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4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思考:在生物圈这个生态系统中,影响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本章主要学习内容第一节人口与环境第二节资源与环境第三节能源与环境4第一节人口与环境在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人口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基本的生态学问题。51、世界50亿人口日?2、世界60亿人口日?6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于1990年6月确定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71999年10月12日,第60亿位居民的诞生。联合国将地球村人口达第60亿的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这是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确定的。世界人口达到60亿标志着世界人口在40年内翻了一番。8人多为患!(巴基斯坦)9人多为患!(巴基斯坦)1011世界人口总数1950年:25.25亿1990年:53.21亿2005年:65亿2011年:70亿预计2050年将达到93亿人口增长过快,地球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121994年(13)(2.87)2002年13截至2005年6月世界总人口数约65亿,美国人口数位居中国和印度之后,名列世界第三。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18倍。据“世界银行”各国发展指数的“世界评比项目”的最新报告,美国的人均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45,594美元,远高于法国(40,782)、德国(39,650)、意大利(35,386)、日本(34,023)。台湾排全球第26名,是16,274美元。中国排第104名,是2,460美元。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到今年10月,世界人口将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达到70亿。据称,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3亿,在2100年达到101亿。14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而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指出,美国2010年人均收入大约为5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2万元,为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16.75倍。15第一节人口与环境一、人口的增长二、人口的分布三、人口预测模型四、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6一、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现状中国人口现状171、世界人口的增长及现状1800—1999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由图可见:世界人口一直在迅速地增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81750—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和预测示意图0246810121750年1800年1850年1900年1950年2000年2050年19在最近的300余年里,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20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世界人口发展阶段经历时间原始人口数2亿漫长时间2亿5亿1600年5亿10亿约200年10亿20亿130年20亿30亿30年30亿40亿14年40亿50亿13年50亿60亿12年21看下面的“J”型曲线图,思考:1、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呈现了什么样的增长趋势?什么时候增长最快?2、历史上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什么特点?1、有的时期增长很慢,有的时期增长很快,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现代增长最快。2200.511.522.533.544.5韩国印度巴西尼加拉瓜古巴尼日利亚埃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0年一些国家的人口自然变化23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韩国1.40.50.9印度2.70.91.8巴西2.10.61.5尼加拉瓜3.60.63.0古巴1.40.70.7尼日利亚4.21.32.8埃及2.60.82.0巴布亚新几内亚3.41.02.424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随经济的发展,现代时期人口增长率急剧增高;人口增长两极分化: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较低,不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世界人口相对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5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大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263、人口发展模式“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率)27(1)原始型和传统型:高-高-低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直到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发展绝大部分处于这个阶段。目前分布地区: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28原始型29传统型自然增长率要比原始型的高30(2)过渡型:高-低-高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生活和医疗卫生水平也有显著改善;世界人口于公元1600年达到5亿,到1800年,经过200年人口达到10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达到了历史高峰,出现了人口爆炸的局面。代表国家:20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31(3)现代型:低-低-低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由于各种原因,欧美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出现了人口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依然继续增长。2000年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全世界每年仍能增加近1亿人。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32生产力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升;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促使“三低”模式产生的因素33现代型341、“三低”特征;2、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德国、波兰、奥地利、英国、比利时、芬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351.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外的大洋州其它国家和非洲国家——“过渡型”;2.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过渡型”和“现代型”;3.中国:有些地区已经属于“现代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目前人口状况36中国人口的发展模式“高-低-高”型“三低”型过渡197019992002时间(年)出生率(%)自然增长率(%)3.342.581.520.881.290.65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37(1)我国人口总特征是什么?(2)由此导致的恶果有哪些?(3)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4、中国人口现状思考?38(1)我国人口总特征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迅速;增长率变化明显;年龄结构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并已出现一定的老龄化趋势;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素质有所提高。39(2)中国人口发展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城市化加快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偏高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素质亟待提高40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41二、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世界人口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421、世界人口主要聚居在地球的四个地区西部和中部欧洲特别是英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意大利;北美东中部即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地区;南亚次大陆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亚洲的远东部分特别是中国东部、朝鲜、日本等。43据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2001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世界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人;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人,几乎是发达地区的3倍。2、人口密度443、我国人口分布格局:从黑龙江省的瑷(爱)辉,到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该线的西北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但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该线的东南,占总面积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多方面因素造成的。45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46三、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47占增产肉类的45.6%;占增产粮食的45.5%;占增收布匹的46%;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新设病房医院的35%;占新增国民收入的20%;占新建城市住房的30.7%;48人才招聘会49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1951年我国总耕地1.08亿公顷,人均0.19公顷;到了1981年我国总耕地下降到0.99亿顷,人均只有0.10公顷。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1、人口增长对耕地资源的影响50人口爆炸人均耕地面积减小粮食不足我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51①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现在人均耕地不足0.10hm2,只有世界水平的1/4。据估计,21世纪中期,人均耕地将减少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05hm2。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具体表现在:52②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致使土质恶化愈加严重:全国有1/3耕地受水土流失危害,每年损失土壤5.0×109hm2;有3.93×106hm2农田受到沙漠化威胁;北方的耕地有7.0×106hm2盐碱化;因开发加剧大片土地肥力下降,腐殖质等减少。53③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如1992年,建设用地29.7×104hm2,各类开发区2700多个占地150×104hm2,其中80%是耕地。54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国、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每人每年2580m3,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2、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55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然而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水源的短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更大,而工业的发展对水的消耗,工业废水处理不当,农药的使用导致对淡水的污染,加之人们节水意识不强,使水资源更加短缺。56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就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越来越严重,断流天数逐年增加,1992年为70天,1995年为122天,1996年增加至133天,1997年竟达226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57河水被工业废水污染58水体污染593、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我国目前人均森林面积为0.11hm²,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6。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近名列第120位。603、人口增长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均占有林木蓄积量很低,森林资源已经承受着过重的压力。加上人口增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诱发了过量开采;农村人口增长和能源缺乏,导致乱砍滥伐;这些都使我国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614、人口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影响能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但是,这些物质都是不能再生的物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将引发能源的危机。62已探明,我国煤炭储量1×1012t,陆上石油储量(3-10)×1010t,海洋石油储量5.3×109t;1994年原煤产量1.2×109t,占世界第一,石油产量1.46×108t,占世界第五位,可以称得上是能源大国。63但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很少,特别是同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能源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64城市、工业、尤其是汽车的发展,使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此,世界为争夺石油资源而战争不止!655、人口增长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由于人口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断扩大物质需要,这与有限的资源造成尖锐的冲突,人多地少,必然导致人们开垦荒地,其结果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6我国是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额国家。据计算,中国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在1000亿美元以上。但在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为解决吃饭问题和发展经济,毁林开荒、焚草种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
本文标题:第4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6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