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审美文化-第十三章-缠绵悱恻的晚唐韵味.ppt
中国审美文化史制作日期:2008年2月18日制作者:许丙泉(新闻传播学院)第十三章缠绵悱恻的晚唐韵味“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当政”,黄巢起义彻底动摇大唐根基。接下去半个多世纪分裂动荡: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同时中原南北出现吴、南唐、吴越、闽、楚、前蜀、后蜀、荆南、南汉、北汉等十个政权,偏安一隅,有的国祚较长,“五代十国”。审美文化总体风貌与唐代后期基本一致。意识形态相对混乱,武宗灭佛,儒、释、道三足鼎立局面结束,儒家思想吸收和融会佛、道两教学说,以便向宋明理学过渡。审美文化在融合中不分彼此、共同消沉的势态成为主流。感伤旋律,也有动人乐章;有亡国的体验,也有遗世绝响。曾行走中天、普照万物的红日正在沉沦,便是“夕阳西下”的晚唐。第十三章缠绵悱恻的晚唐韵味一、“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绘画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词第一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绘画晚唐五代南唐西蜀相对安定,皇室贵族雅好书画,中原艺术家避难,衰落中亦有精微之处。形成唐、宋过渡环节,由人物、鞍马向山水、花鸟转移和过渡。唐代注重创新不拘小节,营造恢弘气势和强烈效果;宋代画家态度矜持重视技巧,讲究装饰效果和淡雅情怀。晚唐五代画家实现了二者的转变。唐·阎立本《步辇图》唐韩滉《五牛图》1、人物画画家有了明确的理论追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为“画史之祖”,似文论史《文心雕龙》。他对工笔与写意、彩绘与水墨关系的理解,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淬。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夫画物特忌形貌彩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张萱---捣练图晚唐开始实践。孙位“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的“逸格”画家。僧人贯休以画罗汉像著名。在“胡貌梵像”基础上更多想象和夸张,罗汉宽眉阔目、大耳隆鼻,造型愈发奇特。自言多为梦中所得,主观色彩更强烈。已有宋人“尚意”美学倾向。贯休《罗汉图》周文矩、顾闳中形成更明确写实倾向。周文矩是南唐后主时期翰林待诏,多描绘宫廷生活和贵族妇女,如皇帝下棋、贵戚游春、捣衣、烫帛、煎药、烹茶、绣花等,生活气息极为浓郁。周文矩《重屏会棋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局部)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绘成《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画方式设计5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画面,以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等表现韩家丰富多彩夜宴生活。10余个真实人物反复出现在5个场景中,达46人次。人物众多,以细节逼真取胜。2、山水画唐代山水画分两大走势:吴道子、项容为代表,用水墨勾勒渲染,注重气势营造富有书卷气息;李思训、李道昭为代表,用青绿着色衬托,重细节真实富有装饰效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北方山水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南方山水。晚唐五代中原战乱频繁,荆浩隐居太行山洪谷,自号洪谷子。在绘画方面有创作,也有理论。形、神;笔、墨并重,真正实现了笔墨两得、皴染兼备,完成了中国山水绘画的一大突破。荆浩《匡庐图》关仝《山溪待渡图》关仝师承荆浩,勤学苦练,立意高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品也反映北方山水的特点,“石体坚凝,杂木丰茂,台阁古雅,人物幽闲者,关氏之风也”。关仝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和《山溪待渡图》等,继荆浩之后进一步实现严谨的笔触和浩大的气势之间的完美融合,对宋代山水画产生了直接影响。说浩、关仝北方山水表现壮美,董源、巨然南方山水体现优美韵致。董源曾任南唐后苑副使,有《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作品传世。郭若虚认为董源“水墨类王维,著色如李思训”。董源集合李的技法和王的韵味,表现南方山水秀丽和婉约。董源《寒山重汀图》僧人巨然是董源最早追随者,他在南唐降宋后来到开封,也将南派山水带入了北方。巨然不仅长于描绘江南山林葱茏俊秀的植被,而且善于营造烟岚气雾,笔墨润泽,似带水气。巨然五代雪景图3、花鸟画晚唐五代也是花鸟画繁荣阶段。花鸟画历史比山水画要悠久。唐代出现一些有开创意义的花鸟画家,如盛唐时代殷仲容、中唐时代边鸾,均有创意。前者善用水墨,后者善用五彩,大致形成不同的风格。唐末蜀地相对安定,花鸟名家滕昌祐和刁光胤因避中原之乱而相继来到四川,也将由边鸾开创的工笔花鸟技法带到了蜀地。边鸾花鸟立轴黄筌从13岁起从刁光胤学画,将工笔花鸟提升到很高境界。他官运亨通,技艺精湛地位显赫,开创第一个重要花鸟画派。重色轻墨,最爱描绘珍禽瑞兽奇花异草,显示皇室奢华贵族气派,营造出神态逼真图景和富贵吉祥氛围,有很高装饰效果,“黄筌富贵”之称。黄筌《写生珍禽图》(局部)徐熙等人则继承并发展殷仲容水墨熏染。郭若虚《图画见闻录》:“徐熙,江南处士,志节高迈,放达不羁”,生活态度显然与黄筌不同,所创立画派也刚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题材上喜爱大自然中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追逐天然豪情和江湖野趣。技法上不重彩而重墨,不求工而求意。“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沈括《梦溪笔谈》)五代徐熙雪竹图徐熙顺势挥洒,落墨不拘。隐逸情怀超凡脱俗,乡野志趣远离权贵,为士大夫阶层所欣赏,有“徐熙野逸”之称。当时江南郭乾辉、钟隐、唐希雅、丘庆余,甚至后主李煜均属于徐派阵营画家。他们虽在宋初影响不如黄派,但经张仲、王若水,到明代沈周、陈道复、文征明、徐渭等人手中有所发展,形成与工笔花鸟画相并行的写意花鸟画,具有很高审美价值。五代徐熙豆花蜻蜓图第二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词哀婉深沉的晚唐之韵,以杜牧等“咏史诗”、李商隐“无题诗”、温庭筠等人“花间词”为标志,李煜“亡国诗”最终为这个时代画上一个凄美句号。1、咏史诗中唐的刘禹锡就已写下脍炙人口咏史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晚唐蔚然成风,除杜牧外,李商隐、许浑、李群玉、刘沧、皮日休、韩偓等也悉心咏史,各有千秋。借古喻今、发人深省,诗歌深文隐蕴、余味曲包,给人丰富而又悠长的审美感受。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薛逢《怀古》:细推今古事堪愁,贵贱同归土一丘。汉武玉堂人岂在?石家金谷水空流。”李商隐《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一丝温情变成了无限悲哀绝望。杜牧诗意图2、无题诗晦涩难懂,更深刻更隐蔽的时代情绪。李商隐无题诗婉曲幽深,隐晦含蓄: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更有绝望痛苦: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3、花间词“花间词”文人们越倾向于个体感性生命的沉醉与满足。词,歌词,“曲词”或“曲子词”。乐曲决定词的字句要求参差有序、平仄相宜。极富乐感,比古体诗歌更上口,比近体诗歌富于变化,渐脱胎为一种独立文学形式。在传统士大夫眼里,文章地位最高,次者为诗,再次为词。后世仍有“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的说法。词常常被视为“艳科”。固然表明文人的蔑视,也使他们打破正襟危坐诗教传统,抒写个人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欲望烦恼,开辟一个新的空间。晚唐温庭筠性格外向放浪形骸,于淫词艳曲、酒醉粉香中讨生活,在词曲“诗余”、“艳科”中下功夫,第一个以词名世的文学家。《梦江南》:梳洗罢,独依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温韦齐名”的韦庄(韦应物四代孙),到西蜀引发牛峤、牛希济、毛文锡、李珣、欧阳炯等填词高手,和温词一起被后蜀赵崇祚收入《花间集》,遂成第一个词曲派别——“花间派”: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毛文锡:《醉花间》: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还相趁。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在微妙迷离的男女之情中融入排遣不尽的家仇国恨、漂泊无依的羁愁旅苦、以及贫困潦倒的身世悲欢,包含进更为广泛复杂的人生情感与生命体验。扬弃了宫廷文学的浮华绮靡,渗透了民间艺术的清新自然。从先行发展起来的民间词曲中汲取了新艺术营养。作品细腻而不纤弱,婉约而不绮靡,“花间”词,不是人工雕琢的室内盆景,而是田野乡间的奇花异草。3、亡国诗南唐李璟、李煜和冯延巳等末代君臣,诗词真正成为末世绝响: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李璟《浣溪沙》手卷珠帘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李煜《浪淘沙》接着晚唐的浅吟低唱,撕心裂肺的痛苦,不堪回首的绝望。有李商隐的含蓄,有温庭筠的委婉,咀嚼不尽、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阴柔之美”,以后的宋词不同于唐诗的关键所在。南唐君臣们的创作,隋唐五代文学的逻辑终点,也构成宋代艺术的逻辑起点。李煜一些名作是国破家亡,沦为宋朝阶下囚时作品。同时一个新的时代帷幕已经悄悄拉开了……。思考题1、工笔画与写意画各有什么特点?2、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例子,谈谈什么叫做朦胧的意境。
本文标题:审美文化-第十三章-缠绵悱恻的晚唐韵味.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25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