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当众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众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简介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祖籍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莫言的一生•童年经历(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最悲惨的一段时期,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军旅生涯(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莫言顺利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成名之路(1985年初—1991年创作大量作品)•闻名世界(1992年至今,获得各项大奖)莫言创作生涯1981年发表人生第一篇1985年形成自我风格1986年引起文坛轰动1995年身处风口浪尖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并在2003年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2005年《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06年12月15日,荣登【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2007年7月出版散文集《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系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2009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蛙》,由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表现一个时代的难和痛。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并于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投票选出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委会副主席,莫言当选副主席。2012年5月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凭《生死疲劳》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1.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直径没有发给一个中国人,使他们的失误;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没有一个人得到这个奖,也是极大的遗憾。————李敖2.“诺贝尔文学奖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鲁迅3.1968年已决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老舍,而遗憾的事,老舍就在那一年颁奖前逝世。4.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后候选名单之中,沈从文入选,而他也在颁奖前不幸逝世。5.林语堂有四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说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仍无缘获奖。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解或舒缓了中国作家心中的“诺贝尔情结”。反过来说,是诺贝尔奖文化始终困扰着具有丰厚、灿烂文学传统的中国。用一句舆论的话说,那就是“中国文学的胜利”。主要作品l《檀香刑》l《生死疲惫》l《丰乳肥臀》l《红高粱家族》l《透心的红萝卜》主要作品l《藏宝图》l《四十一炮》l《天堂蒜之歌》l《拇指铐》l《白狗千秋架》l《莫言精选集》l《食草家族》l《白棉花》l《红树林》l《月光斩》l《老枪.宝刀》l《会唱歌的墙》l《莫言作品精选》l《酒国》l《司令的女人》l《良心作证》l《锁孔里的房间》l《什么气味最美好》l《传奇莫言》l《莫言散文》l《莫言中篇小说选》l《莫言王尧对话录》l《战友重逢》l《蛙》•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评点莫言说:“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他的小说都是很长的,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他还曾亲自对莫言说:“你的小说太长了,你写得太多了。”,莫言幽默地回答:“因为我非常会讲故事,只要开始了就讲不完。”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NobelPrizeinLiterature2012wasawardedtoMoYan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mergesfolktales,historyandthecontemporary。)本文创作背景•莫言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作家,这可能与他只讲故事、不发或者少发议论有关。随着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获得国内外奖项越来越多,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虽然争议的观点都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作品的政治倾向问题。有人说他是故意与现实保持距离,也有人说文学本来就不太应当贴近政治。莫言不愿意辩解这些问题,只是在几篇讲故事的随笔中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课文分析•1、2段,首先作者从文学作品的译介说起,认为“任何选择都是偏颇的”,因为任何选择都要受“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的左右,“被正读”,“被误读”,有“捧”有“贬”,都是必然的、正常的,因而,只有提供多种选择、允许多种选择才可能“较为全面”。•3、4、5段,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纯粹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的作品”,因为“文学不能脱离政治,但好的文学应当大于政治”,所以冲破政治标准唯一的藩篱,“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课文分析•6段,最后,作者讲了“一个小小的关于选择的故事”:在参观阶级教育展览馆时,众人都号哭时,竟然有一个同学不哭,结果这个同学被“愤怒”、被“告密”、被“退学”。这个故事鲜明的表现出,那个时代的“不允许选择”,并造成了严重后果。一个中心思想•尊重别人的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尊重个性,尊重人格独立,这是文学繁荣、文化昌盛的必由之路。•我们国家曾经有一个历史时期,不讲个性,只讲阶级性;不讲人格独立,只讲政治觉悟,结果造成了人精神的极度压抑和扭曲。艺术赏析•这是一篇议论随笔,但是最动人、最法人深思的是那个小故事。故事虽小,但是里面有人物、事件、心理,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文化,还蕴含对人格、人品、人性、人权这些深层次的探究。•在议论中穿插故事,以实事感人,以实情动人,让读者自己去感知,去体悟。•引而不发,让故事自身说话;留有余地,让读者思而得之。思考•作者说:“好的文学应该大于政治。”又说:“好的文学是写人的”。谈谈你对这两个观点及其相互关系的看法。••文学不应该脱离政治,应该大于政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只是社会的一个方面。好的文学应该有责任感,对人、对社会乃至对人类、对世界,而不仅仅是对政治。扩展阅读•讲故事的人——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
本文标题:当众人都哭的时候-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2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