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三物理学法指导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时一要明确高考考什么,二要知道高考怎么考,三要清楚学生怎么错,四要确定我们怎么做。一、高考考什么高考物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重较大,会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具体:(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对非重点部分(独立知识块)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3)突出了学科内综合。(4)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5)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高考怎么考:高考试题有如下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注重命题的基础性。2.考查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更加注重过程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3.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考查建模能力。4.联系学生经验和科技、生活、社会实际,巧设问题情景。5.注重实验仪器使用,考查迁移和创新能力;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考查。6.选考部分难度降低,突出考查“Ⅱ级要求”考点。三、怎么错:学生在答题中存在以下问题:1.概念不清原理模糊。2.知识零乱考虑不全。3.思路不通不会建模。4.实验不熟方法不会。5.漏洞百出处处失分。6.时间失控留有空白。四、复习学法(一)是全面细致地复习。高中物理在复习时还是要注重抓基础。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复习时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结合教材与教辅,扎实细致地复习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有任何疏漏,否则将会造成简易题失分。全面复习要注意深入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二)是学会做题。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做题时,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去做。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同学们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体会它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解了什么方程,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对这些题目的反复思考解决了“质”的问题,而浏览较多的习题则在“量”上保证了题型的多样性,训练的有效性。(三)是学会总结。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联系知识,摸索出各个知识点应用的范围,总结解题规律,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不要轻易放过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像外科医生一样给错误动动手术,分析出错的原因。弄清楚自己是知识点不懂,还是粗心,导致出错。如果是前者,可借出错的机会填补知识漏洞,得到根本性提高,如果是后者,就要注意以后不要犯类似错误。同学们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要认真对待,充分发挥题本身的价值,从而实现复习的最佳效果。(四)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课堂复习是指导学生的关键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将教师指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消化吸收比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毫无目的地翻阅参考书有用得多。(五)有意识培养审题能力。1.对关键词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关键词却忽略了。关键词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却考虑,需要考虑重力时又丢掉了等。这主要是由思维定势引起的,还有就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2.对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3.排除干扰因素。一些信息题,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如:“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中,由于失重,因此无法利用天平秤出物体的质量。科学家们用下述方法巧妙地测出了物体的质量。将一带有推进器、总质量m为5kg的小滑车静放在一平台上,平台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5,开动水平推进器。小车在推进器产生的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小车前进1.25m历时5s。关闭推进器,将被测物块固定在小车上,重复上述过程测得5s小车前进了1.00m。问:科学家们用上述方法测得的物块的质量M是多少?”。这里的“摩擦因数为0.005”就是干扰因素,因为车与平台间没有弹力,所以即使接触面不光滑也没有摩擦力。(六)有意识培养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高考主观题量增加对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每道主观题(论述、计算和证明)都是一篇小科技论文,解答时都要有论点、论据和对结论进行分析。而不少学生为了省时间,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种状况在高考中是要吃大亏的。解物理题比较重要的是程序问题,做题时即使不明确写出程序,也应遵循“分析、列式、计算”的步骤,这么做的好处是使解题变得容易明白。1.过程分析。做物理题,首要的是进行过程分析。首先,你应该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几大板块,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初步。其中力学和电磁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两块内容的题目特别灵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实只要抓住它的规律,它也就变得容易起来。规律的掌握,还是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在听老师讲课时,你要抓住老师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其次,物理考试中综合题较多,这就要求大家能够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解这类题时,要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2.画示意图。画图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当解题者将对文字的理解转化为图表并体现出在整个物理环境中物体之间的关系,这样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画图来得到。对应于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一大法宝。画受力图的同时不能孤立图与题的关系,要仔细分析全题,不能以偏概全。如果平时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开始画图,就能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过程分析能力。3.规范书写。在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未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方式进行说明。(2)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3)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过程。(4)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5)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正、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如:对题目中所要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等。(七)考后注意错题的总结(建立纠错本的必要性)。除了高考,其他的考试功能是检验你上阶段的学习成果和发现问题。尤其是发现问题方面,考后的错题本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错题本并不是说让你把错题全部原封不动的抄到本子上,这样既费时效果也不好。错题本的目的也不是让你把错的题都”背”下来。将错题进行深入分析,分类归纳,也就是说看看错的题错的类型一样不一样,有哪些是一类的,归到一起。善于将错题,进行简化,最好能简化成一个图像模型,再附简单几句话说明,而不是一大段的文字抄上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你的具体题目记不清楚了,但模型却能印在脑海中。
本文标题:物理高三学法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09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