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三赢在起跑线上Contents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学习对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我们如何去探索自己的学习之路?”大学生学习心理一、学习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三、大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的后悔不迭:天啊!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一)学习的概念(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学习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一)学习的概念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学习有许多精辟的分析和深刻的论述。最早把“学”和“习”联系在一起的是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我国古代“学习”二字的内涵,主要指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学习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它是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为了我们研究问题的方便,根据近年来的一种比较倾向性的看法,这里给出学习的操作性定义为:学习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反复的实践和经验的结果,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力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一)学习的概念(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学习的主动性2学习的专业性3学习的广泛性4学习的创造性1、学习的主动性(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主动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大学学习活动的核心。与中学相比,除上课以外,大学生有45%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大学的学习更强调学生个人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和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专业性学习,大学的课程内容都是围绕着专业的目标、方向和需要来展开。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所以大学还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优越的平台,设置了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以帮助大学生构建专业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2、学习的专业性(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广泛性反映了大学学习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特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吸收知识,也可以靠广泛的学习兴趣去探求、获得课程之外的知识。广泛性的另一表现是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3、学习的广泛性(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创造性是指表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造性活动。表现:完成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方面,掌握知识,掌握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性,重新组合已学知识,以新的角度解释已学知识的创新冲动。4、学习的创造性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一)学习动机缺乏(二)学习动机过强(三)学习疲劳(四)习得性无助(五)考试焦虑???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指的是学习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量,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无知识欲求,厌倦学习。大学中曾流行这样的内容,“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的快,杂志翻的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磕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曰:‘混文凭’”。(一)学习动机缺乏懒惰行为容易分心厌倦情绪缺乏方法,不能适应新的学习情景独立性差1、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一)学习动机缺乏2、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一)学习动机缺乏•个人原因(高考挫折引起沮丧和痛苦,对专业不感兴趣,毅力不够、不想努力,身体状况不好等)•家庭原因(父母的高期望,管教太严等)•学校原因(大学名声、校园环境、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水平)•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念如当前的“读书无用论”,以及社会的就业形势)学习动机小测验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对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回答。为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认真回答。1.如果别人不督促你,你极少主动地学习。2.你一读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只想睡觉。3.当你读书时,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起精神。4.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你不想再多看书。5.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知识,你根本不想设法弄懂它。6.你常想:自己不用花太多的时间,成绩也会超过别人。7.你迫切希望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8.你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能提高而烦恼不已。9.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你宁愿废寝忘食、通宵达旦。10.为了把功课学好,你放弃了许多你感兴趣的活动,如体育锻炼、看电影与郊游等。11、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想去找个工作做。12、你常认为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的,只有看高深的理论、读大部头的作品才带劲。13、你平时只在喜欢的科目上下狠功夫,对不喜欢的科目则放任自流。14、你花在课外读物上的时间比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要多很多。15、你把自己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各科上。16、你给自己定下的学习目标,多数因做不到而不得不放弃。17、你几乎毫不费力就实现了你的学习目标。18、你总是同时为实现好几个学习目标而忙得焦头烂额。19、为了应付每天的学习任务,你已经感到力不从心。20、为了实现一个大目标,你不再给自己制定循序渐进的小目标。总体评分:是记1分,否记0分,将得分相加。总分在0-5说明学习动机上有少许问题,必要时调整下;6-1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一定问题和困扰,可调整;总分在14-2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严重的问题和困扰,必须调整。3、大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自我调试(一)学习动机缺乏1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2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提高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4培养与保持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二)学习动机过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发动、推进、维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的强度越大,学习效果就越好。学习动机作用于学习活动,有一个最佳水平的控制问题。缺乏动机,则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学习行为不能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维持;而动机过强,不论是内部的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的奖惩诱因过强,都反而会使大学生专注于自己的抱负和外部的奖惩,而不会专注于学习,从而实际上是阻碍了学习。1、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主要表现1容易自责2争强好胜3过于勤奋4情绪紧张(二)学习动机过强☞成就动机过强☞不恰当的认知模式,过分看重荣誉☞具有一定的补充心理☞不适当的强化,这主要指各种具体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社会等的强化,如成功得到奖励或失败得到惩罚2、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二)学习动机过强☺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以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降低对学习成败的敏感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目标,淡化名利得失,克服虚荣心理,学会调整情绪,保持旺盛的学习斗志3、大学生学习动机过强的自我调试(二)学习动机过强学习疲劳是指学习者由于学习过度或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学习效率逐渐降低,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极度的疲劳状态下,则可陷入完全不能学习的状态,即所谓的学习疲惫或学习疲劳症。学习疲劳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种。学习心理研究表明,凡是需要紧张注意、积极思维和加强记忆的学习活动,都容易产生疲劳。(三)学习疲劳☆不能正确对待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造成学习基础性动力的缺乏☆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以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学习,表现出急躁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持久发挥☆没有形成独立自主的坚强人格,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依赖性☆封闭式的办学方式,远不适应大学生急剧形成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需要1、大学生学习疲劳的心理原因•身体疲劳和学生体质的强弱有关•不端正的坐姿•教室通风情况、照明情况、温度情况,甚至坐位的方向等等•长时间挤在封闭的空间•不同的坐位和地磁走向构成不同的夹角•晚上缺乏很好的睡眠•外界刺激的单调2、大学生学习疲劳的生理原因总体上讲,大学生的学习疲劳是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状态,是内因和外因双重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条件通过内部深层的心理原因发挥作用,造成疲劳的不断发生。如果你可以选择的话,你最喜欢坐在教室中那一个位子?A、第一排正中央B、教室的正中央C、最后一排D、离老师最远的角落A、第一排正中央你喜欢坐在第一排正中央,这种行为表示你是一个求知欲和学习意愿高的人,而且这种学习动机是你自动自发,没有人会强迫你,你也不是为了别人而学,是个很有求知心的好学生。因为,你选择的位置很靠近黑板,老师的声音也可以听得很清楚,所以你是好学的人是绝对没错的B、教室的正中央你是一个很希望老师注意你的人,在班上你一直有想出风头的期望,至于上课的内容如何,对你来讲也就不重要了。你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影响你的学习情绪的人,你的成绩好有可能多半都是为了给老师看或向同学炫耀,所以你的读书动机是很不自主的,因此很容易受影响。C、最后一排你之所以会坐在最后一排,这就表示你是个不喜欢被老师注意,也不喜欢出风头,只喜欢安安静静想自己事情的人。你的学习意愿其实也不算低,只是你很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做自己的事。如果有你喜欢听的课程,你就会投入去听。如果老师的口音太重,听不懂也没兴趣,你就会做自己的事了。D、离老师最远的角落你是一个恨不得躲起来,看不到老师,老师也看不到你的人。你不是很讨厌老师,而是你实在是非常讨厌上课,你的学习意愿可以说是等于零。为什么会这样?只有问你自己了。你觉得上课简直就像坐牢,当然可以摸鱼就摸了,所以会坐在离老师最远的角落了,搞不好老师的眼镜度数不够,你就赚到了。✎善于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应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遵循人体生物节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3、大学生学习疲劳的自我调适(四)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连续经受到失败,体验到行为后果与行为无关而产生的的一种无助心理,并从此放弃努力的行为缺陷。“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克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根本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被关在笼子里的狗可以主动地逃出笼子,但现在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实验习得性无助焦虑心理,常常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害怕失败畏难心理,阻碍正常学习放弃心理,导致情绪失调动力不足,降低学习动机1、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主要表现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不正确的归因2、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产生原因(2)(3)(1)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全面分析失败的原因,学会正确归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意志锻炼3、大学生学习习得性无助的自我调适考试焦虑一种比较复杂的消极情绪现象。一般说来,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刺激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考试焦虑的形成具有应试情景的激发性、认知评价的调控性、个体差异性和反馈信息的强化性四个特点。(五)考试焦虑►心理层面(忧虑、紧张、恐惧、思维紊乱、注意力稳定性差、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情绪抑郁、易怒烦躁、缺乏自信心、夸大失败、依赖性强和独立性差等)►行为层面(坐立不安,采用躲避方式进行防卫,或者胡乱作答,过早离场,或东张西望,无心作答等)►生理层面(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昏、多汗、恶心、大小便频率增加、睡眠不良、食欲减退和肠胃不适等)1、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知识经验及能力认知评价能力应试技能身体状况家庭、学校的期待和社会环
本文标题:赢在起跑线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14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