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融资租赁的财务定价问题研究
融资租赁的财务定价问题研究作者:傅小倩,朱文莉,FUXiao-qian,ZHUWen-li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21刊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QIQIHAR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年,卷(期):2009,(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9条)1.陈斌彬.卢瑞昌论融资租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2005(06)2.张浩飞.陈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障碍及对策分析2005(07)3.黄玉英民营企业融资租赁的财务分析2006(24)4.乔佳琳.宋媛从理财角度透视融资租赁2005(06)5.龚云雷关于设备融资租赁的实例分析2005(12)6.张旺军浅析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2006(11)7.张玉静.许延明浅谈预付租金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2005(09)8.沙泉厂商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目的和动机2005(12)9.王新萍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中租赁内含利率的计算与确定2005(06)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周荣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定价问题研究2008融资租赁信托计划是一种投资于融资租赁项目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随着我国融资租赁业走出低谷和信托业的蓬勃发展,融资租赁信托计划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现实操作中,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定价方法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比较分析了金融产品定价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融资租赁信托的特点,选择了适用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定价理论和方法.从融资租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托计划定价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收益因素;从信托产品的角度出发,说明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定价要同时考虑流动性因素。详细描述了融资租赁资产池现金流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静态现金流收益率法推导出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一般定价模型.然后分别应用蒙特卡洛结构分析法(SMC)、静态利差法(“SS”法)对拖欠可能性进行了定价,利用静态现金流收益率法量化了提前偿付的定价模型,并运用期权调整利差法(OAS)对提前偿付模型进行了理论上的修正.在定价分析的最后,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对同时考虑信用风险和提前偿付风险时的定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分析。随后从投资人的角度对定份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并引用案例对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定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探讨了信托产品的外部环境问题对定价的影响,提出应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才能真正构建完善的流通机制的建议。2.学位论文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2009融资租赁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以来,在全世界获得了年均13%的增长速度。作为一种将“融资”与“融物”结合为一体的新型融资手段、投资方式、贸易方式和特殊的信用形式,融资租赁已发展为连接金融、贸易和工业生产的桥梁。相对于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的迅速增长,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明显滞后,造成这一局面有诸多原因,其中职能定位、行业归属等认识上的偏差以及业务经营创新不足无疑是其中的重要而关键的原因,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所在。论文以“四大支柱学说”和“租赁发展周期理论”为起点,按照理论创新、机构创新、理论创新的基本思路,对融资租赁的定义、行业归属、经营机构、业务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论文认为,目前的我国对融资租赁的定义和认定标准存在不统一性,这种不统一对融资租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借鉴国际公约和美国的定义,从有利于融资租赁发展的视角,在对融资租赁的基本要素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融资租赁是“由三方当事人参与,承租人选定租赁物件和出卖人,出租人出资购买并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租赁”的新定义。针对融资租赁行业性质上的困惑,论文运用比较分析法,深入分析了融资租赁与相近行业的不同点,最后得出了融资租赁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行业的新观点。作为融资租赁业务经营的载体,融资租赁经营主体资格的认定及其性质的确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融资租赁经营机构是否只能是金融机构的争论以及因此带来的进入门槛、监管宽严问题对融资租赁的发展尤其关键。论文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考察租赁机构与租赁发展之间的相关分析以及国外实际情况,提出了金融机构间接经营、大力发展厂商租赁等具有针对性的机构创新观点。理论创新和机构创新为融资租赁的业务创新提供了分析基础。纵观已有的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本人认为,目前的业务创新缺乏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业务创新没有形成合力,处于零散状态,没有找到很好的突破口。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创新的实质就是风险和收益的调整过程,因此,融资租赁的创新不外乎两个层次,其一是金融租赁交易各方内部对风险和收益的调整--融资租赁交易的内部创新;其二是金融租赁与外部环境的结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更大范围的转移和分担--融资租赁交易的外部创新。在构造了融资租赁业务创新的基本框架后,论文分别对内部创新模式和外部创新模式进行了从面到点的深入探讨。论文指出,在内部创新模式中,主合同中的租赁合同条款的调整是创新的主要方面,当事人可以就租赁合同中的租赁种类、租赁物件和出卖人选择、租赁期限、租金支付、租赁物维修保养、中途是否可解约、租赁物期满处理等具体的条款进行广泛的协商,因此存在着非常巨大的创新空间,其中风险租赁和项目融资租赁值得重视。就外部创新模式而言,主要体现为融资租赁的交易主体与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与合作。通过合作,将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优势与融资租赁交易的优势相互融合,使融资租赁交易多姿多彩,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其中租赁基金、租赁债权证券化和租赁保理值得关注。传统的租赁决策和定价方法因不能够反映创新租赁中的不确定性、战略柔性以及投资的不可逆性等,也需要进行相应创新,论文在最后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和方法,探索了在放弃期权在创新业务决策和定价中的运用,为业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对融资租赁的理论创新、机构创新和业务创新的分析尽管不是十全十美,但对于我国融资租赁业摆脱目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3.期刊论文周荣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定价问题浅析-经济师2008,(9)介绍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交易模式,剖析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定价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融资租赁现金流特点的基础上,量化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参数,利用静态现金流收益率法建立了融资租赁信托计划的一般定价模型.4.学位论文周煦重型专用车行业融资租赁业务模式研究——基于中集集团案例2008融资租赁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臻完善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融资租赁因其在促销、投资、融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步获得了我国市场的青睐。融资租赁在国内还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在适应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融资租赁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拓展上下资金流通渠道,面对操作环节多、管理和风险掌控难度大的融资租赁业务,如何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规章制度,组建一支管理完善、反应迅速的团队,是每一个融资租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难题。本文选取我国重型专用车行业的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作为研究对象。中集集团是该行业的领先者,也是该行业第一家通过成立专门的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制造厂商。以中集集团为例进行研究具有行业标本意义。本文系统阐述和分析研究了中集集团融资租赁业务的运作模式:主结构及参与方、项目管理、业务流程、租金设计与支付、信用保障和风险控制。通过研究发现:融资租赁公司现有资金来源单一,资金量也不充足,这将限制租赁公司业务的扩张;目前开展的租赁类型尚属简单的直接融资租赁;租期与租金设计较为固定,不能为客户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为控制通胀风险和利率风险,采取租金与同期央行贷款基准利率浮动挂钩的办法;在目前增值税转型的情况下,重型专用车厂商融资租赁公司虽然面临增值税全面转型等税务政策风险,但因其制造厂商背景使其有更大回旋空间;现行的车辆登记制度不利于重型专用车产品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对租赁车辆普遍采用的车辆挂靠的控制办法加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缺乏相关的保险品种来保障融资租赁信用风险。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为重型专用车企业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指出重型专用车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首先要有准确的功能定位。开展融资租赁是在充分认识融资租赁各参与方的资源和优势及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系统设计来化解、转移、锁定风险并获取收益,最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重型专用车产业;其次,融资租赁“有定规无定式”,企业可以采取灵活的融资租赁模式。融资租赁公司无论从融资方式、业务程序、业务结构及为客户提供平台服务等方面,都可以尝试一些新的业务方式和制度安排:再次,融资租赁公司要重视项目管理。实现从被动式项目审核和粗放式项目管理向主动式策划项目和集约性项目管理的转移,从而保证租赁企业对项目的控制权和驾驭力,实现集约化资本运营;最后,加快高素质租赁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融资租赁从业人员是融资租赁能否发展成为我国重型专用车行业主流业态的关键之一。本文透过微观层面的分析还提出有关方面有必要在法律政策的宏观层面拓展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空间。并提出了具体的法律政策建议。重型专用车厂商融资租赁的成功取于有效管理各种风险的能力。重型专用车厂商要擅长理解客户需求、定价、收回,以及对信用、资金来源、法律、税收、残值和取回占有等方面的风险进行管理。微观层面的出色操作和宏观层面的适宜环境将共同促成我国重型专用车行业融资租赁业务的跨跃式发展。5.学位论文唐锟荷兰合作银行融资租赁业务中国区营销战略研究2009作为全球顶级的银行之一,荷兰合作银行非常希望将公司在全球有比较优势的融资租赁业务引入中国。但是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其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荷兰合作银行在融资租赁业务上并不缺乏成熟的产品,但是,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理解直接导致公司在业务发展上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本文着重于分析研究荷兰合作银行融资租赁业务的市场营销战略,来探讨其营销战略的成败之处,从而寻求打破其融资租赁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瓶颈的途径。本文分为绪论、发展现状、5C分析、STP分析、4P产品组合分析和实施分析六个主要部分。第一章绪论,概括介绍研究背景、内容和结构和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发展现状研究,简要介绍了荷兰合作银行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历史,并且着重分析了其目前在中国区营销战略的主要问题。第三章5C分析,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宏观环境、客户的需求特点、自我资源和技能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以及发展合作伙伴等五个方面,来寻找公司的营销机会和突破点。第四章STP分析,先对中国的融资租赁市场进行细分,然后根据自身的优劣势来选择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体,最后对其业务进行准确的定位。第五章4P产品组合分析,主要是从产品、渠道、促销和定价四个方面,具体提出了改进目前营销战略的建议。第六章实施分析,从组织结构、财务预算和跟踪实施三个方面,针对本文提出的具体营销战略改进方案,从实施的角度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本文除应用规范的市场营销分析工具包括5C、STP、4P分析外,还对融资租赁市场的客户需求和竞争者的营销战略进行了实地的调研。笔者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其中国区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整体的梳理,明确公司的市场营销方向,改善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为荷兰合作银行融资租赁业务在中国区的业务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6.期刊论文常金奎农民土地征收问题及金融化解决方案-中国集体经济2007,(35)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的征地运动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的特点.当前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政府对征地过程的过度干预以及政府不能正确行使其公共服务功能.金融化方案的本质是在土地征收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它可以在不触动当前土地制度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解决土地征收造成的政府单方定价问题,以及失地农民失业、失地、失保障问题.7.学位论文吴杰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研究2006本文在分析世界能源供应形势的基础上,说明了我国常规能源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
本文标题:融资租赁的财务定价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9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