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采购价格与成本控制参考图参考图参考图参考图参考图第一节采购成本构成要素一、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物资有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物资价值、采购订货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中发生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的工资、运输费用等。狭义:狭义的采购成本是指取得采购物资所有权并将物资收归入库所发生的有关成本;广义:采购成本则还包括仓储成本、服务水平降低的损失等。广义的采购成本考虑的是企业采购引发的全面成本,即战略成本。参考图广义的采购成本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订货成本交易成本入库成本后期成本订货成本订货成本需求相关手续成本调研成本订货相关其他成本二、采购成本的构成要素(一)订货成本因素1.确认需求成本2.调研成本3.安排订货成本(二)交易成本因素1.采购价格2.税收成本3.运输成本4.保险费等杂费5.支付方式引发的成本6.其他成本。如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违约成本1.征税成本指政府为取得税收收入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税务部门的税务设计成本(包括税法及相关政策的设计和宣传等)、税收的征收成本和开展纳税检查并处理违规案件的查处成本这三个部分。(2)间接成本则是指社会各相关部门及团体、组织等为政府组织税收收入而承担的各项费用。2.纳税成本指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付出的耗费。纳税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按税法要求进行税务登记、建立账册及进行收入与成本的记录和核算等的支出;(2)因申报纳税而聘请会计师或税务顾问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货币支出;(3)缴纳税款时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4)为合理避税进行税务筹划及发生税务纠纷时聘请律师发生的支出。(5)因了解税制而发生的学习成本。一般而言,纳税成本要比政府的征税成本大的多。3.课税负效应主要指政府课税对经济运行和纳税主体决策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扭曲,从而造成超过政府税收收入的额外经济损失。如我国目前实行的生产型的增值税,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则企业会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材料投入和劳务投入比例的不同而承担不同的税负,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1.装卸费2.挑选整理费3.安装检验费4.合理损失5.退货成本(三)入库成本因素(四)后期成本1.库存成本2.生产线上的料废品损失3.客户服务成本4.修理成本第二节采购数量和时间一、适时采购与适量采购对企业的意义二、采购时间的确定(一)关于再订货点再订货点就是企业发出订货指令时所对应的库存量水平。实质是确定企业保持何种库存水平的过程。(二)确定再订货点要考虑的因素再订货点受以下因素影响:①企业每天库存平均用量②采购期长短③安全储备量1.不考虑安全储备量情况下:再订货点确定方法如下Q=J×T式中Q表示再订货点时库存量;J表示每天库存平均耗用量,又称为库存平均每日消耗量;T表示采购期。例题1假定某销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某种原材料11月份要量3000千克,平均采购期为8天,试确定该企业应在库存量为何值时订货?例题2例2假定某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某种商品第一季度需要量9000千克,平均采购期为10天,试确定该企业应在库存量为何值时订货?2.有订货提前期情况下再定货点的确定用T1表示订货提前期,仍用T表示正常采购期,用J表示每天库存平均耗用量,则再订货点Q表示为JTTTJTJQ)(11例题3假定某销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某种原材料每天要量300千克,平均采购期为6天,订货提前期为2天,试确定该企业应在库存量为何值时订货?例题4假定某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某种商品第一季度需要量1800千克,平均采购期为15天,订货提前期为4天,试确定该企业应在库存量为何值时订货?3.考虑安全储备量情况下再订货点的确定仍用T表示正常采购期,用T1表示订货提前期,用J表示每天库存平均耗用量,用Q1表示安全储备量,则再订货点Q表示为:11)(QJTTQ例题5某企业1月份消耗原材料3000千克,正常采购期为15天,采购提前期为3天,经过管理层研讨确定的安全储备量应为150千克,求该种原材料的再订货点。例题6假定某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某种商品第一季度需要量2700千克,平均采购期为20天,订货提前期为5天,安全储备量为100千克,试确定该企业应在库存量为何值时订货?三、采购数量的确定确定采购数量的有关因素1.采购成本(为了进行量化分析,这里的采购成本仅指交易成本中采购价格总额部分)2.库存成本3.订货成本4.缺货成本(一)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1.含义:经济进货批量又称标准采购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采购物资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采购批量。三、采购数量的确定2.确定相关总成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库存变动成本,是决定经济进货批量的决策相关成本;第二,每次订货所发生的订货成本与经济订货批量有关,是决策相关成本;第三,当允许缺货时,缺货成本为决策相关成本,不允许缺货时,缺货成本为零,即可以不考虑缺货成本;第四,采购成本是决定经济进货批量的无关成本。①需求量确定并已知,整个周期内的需求是均衡的。②供货周期固定并已知;③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④不允许缺货,能满足所有需求3.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以下列假设为前提:⑤购买价格或运输率等是固定的,并与订购的数量、时间无关;⑥没有在途库存⑦有一项商品库存,或虽有多种库存,但各不相关。⑧资金可用性无限制。Q—经济进货批量;A—某种物资年度计划采购总量;B—平均每次订货成本;C—单位物资年度库存成本;TC—采购相关总成本;W—平均占用资金;P—采购单价4.经济进货批量有关公式5.经济进货批量经济进货批量经济进货批量下采购存货相关总成本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年度最佳进货批次CABQ2ABCTC2CABPPQW22BACQAN26.经济进货批量的实例例某企业根据生产计划确定本年度耗用甲材料400万千克,该材料的单位采购价格100元,单位该材料年库存成本4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为200元,试求该企业不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批量。解:千克另外,该企业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行采购,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80000元200004200400000022CABQABCTC2420040000002经济批量题13.已知A公司对某种物料年需求量为30000公斤,每公斤购买单价为100元,单位库存成本为单位买价的30%,每次订货成本为60元,期望的安全储备量为700公斤,订货周期为10天,试计算经济订货批量。经济批量例题2某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成本,采用了订货点控制某种商品的库存。该商品的年需求量为1000单位,准备或订购成本为10美元,每年单位商品的持有成本(库存成本)为0.5美元,试计算该公司每次订货的最佳数量是多少?如果采购周期5天,供货提前期为2天,则该公司的订货点为多少?(二)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1.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就不仅要考虑订货成本与库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订货批量才是经济进货批量。2.设平均缺货量为S,单位缺货成本为R,其他符号意义同上,则有:RRCCABQ2RCCQS(三)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例题1某企业一种产品的原材料月需要量为500千克,每次订货成本20元,每千克原材料年库存成本为2元,单位缺货成本为1元,求经济进货批量及允许的缺货量。(四)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在实务工作中,关于采购时间与采购数量的计算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保险储备量仅对再定货点有影响,对采购批量没有任何影响。第二,再定货点和经济订货批量都是基于一定假设而成立的,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正。第三节数量折扣的应用一、数量折扣的应用(一)应用数量折扣要注意的问题(二)数量折扣条件下采购批量的确定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进货批量;第二步,计算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时的采购相关总成本;第三步,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采购相关总成本。第四步,如果同时存在多档数量折扣时,要将第三步重复进行,即按照每一档下限计算采购相关总成本;第五步,对计算过程中几种方案的结果进行比较,选取采购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方案对应的采购批量为最经济进货批量。某企业制造某工业产品,每年需采购零部件为10000只,每次的订购成本为100元,购买单件价格为16元,为促进销售,一次购买520只以上,可享受价格折扣10%,若一次购买800只以上,享受折扣20%,其中单位储存成本为价格的50%,求企业的最佳订货批量。注:相关库存成本=每次进货批量×库存成本÷2(三)利用数量折扣的例题第四节采购价格策略一、采购价格(一)采购价格的含义采购价格是指企业进行采购作业时,通过某种方式与供应商之间确定的所需采购的物品和服务价格。采购价格是指采购中采购物资数量与采购物资单价的乘积。(二)采购价格的类型送达价;送达价系指供应商的报价当中包含负责将商品送达时,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均由供应商承担。出厂价;出厂价就是一种产品或商品从加工厂加工完之后,根据生产成本(含人工,税务,水电,设备折旧等)卖出去的价格。只含产品的成本再加上合理的应得的利润,不含到市场的任何运费,不存在中间流通环节,所以此价格相对市场售价较低。(二)采购价格的类型现金价;现金价指以现金或相等的方式支付货款,但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并不多见。例如,在美国零售业的交易条件若为2/10,n/30,即表示十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否则30天内必须付款。期票价;期票价指企业以期票或延期付款的方式来采购商品。通常企业会加计迟延付款期间的利息于售价中。(二)采购价格的类型净价;净价指供应商实际收到的货款,不再支付任何交易过程中的费用,这点在供应商的报价单条款中,通常会写明。毛价;毛价指供应商的报价,可以因为某些因素可以加以折让。现货价;现货价指每次交易时,由供需双方重新议定价格,若有签订买卖合约,亦以完成交易后即告终止。在企业众多的采购项目中,采用现货交易的方式最频繁;买卖双方按交易当时的行情进行,不必承担预立约后价格可能发生的巨幅波动的风险或困扰。(二)采购价格的类型合约价;合约价指买卖双方按照事先议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合约价格涵盖的期间依契约而定,短的几个月,长的一两年。实价。实价指企业实际上所支付的价格。一、采购价格(二)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1)供应商成本的高低;2)规格与品质;3)采购物品的供需关系;4)生产季节与采购时机;5)采购数量;6)交货条件;7)付款条件。二、采购价格策略(一)降低采购价格的方法1.评估价值法科学评估采购物资价值的方法包括:(1)成本法(2)收益法(3)市场法(一)降低采购价格的方法2.签订长期采购协议3.供应商在设计中的早期介入、联合成本降低计划4.谈判5.联合采购6.集中采购7.建立供应商队伍的合理结构二、采购价格策略(二)采购价格策略采购价格策略是对上述降低采购价格方法的策略性组合,是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长期策略。采购价格策略包括:1.按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制定采购价格策略。2.依采购性质采取不同采购价格策略。第五节采购成本控制一、建立完善采购制度(一)建立健全采购制度(二)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三)建立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二、采购成本传统控制方式(一)ABC法※(二)比价采购法(三)招标采购法(四)经济订货批量法(五)增加库存法二、采购成本传统控制方式(六)规模效应法(七)替代材料法(八)联合采购法(九)集中采购ABC法分类控制手段对比★控制程度(1)对A类物资应尽可能地严加控制,包括最完备、准确的记录,最高层监督和必要审计,供应商按订单频繁交货,对车间紧密跟踪、压缩提前期等。(2)对B类物资做正常控制,包括良好的记录与常规的关注。(3)对C类物品应尽可能使用最简便的控制,给予最低优先级,采购大库存量与订货量以避免缺货
本文标题:采购价格与成本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0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