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0163--小抄-完美打印版
***2011版管理心理学(00163)***一管理心理学绪论一、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提高企业生产力与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二、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指采购、生产、营销、人事、财务、研究与发展等关键职能部门在内的企业的生产活动与经营活动。三、管理的职能包括:1.管理的总职能: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管理的具体职能(包括管理传统职能与管理的现代职能)**管理的传统职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控制5.协调.**管理的现代职能:1.信息2.决策3.激励4.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四、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五、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六、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动态的反应过程。)包括:1认识过程2.情绪与情感过程个性心理:表现在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七、人的心理反映的特点:1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与发展的产物2有主观和能动的特点3不断变化发展与受社会制约性的特点4人的心理活动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特点八、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的原则6心理健康与平衡协调的原则九、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1认知改组2理顺关系3情绪调节4认知调节税5人际调节十、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内容:1总论2个体心理3团体心理与行为4组织心理与行为5领导心理与行为十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2团体心理3组织心理4领导心理(同1的格式)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对象特点:(1)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2)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主要是指企业内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3)与工程心理学相比较,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是更纯粹的人的因素。管理心理学应用服务的两个重要目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另一重要目的是对职工进行管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强化企业的组织文化建设、企业形象建设、社会心理气氛建设,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推动社会政治文明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十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十三、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方法就是改变情境中的一些变量(自变量)来引发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改变,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研究者在特定的管理行为环境中寻求激发主体行为反应的方法,实验控制比较困难,场景非常真实;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激发研究人的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中,实验方法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在自然条件下,严格控制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自变量),使无关变量尽量排除,从而说明在何种条件下影响因素能激发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因变量)。2观察法: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不进行人为的干预,研究者客观地对企业与行政活动中发生的管理心理现象和行为活动进行考察、记录与研究的方法。优点:使用方便,能获得第一手资料。缺点:自然环境难以复原,难以重复观察,较难检验和证实,只能等待现象和行为出现;自然环境中无关因素较多,进行精确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教困难;研究者主观效应影响较大。3问卷法和测验法:使用一定测量工具(问卷调查表、心理测验量表),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企业和行政管理的个体心理或团体心理研究的方法。问卷编制较为简单,测验编制复杂。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必须考虑:信度、效度、常模、指导语、施测程序和评分标准。4个案研究法: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对某个典型个人、团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连续、深入、具体的调查,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发展变化整个过程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如对一个典型企业或者管理者的研究,要注意:案例的代表性、要有普遍意义,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并需要多种方法配合进行。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企业中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同时受到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影响,必须采用微观和宏观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人、团体、组织到社会等,环境系统不断扩大。6经验总结法:总结企业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加以概括,有利于揭示管理过程的社会心理规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二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一、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泰勒(科学管理法之父)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管理理论三、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的组织理论“官僚模型”四、厄威克和古利克的管理原则五、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1收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总结经验来替代传统的单凭经验的方法2科学地选择并教育训练和培养工人3培养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上下协作按章办事4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之间进行明确的适当的分工以保证任务的完成六、管理心理学产生的阶段与特点(霍桑实验步骤):1工作物理环境实验2职工福利措施实验3态度和意见调查4团体行为的观察研究七、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5领导方式的研究八、现代“管理科学”:的学派:1社会系统学派2系统管理学派3决策理论学派4经验主义学派5权变理论学派6系统工程学派的基础-运筹学。的特点-系统分析。的灵魂-决策论。九、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1人的本质与本性2人的价值与价值观(客体的价值与主体的价值)3人的需要十、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发展:1经济人假设(x理论)2社会人假设(人际关系理论)3自我实现人假设(y理论)4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十一、经济人假设的评价1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2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3大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反对工人参与管理4与经济人相对应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的体现十二、社会人假设的评价1未能改变社会的生产关系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突2我国许多企业采用了群众路线的民主管理方法同社会人假设的参与管理相比教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3社会人假设过于否定了经济人假设的管理作用4过于偏重非正式团体与组织的作用5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措施对我们今天推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及制定奖金激励制度有参考与启示作用十三、对自动人假设的评价1自动人假设重视人的价值和创造能力,采用了自我实现人假设和Y理论的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等管理措施。2自我实现人假设的基础缺乏科学依据3仍有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原则,相信职工的自主力量与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十四、对复杂人假设的评价1强调因人而异与灵活多变的管理,包含有辩证法思想,对改善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启示作用。2超Y理论有其局限性,强调了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团队精神与组织气氛在管理中的作用;过分强调应变性、灵活性、不利于企业组织与规章制度的建设和稳定。三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一、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分类: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分为对人的知觉(属于社会知觉)和对物的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属于一般知觉)二、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1)对物体大小的知觉(2)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3)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形状知觉有几个构图原则:①接近性原则②相似性原则③封闭性原则④良好图形原则⑤对称性原则⑥简单对称和共线组合⑦简单性原则⑧共同命运原则(1)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单眼深度线索只提供距离的信息,双眼深度线索提供距离和物体厚度的信息。影响深度知觉的因素,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②线条透视③空气透视④明暗阴影⑤运动视差⑥眼睛调节⑦纹理梯度双眼线索:①双眼视轴的幅合②双眼视差2运动知觉: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影响因素:(1)物体运动速度。(2)观察者与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3)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会导致参照系的不同。运动知觉的种类:(1)真动,(2)似动,(3)诱动,(4)自动,(5)运动后效。3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以内脏集体感觉、听觉、视觉为主的复杂的知觉过程。三、知觉的基本特性(一)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反映了事物的整体特性,通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根据知识经验可知觉为一个整体(二)知觉的选择性;被选择出来的、予以反映的事物既是知觉对象;未被选择出来的就是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与刺激物的大小、强度、对比、重复、运动、新异性和熟悉性有关。(三)知觉的理解性;知觉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过去知识经验做出解释,赋予含义,并予以命名。理解性与整体性、选择性有密切关系。(四)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白纸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都是黑色的。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1兴趣差异对知觉的影响2态度不同知觉理解不同3需要和动机对知觉的影响4过去的经验对知觉的影响5心理定势效应对知觉的影响三、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1刺激物强度的影响2活动性刺激物的影响3重复性刺激物的影响4对象和背景的对比差异影响5知觉情景的影响四、社会知觉:是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且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的种类1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内心世界的认识。“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2)知觉者的主观特点2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认识。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包括物质与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心理)自我三要素。也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行为控制与调节等。自我概念(自我知觉)的形成过程和重要途径,自我管理的方法。3角色知觉;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角色知觉过程包括:(1)角色认知与角色期望结合,发现寻找自己的角色;(2)角色行为与角色评价结合,据此调整并坚信角色行为成功;(3)角色意识与角色确立,并能成功扮演各种角色。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以一定标准为依据。角色知觉标准:(1)情绪和情感标准;(2)动机标准,;(3)社会地位标准;(4)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标准;(5)个性心理特征标准。4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主要特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人们通过相互感知,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影响因素:(1)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2)主体本身的特点;(3)认知主体对组织及组织观念的认识。归因的概念: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的方式与过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2归因的内容(1)社会行为成败归因研究——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的分析,找出人社会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内部与外部原因
本文标题: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0163--小抄-完美打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6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