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XXXX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
12011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2011年03月04日来源:流媒体网编辑:科讯网Troy2011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政策篇前言:这几天陆陆续续在梳理一些互联网电视的思路,先把写好的一些东西慢慢放上来.计划从政策\牌照商\产业链\模式几个方面着手.先申明:本文仅供业内交流,希望某些咨询公司不要把他用于任何商业性的报告!2011年,互联网电视必然是本年度产业热门关键词之一,无论是从2009年被广电总局下文禁止,到2010年,出台规范,放开牌照的峰回路转;还是从国内家电厂家各类新品面市到国外GOOGLETV的舶来品的观念冲击,都使得互联网电视在2010年倍受关注。2010年的互联网电视虽然看似在政策、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在表面繁华背后的其实笼罩着未来走向的迷茫,虽然,依托互联网进行视频内容的传播是产业的必然趋势,但对于中国的互联网电视产业来说,无论是产业链、还是商业模式,都面临着中国环境下的重新定义,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缺失。2011年,对于互联网电视产业来说,将是定位之年,如不能对自身形成明确的定位,则互联网电视依旧将深陷泥沼,叫好不叫座一、政策双刃剑,弊大于利在中国,凡是涉及到视频内容的新兴产业,政策始终是个难过的槛,其中不仅是国家对于意识形态的管理,更有广电体系从行使自身权益以及防止对现有业务形成冲击的考虑。因此,IPTV如此,互联网电视亦是如此。但与IPTV不同的是,中国的互联网电视产业的推动者是以家电厂家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依托彩电行业在国内电子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利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的东风,以彩电行业转型升级为突破点,即使在广电总局2009年8月发出《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彻查互联网电视产品后,家电厂家依旧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申诉。最终终于在2010年获得了政策上的关键性的进展。2010年3、4月间,广电总局先后给中央电视台、浙江及杭州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发《广电总局关于同意***筹备开展互联网电视服务相关业务的批复》。2010年4月28日,广电总局在中国网络电视台有关互联网电视的座谈会上,从批复中整理出来两份文字稿件,分别是《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和《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发给与会的国产电视机生产企业代表,低调宣布广电总局将对互联网电视采取“集成服务+内容服务”的牌照管理制度,对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由此,中国的互联网电视产业算是真正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合法发展不代表可以是符合家电厂家理想化的发展。譬如平台主导权,譬如内容来源的多元化等等,均和原本的设想相差甚远。牌照监管制的出台,只是把行业监管更加具体化,细则化,对于家电厂家而言,在规范产业的同时,擦边球的空间也在无形减少,虽然有助于2借助互联网电视概念来推进电视机产品的销售,但如果想借助互联网电视真的实现家电厂家的服务转型,那么此路会越走越窄。于是在2010年下半年,有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家在GOOGLETV的借鉴下,开始推动智能电视的概念,目的还是构建属于家电厂家自己的开放式平台,掌控产业话语权,时隔一年,思路再度从起点回到了起点。至于政策,或许除了其所代表的产业取得合法地位外,其他都处于再度谋变之中。在总局发布的互联网电视规范中,其中明确规定:“每台电视机中只能植入一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一个互联网电视机客户端中只能嵌入(包括技术支持)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对于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视机,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的机构与电视机厂家签订的委托植入协议应当是排他的,不得再植入其他平台的客户端。”“节目服务平台只能与持有“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机构所建设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相连接,不能与未经广电总局批准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相连接,不能采取开放式链接。”此外,还有据传的互联网电视绝对不能走GOOGLETV的方式,互联网电视只能对接电视机终端,不能走机顶盒模式等等的领导批示。如此总总,牢牢束缚住了家电厂家的互联网电视发展手脚。市场活力被不断的削弱。随着产业的深入,内容同质化,商业模式难建立等等的弊端也在政策的约束力下逐步浮现,在这一回合上,家电厂家可谓赢得了政策,失去了空间。痛定思痛,2010年下半年由家电厂家掀起的智能电视概念的兴起,或许就是家电厂家醒过味来的“二次革命”。2011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市场篇二、牌照监管制,强弱互换在中国的新媒体行业,牌照监管制是一大特色,从互联网视频,到IPTV,到互联网电视,凡是与电视内容相关的行业,都无一例外的受到了总局的约束。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制,指的是针对基于公共互联网传输,以电视机为终端接收产品的形态,它的牌照分成两类,一类是内容服务牌照,主要颁发给广电系统的电视台,另一类是集成服务牌照,由电视台为主体进行申请,申请获得批复后,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集成平台的建设,通过验收后方可获得正式牌照。目前国内的互联网电视牌照,申请获得批复的有7家,分别为由中央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央视国际、以上海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百视通、以浙江和杭州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杭州华数、以广东电视台为申请主体的南方传媒,以及湖南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其中前四家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已经通过验收,并获得了正式牌照。从产业监管角度来看,互联网电视牌照制的推出,有利于家电厂家在互联网电视上的内容获取,而且借助牌照的权威性和资源提供,让家电厂家以终端返利的方式来回馈上游内容产业链,形成较合理的内容加市场的利益携手。3但权威性的建立往往在于声音的统一。而互联网电视牌照,一年间,便从一张增加到了七张,在增加的同时,其权威性就在成倍的下滑。而牌照商之间也因各自的利益,也在引发彼此的竞争,最后反而形成了家电厂家的择优而选,这固然是市场化的体现,但却失去了其监管的本意。广电总局原本想把牌照当大杀器用,但架不住内部关系都来抢,最后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人手一把,大杀器就变大菜刀了。从牌照发放的类型来看,在媒体融合,业务融合的趋势下,还是采取以单纯的呈现终端和传输媒介来加以区分的牌照监管制已经不符合实际了。如电视机、手机,现在均可直接连接到互联网视频网站进行点播,那么如何来区分那些网站的牌照属性呢?也许从管理的体系角度来看,很清晰,但在具体的业务实现条件息以及三屏趋势下,这个渐成一团乱麻。来看几大牌照商的现状:央视国际从上半年央视国际和同方电子推出第一款电视机产品后,就逐步把精力集中在IPTV播控平台的建设中了,因此下半年在市场上的声音不大,但在探索互联网电视的合作形态上,央视国际是最多元化的。在家电厂家方面,和同方电子合作较为紧密,并有产品推出,和TCL成立互联网电视实验室,和创维、海尔等也有各类合作,但家电市场产品不多。在终端合作方面,和中国华录以机顶盒的方式推出首款中国网络电视台高清播放机HMC810。在和广电合作方面,通过携手济南广播电视台,采取以有线数字机顶盒接收互联网电视的模式,用户发展很快。2011年,央视国际将携手腾讯成立独立运营互联网电视业务的合资公司,估计可能会偏重机顶盒模式。百视通百视通在互联网电视的发力上曾一度滞后于其他牌照商,但随着李怀宇的亲自主抓,迎头赶上的速度和效率相当高,同时IPTV的经验,也在互联网电视的团队建设和内容提供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家电厂家中,百视通和康佳的合作关系是最为紧密的,推出了一系列BBTV互联网电视产品。此外,和海信也有几款机型的合作,而TCL创动则是百视通的新股东。百视通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IPTV用户,因此,他们在内容上的大投入,可以共享于IPTV和互联网电视两条渠道,分担互联网电视在目前不构成收入情况下的投入压力。同时IPTV上多年积累的内容资源也完全通用于互联网电视。但是同样,如何协调IPTV和互联网电视间由于同质化而可能引起的付费、免费间的矛盾是百视通需要慎重考虑的,以免大水冲了龙王庙。4此外,借助IPTV和电信运营商所建立的良好合作模式,也利于互联网电视的电信合作。杭州华数基于在广电市场输出IPTV平台和内容之路越走越窄,互联网电视成为了华数电视新媒体战略的重点。在家电厂家方面:华数和欢网(TCL、长虹的合资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华数视联负责互联网电视运营,其中华数负责视频内容,欢网关注业务开发,双方合理分工,共同运营;和海信达成全面合作,并建立资本合作,和LG、索尼、三星等国外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国内其他家电厂家之间的业务合作也在积极的进行中。在运营商领域,华数和中国联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推进电视机+机顶盒的互联网电视模式(类IPTV),目前在山东等地已布局完毕。在内容方面,华数近年也大力投入重资,购买影视版权,和影视机构合作,以建立内容库来支撑互联网电视的市场运营。应该说,在现有的牌照商中,华数是对外合作触角最为广泛,合作步伐最为快捷的,由此也可见华数对于互联网电视的重视程度。而后续华数在资本市场上能否取得进展,是决定其后续产业延伸和持续的关键。南方传媒南方传媒由于摆不平IPTV和内部数字电视间的平衡,于是在2010年弃IPTV,转投互联网电视。以此换取了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并于2010年底通过了总局的平台验收。南方传媒在互联网电视上采取了和优朋普乐成立合资公司的运营方式,以八方互动为业务品牌,主要采取机顶盒+电视机的合作模式;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应的产品面世。在家电厂家方面,由于创维是优朋普乐的投资方,因此,南方传媒和创维间的合作也应会相应紧密。湖南电视台据说,湖南电视台是首家采取和家电厂家零合作费用的牌照商。目前,创维和海尔是湖南电视台的主要合作伙伴,但由于湖南电视台的播控平台尚未经过验收,市场上也尚未有相应产品问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互联网电视的拓展中缺乏内容优势,虽然有CIBN可以支撑,但还是缺少积累。5从近期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互联网电视产品演示来看,创维是其合作伙伴,有机顶盒和电视机两种形态,但双方的合作尚未最终确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10通信展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展出其基于UT平台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分成一体机和机顶盒两种形态,在获得广电总局批复后,央广也开始了其低调的内部建设工作。7家牌照商,7家以上家电厂家,随着牌照的增多,牌照商和家电厂家间的主次天平正在逐步倾斜,正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利益的碰撞下,监管的效果也在逐步的减弱,比如虽然广电总局强调不允许机顶盒的互联网电视模式,但实际上已经是暗流涌动了。这可能是发顺手牌照了的广电总局未曾想到的。而对于家电厂家而言,可能希望与其总是被指导,远不如借势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谱。2011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产业链篇三、产业链无序,主导之争互联网电视能在中国生根落地,突破广电总局的政策封锁,除了家电厂家期望借互联网电视新概念带动市场新品销售,以及借此实现从产品销售向服务销售转型的升级而大力推动外,牌照商也是重要推动者之一,因为如央视、百视通等广电新媒体运营者,在传统数字电视领域难以切入,和电信合作运营IPTV,又难以掌握用户,虽然有收入但不掌握主导权,在未来可能会有变数,因此,按照他们的本意,也是期望能够通过互联网电视这一新兴事物,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容优势,借助公共互联网传输通路,打造一条属于他们可控的产业利益新链条。于是,就出现了如上图所述的两头大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6但随着互联网电视产业的逐步深入,这个产业链的一些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首先,家电厂家和牌照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家电厂家掌握市场,牌照商把控内容,双方都很强势,家电厂家想通过内容多元化,来掌握平台(如2010年的智能电视概念);牌照商则手握政策优势,期望厂家就范(如2010年央视曝光互联网电视扫黄事件)。双方都想主导产业链,于是家电厂家有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有7张,势均力敌的市场上便出现了这家谈不拢便找那家,或者是借东家,打西家的局面。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利益链,于是也导致了在商业模式探索上的混乱和困惑。其次,电信运营商的角色定位之惑,随着宽带速率的提升,设想中的互联网电视基本可以借助公共互联网来进行传播,在传输上不需要电信运营商的必然参与,进而可以避免收
本文标题:XXXX互联网电视定位之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69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