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分析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分析作者:王璇,肖楠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刊名:金融经济(理论版)英文刊名:FINANCE&ECONOMY年,卷(期):2010,(5)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6条)1.盛成松货币政策能否调控房地产价格2003(9)2.刘传哲.何凌云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传导渠道效率检验2006(7)3.郭科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2007(9)4.刘也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分类市场的有效性研究2009(12)5.巴曙松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日趋敏感2005(9)6.MishkinFredericTheTransmissionMechanismandRoleofAssetPricesinMonetaryPolice[J].NBER,WorkingPaper86172001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贾炳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2004论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为起点,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要素及过程,分析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概况,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论文回顾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历史,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系统因素.为明确货币政策在各个环节中的有效立体传导过程,论文采用建模方式,即建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四维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具有全面的解释性.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将其与利率、货币供应量、资产价格、信用四种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组合,再通过主、载体的有效传导,作用于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形成货币政策决策信息发送和效果反馈的有效性运行链.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较严重的信用危机问题,提出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思路,即强化社会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信用组织体系,构建信用征信系统,健全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论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利率、货币供应量、股票市场和信用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建立有效运行的传导机制,是发挥货币政策重大作用的关键.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渠道提出了对策与建议;针对构筑传导机制有效性运行通畅渠道,提出了建设有效运行的发展思路;根据我国地域发展程度各有差异的实际情况,紧扣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提出了按经济圈设置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及分支机构在一定权限范围内制定、选择货币政策目标的发展战略.2.期刊论文郑耀群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理论导刊2003,(1)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渠道有:托宾的q理论,财富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影响到传统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与资本的互动性日益增强.这就要求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因素,完善货币政策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3.期刊论文王钰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与演进-中国集体经济2010,(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研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如何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的.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起始于1911年IrvingFisher提出的直接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和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时期、凯恩斯的利率传导机制时期、货币主义的货币供给传导机制时期和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时期,并时每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了阐述.4.学位论文盛朝晖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2006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各种经济金融变量,最终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过程,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关键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货币政策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传导效率不高成为制约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探讨货币供给通过何种路径、何种方式影响实体经济以及影响力度大小,分析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各种因素,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尝试在此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二、研究方法及逻辑架构论文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循着货币非中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理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因素――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及其启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建议这一思路展开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分别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综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及主要渠道效应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因素研究(分上、下两部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建议。第一章对国内外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文献和发展动态进行梳理,为后文论述作铺垫。首先从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理论入手,回顾和分析各学派关于货币对经济活动有无实质影响的观点,认为尽管对于货币影响经济的方式和程度还存在分歧,但在货币短期非中性的认识上却基本一致,这成为本文立论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有关利率传导机制、资产结构调整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信用供给渠道传导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回顾总结了国内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及不同渠道的传导效应。按照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发展历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同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1994年以来的主要传导渠道效应。第三和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多视角研究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因素。第三章主要从货币政策框架、商业银行制度及经营行为、利率机制、汇率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四章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运行、区域经济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五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框架及传导机制,提出了可借鉴的经验,并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建议。三、主要观点及结论通过研究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及结论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比较研究,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有多种渠道,不同的传导渠道产生效应是不同的,究竟哪一种方式更为有效,则与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一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企业融资构成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对国内不同时期研究重点进行了回顾。如果说国外研究注重从宏观和抽象角度分析问题,国内研究则更侧重于中国的具体问题,作者将其归纳为货币政策传导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措施等方面。其次,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阶段及其特点,并着重分析了1994年以来主要传导渠道的数量特征。按照货币政策体系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从建国到1978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政策体系尚处于雏形阶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简单直接;第二阶段从1979年至1998年,货币政策体系逐步发展,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从以直接为主逐步向以间接为主转变,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环节、渠道增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性和效率得到提高;第三阶段从1998年到迄今,中央银行实行市场化取向的间接调控方式,货币政策体系得到了丰富和进一步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依托金融市场,以货币市场为操作平台,以各种间接政策工具为手段,以基础货币为主要操作目标,传导货币政策意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市场化、间接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对1994年以来的主要传导渠道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信贷和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得到发挥,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效应开始显现,汇率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具有一定的被动性。第三,从货币政策框架、商业银行制度及经营行为、利率机制、汇率机制等方面分析了上述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关于货币政策框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具有非一致性特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可控性减弱、内生性增强、数量型操作目标和工具作用有限以及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待继续提高等,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关于商业银行制度及经营行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认为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商业银行结构分布不合理和信贷配额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关于利率机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论文认为,由于存在二元利率体系结构、长期利率管制形成的负面影响、利率传导机制缺乏有效基础等原因制约了利率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在分析汇率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方面,着重分析了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不完善,为维护汇率水平,利率工具的受到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干扰了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第四,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运行、区域经济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上述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关于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影响,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吸纳了大量的货币资金,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动的规模、频率都会影响到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削弱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所应具有的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同时,资产价格波动也会削弱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关于实体经济运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认为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别是经济运行的下行周期,造成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不对称性、供求结构不平衡、金融生态不完善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受阻。并建立跨期消费-储蓄模型,分析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利影响。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着重从东、中、西在经济发展水平、金融资源分布、市场体系发育程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各地区在经济周期上存在差异,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也相应有一定的反差,统一的货币政策效应很能难得到保证。第五,分析比较了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框架及传导机制特点,得出几点结论:一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基本趋同,二是中间目标一般走过了一条从利率,到货币供给量,再到汇率、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路径,货币供给量指标将逐渐退化为监控指标,三是短期利率成为各国央行最主要的操作目标,公开市场操作是各国中央银行的最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货币政策框架的选择是由各国特定的金融制度、金融结构和市场成熟程度决定。成熟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保证。较高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六,基于上述分析结论,从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两个角度提出建议。主要有:坚持稳定币值的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完善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指标的中间目标体系;努力改善货币政策操作,提高政策有效性;构建完善的中央银行信息支持系统;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深化商业银行改革;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构建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切实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四、论文的创新及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个常研常新的命题,国内外学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留下了深厚的、闪烁智慧光芒的理论,给后人予深刻的启迪。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作者试图能有所新意,做出一些微薄贡献,重点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国内学者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研究发现,学界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文献综述较多,对国内研究成果综述不多,这似乎与国内研究更侧重于具体问题有关。作者从货币政策传导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因素、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力图对国内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二是运行计
本文标题: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59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