国王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故选A项。答案:A2.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由此可知,“光荣”的本质是()A.一次不流血的革命B.实现了“王在法下”C.形成“双王共治”的局面D.终结了君主专制解析:不流血,属于现象层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光荣革命后,签署了《权利法案》有效地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使国王处于法律和议会的限制,故B项正确;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的局面,也属于现象层面,故C项错误;“光荣”的本质,不仅结束了国王的专制,更重要的是树立了议会和法律的权威,故D项错误。答案:B3.《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是()A.《大宪章》B.《权利法案》C.《1787年宪法》D.《拿破仑法典》解析:从材料中看,此文件用法律的形式限制了英国的王权,保证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故选B。-2-答案:B4.从下示材料可见当时()1872年,一名年仅17岁的青年阿瑟·奥康纳突然开枪刺杀刚要跨上马车的维多利亚女王,被现场抓获。在审理这起未遂刺杀案时,法官裁定这名凶手精神失常,只判他一年监禁。维多利亚女王大为发火,竭力要求将这名危险分子流放国外,以免他日后再出来干傻事。法官彬彬有礼地解释说,对不起,女王殿下,我不能这样做,因为奥康纳罪不当此,大英帝国的法律原则不允许我滥施刑罚。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A.大英帝国衰落B.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矛盾激化C.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D.英国女王没有任何特权解析:关键信息:1872年、“大英帝国的法律原则不允许我滥施刑罚。最终,维多利亚女王屈服了。”题干反映的现象说明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结合时间信息,C项正确;A、B项都无法从题干中体现;D项“没有任何特权”说法是错误的。答案:C5.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D.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建立。根据题干“旧瓶里装进了新酒”信息象征着使用了旧的制度来进行变革,因此应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君主但是又实现了议会掌握政权的代议制形式。B、C、D属于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答案:A6.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21个中等城市也不乏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1688年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C.1832年议会改革D.1875年“一票共和”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688年光荣革命与材料中“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资产阶级”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689年《权-3-利法案》与材料中“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资产阶级”不符,故B项错误;1832年,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议会进行了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得以进入国家权力的中心,与材料中“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相符,故C项正确;1875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与材料中“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资产阶级”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7.这个新国家采用了一套新的立国原则,“即平等、自由、民主、法制、权力平衡”,从而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体现该国立国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民法大全》B.《权利法案》C.美国1787年宪法D.《和平法令》解析:《民法大全》是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其中没有否定王权,故A项错误;《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标志,对君权作了限制,并没有否定王权,而且建立的也不是共和国,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否定王权,规定了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C项正确;《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与立国原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8.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A.实行政党政治B.实行联邦制C.实行民主共和制D.创立内阁制解析:美国的开国领袖们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创造性的在一个大国确立了共和制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答案:C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实现“三权分立”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总统、最高法院、国会之间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答案:B10.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汉密尔顿认为()A.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4-B.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C.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D.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邦不是各州的联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果……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它镇压下去,如果……发生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得出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联邦主权在民原则,故D项错误。答案:B11.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A.议会改革B.宪法修正案C.两党竞选D.扩大议会的权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后来通过宪法修正案,来补充完善1787年宪法,故B项正确;A项议会改革发生在英国,故A项不正确;C项两党竞选与补救宪法无关,故C项不正确;D项美国是三权分立,不可能扩大议会权力,故D项不正确。答案:B12.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的元首都()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B.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解析: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是世袭的,统而不治,并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是选举产生,不世袭,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因此,两者的共同点只有C项。答案:C13.下面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特征,据此该法律文件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1邦联条例》C.德国《1871年宪法》-5-D.法国《1875年宪法》解析:《权利法案》的内容主要是限制国王权力,与国家元首的产生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与美国《1781邦联条例》不符,《1781邦联条例》确立了邦联制度,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一个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盟,故B项错误;材料“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与德国《1871年宪法》不符,德国《1871年宪法》中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故C项错误;该法律文件与法国《1875年宪法》相符,故D项正确。答案:D14.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历经共和制与君主制的多次斗争,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上述史实体现法国()A.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B.社会性质的变化C.资产阶级政体最后定型D.政权性质的变化解析: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政权,不属于封建专制,故A项错误;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民主共和政体确立,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权,故B、D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最终确立共和政体,之后,法国政体没有变动,故C项正确。答案:C15.有人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治制度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总统、议会和内阁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这一平衡表现为()A.实行总统制,总统可以解散参议院B.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C.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D.共和派和民主派在国民议会中力量相当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行的是议会制共和制,故A项错误;其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三者之间处处体现了平衡,故B项正确;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而不是决议,故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共和政体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而不是共和派和民主派,故D项错误。答案:B16.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各个国家确立的形式有所不同。下列说法符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法国代议制特点的是()A.强调国家权力,突出“分权与制衡”B.议会权力至上,国王“临朝不理政”C.议会掌握立法,须得皇帝批准才能生效-6-D.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解析: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来看,总统权力非常大,不体现“分权与制衡”,故A项错误;当时的法国没有国王,故B、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参议院同意,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故D项正确。答案:D17.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也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主要是因为()A.俾斯麦领导的王朝战争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市场B.统一前后德意志的政治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化C.俾斯麦领导的王朝战争出发点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D.德意志帝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解析:根据材料中“主要发起人”和“非出本心的革命者”可知,俾斯麦一方面是德意志统一大业的领导人,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起到了加速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故A项正确;德意志完成统一之后,根据德意志《1871年宪法》,其政体由战前的封建国家变为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俾斯麦领导的王朝战争出发点是维护容克地主而非资产阶级的利益,故C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特征”,这种表述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没有任何的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A18.观察下图漫画《俾斯麦下野》。1890年,长期担任德意志宰相职务的俾斯麦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漫画中,看着俾斯麦走下政治舞台的人物应该是谁()《俾斯麦下野》A.帝国皇帝B.联邦议会议
本文标题: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7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