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1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及答案新闻理论和新闻史: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尚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新华通讯社:简称新华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讯社,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正在建设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其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创建与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名为现名。它的发展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月30日。起初条件简陋,但是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选稿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广播时代的结束。在战争中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把抗战进行到底。RadioBeijing:即北京电台。其前身是1949年2月2日诞生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51年更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台建台之初,只有14名工作人员,为一套节目,每天播音不足9消失,发射功率不足1千瓦。中共中央从陕北迁往北平,同时接收国民党北平电台的设备开始广播,即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新闻史上的北京电视台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1958年5月1日创建,1978年改名为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最早的电视传媒,目前已经称为中国第一大电视台。现在的北京电视台是以北京市观众为服务目的的电视台,1977年筹建并开播新闻与信息:新闻是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现代媒介都把采集和发布新闻作为最重要的活动内容。信息是客观实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一切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知识、期刊、资料等。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有偿新闻”:企事业单位、组织或个人以酬金或实物等方式包场新闻机构,换取一定的新闻作品、版面、播出事件,为该人或该单位及其产品、社会活动进行宣传的所谓“新闻报道”。往往带有浮夸、虚伪的成分,损害新闻真实性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来实现。具有社会检测、社会调整、社会制衡功能。2新闻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与文学想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包括具体真实(微观真实)、整体真实(宏观真实)。集体的组织者:指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既是参与社会变革的产业,更担负道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个意义上,肩负特殊社会众人的新闻媒介不能满足于反映社会现实,而应充当“集体的组织者”的角色,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主动承担起舆论引导的历史使命。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诞生。在中国共产党和周恩来统治的直接关心下,由《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新闻界同仁夏衍等人共同发起成立,60多年来,伴随中国革命的成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2000年11月8日,在记协生日的时候,新中国有了第一个“记者节”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学术团体。1986年10月在北京成立。学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宗旨,组织会员开展广播电视的学术研究,以促进中国广播电视的改革和广播电视工作者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范长江新闻奖:1991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届十名,它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举办,鼓励我国中青年新闻记者向范长江学习,是新闻记者方面的最高奖中央广播事业局: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是中国共产党简历的管理全国广播事业的领导机关,1949年6月成立于北平。客观性: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实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客观报道:是新闻本源对新闻实践的要求,就是依据实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客观主义:一种标榜“超阶级”、“无党性”,主张对社会现实进行纯客观报道和评述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新闻本源:即新闻的客观来源,是新闻报道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在事实和新闻的关系中,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可以进行能动的反映和报道。新闻来源:两种含义①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如记者采访、通讯社发稿等;②新闻处处,即新闻事实的提供者。交待新闻来源可以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性。3新闻信息:新闻中所包含的信息。指新近发生的为公众所关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信息。接近性: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及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时新性: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的新近程度和新闻报道的及时程度。事件发生与报道的时差越小,新闻价值越大合理想象:是新闻失实中较常见的问题之一。不少记者都是由于喜欢写文学作品转而报道新闻或进入新闻界的,记者并非不知道新闻报道的应当是事实,但是又有意无意地借助了不应该借助的文学想象力韬奋新闻奖:1993年设立,由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邹韬奋新闻基金会联合举办,每两年评奖一次,宁缺毋滥,奖励新闻编辑(如负责通联工作、写新闻评论的、从事新闻研究的人员)的最高奖齐越:(1922-1993)著名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总分社任编辑。在解放战争时期,是陕北台唯一的男播音员。在革命和建设年代,都对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舆论: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对于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的共同意见。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是实现社会调控的制约力量。新闻道德:又叫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事件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视听率:广播收听率和电视收视率的总称。它是描述广播电视节目拥有听众观众人数的一种统计指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徐宝璜: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人,所著《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苏联呼声”广播电台:抗日战争时期,苏联以苏商的名义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下的上海建立的广播台,1941年8月开始播音,呼号XRVN。内容为反法西斯斗争的消息和评论等,还有一些娱乐性节目。1947年1月呗国民党当局查封“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专门捕风捉影、编造假新闻的记者的名字,后来《前线》翻译介绍到我国并在延安和其他解放区上演以后,我国新闻界就以“客里空”借指“假新闻”或者报道假新闻的记者4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视台。创建于1958年,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开始播出彩色节目。中央电视台是中国成立最早的电视传媒,收视率居全国之首,目前,该台有20套节目。它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纽带。多媒体:是一门融合了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技术,在有线电视网和电视网和电脑的基础上,将有声语言、图像、文字、声音、传真通信以集约性内容集合起来。新闻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拒检运动:国统区新闻工作者反对国民党对新闻进行检查的运动。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制定了原稿审查制度,以此限制新闻出版。1945年8月,国民党参议会成员黄炎培6人应毛泽东邀请去延安访问,以后,黄炎培的《延安归来》成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由此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随后,得到了许多家报刊的相应,《新华日报》也站了出来讲话,童年10月1日,随着拒检运动斗争的不断扩大,国民党当局被迫宣布废除原稿审查制度,拒检运动取得胜利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或地方行政机关对新闻事业所规定的活动准则,它是政党掌握和管理新闻事业的重要手法和基本方法。“社会责任论”:西方新闻学研究成果之一,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主要观点是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隐私权:是指在自己的私生活中,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隐私权就是个人按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定本”制度: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的“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民主主义刊物。。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初名《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改在北京编辑,参加编辑部的有陈独秀、钱玄同、胡适、李大钊、鲁迅、沈尹默等。后来编辑部重迁上海,陈独秀任主编,自1920年起,改组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织的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7月停刊《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宣传新思想、新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5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通过传播新闻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是政治自由的组成部分。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新闻法:国家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各国新闻传播媒介(包括广播、电视、报纸、刊物、新闻电影等)相关新闻采集、传播、出版、交流的法令规章葵丑报灾:1913年1月,因袁世凯独裁统治遭到威胁,遂派人刺杀了宋教仁,事情真相呗报刊揭露后,部分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不久呗袁世凯镇压。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对新闻界开始大规模摧残,北京、武汉、广州、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全被查封。在上海则借出版的《民立报》等,采取禁止租借外发行的办法,被迫停刊。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只剩下139加,比1912年初的500多家锐减了三百多家,同时大批报人惨遭迫害。这就是新闻史上的“葵丑报灾”《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由瞿秋白主编,是通俗性的政治小报。它创办于五卅惨案的第二天。6月1日决定,6月4日出版,速度罕见。在从6月4日出版到6月27日被封闭所出版的24期里,《热血日报》以其战斗性、鼓动性、通俗性,获得了广大工人群众和市民的欢迎,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闻体制:是为确保新闻事业各项工作有序运行而制定的,它包括领导体制、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出版发行体制等许多具体体制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第一个进入陕北采访的外国记者,他所写的《西行漫记》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与中共领导人的政治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列的震动。后两次重放中国,著有《大河彼岩》、《中国巨变》等,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倾注了心血。舆论学:舆论学又称“新闻哲学”,是研究舆论的产生、形成及其社会作用的学科。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通过对舆论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来揭示舆论领域内部的整个知识范畴,基本理论概念,以及各自间的逻辑联系,揭示舆论与其外界社会的复杂关联以探寻舆论的本质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第四媒体:指互联网,国际互联网是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相对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新闻网站:是指专门以发布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专业性网站。其类型有:门户型、特色性、电波型、新闻型。6“竖三
本文标题:中传考研新闻学基础历年真题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0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