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试要点
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ina.net第1页共6页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试20个常考重点问题传媒考研网资深讲师赫英忆1、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1)秦汉时期两岸开始有了交往和联系;(2)公元3世纪三国时孙权派将军卫温率军进入台湾;(3)公元7世纪隋朝政府派万人船队渡海去台湾,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岛上,台湾居民;(4)公元13世纪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和澎湖列岛;(5)公元17世纪中期郑成功收复台湾;(6)1684年康熙帝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7)《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2、叙述西藏和中原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1)汉魏时期,西藏先民已开始了和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牦牛、藏獒、青稞等已传入中原;(2)隋唐时交往较多,唐代汉藏多次和亲;(3)元代设置宣政院,首次将西藏正式纳入国家版图;(4)明朝在西藏设置都指挥使司、卫、所行政体制;(5)清初设置理藩院,专门负责管理蒙、回、藏、维等少数民族事务;确定了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6)清代中期(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和廓尔喀叛乱,制定《钦定西藏章程》,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叙述清朝初期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1)努尔哈赤基本解决东北民族问题,基本统一东北地区;(2)皇太极完全解决东北民族问题,解决漠南蒙古问题、朝鲜问题,完全统一东北;(3)康熙解决漠西、漠北蒙古问题,统一北部边疆;解决台湾问题,平定东南沿海;击退沙俄入侵,巩固东北边陲;完善对西藏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稳定西南局势;(4)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解决西南少数民族问题;(5)乾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廓尔喀叛乱,统一西南地区。4、为什么说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1)从时间上看,自西周以来,三千年的中国历史,三次大分裂时代约1300年,三次大一统约1700年,统一时代长于分裂时代。(2)即使是分裂时代,也往往包含着局部的、短期的统一,比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中西晋的统一,北魏统一北方;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时期辽、金都曾统一北方。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ina.net第2页共6页(3)从历史发展规律上看,国家统一带来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分裂则带来国贫民弱、社会凋敝。(4)从传统文化上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讲究“和”,反对战乱分裂;民心向往统一,渴望统一;(5)从民族关系上看,各民族自古以来便不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共同发展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5、叙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雍正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秦始皇:1)政治——废分封,设郡县;2)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3)文化——统一文字、法律;(2)汉武帝:1)政治——推恩令;2)经济——统一五铢钱,煮盐冶铁收归官营;3)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唐太宗:1)政治——三省六部;2)经济——均田制、租庸调制;3)文化——科举制度;(4)宋太祖:1)政治——重文轻武,偏重防内;2)经济——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3)军事——杯酒释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5)明太祖:1)政治——在中央废丞相,设锦衣卫和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2)文化——四书五经;八股取士;(6)雍正帝:1)政治——设立军机处;2)经济——摊丁入亩。6、叙述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吏治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见《文史要览》上述词条)7、叙述中国近代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8、叙述清末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六次历史性选择)(1)洋务运动(关键人物:慈禧、奕訢、“曾李左张”)(2)戊戌变法(关键人物: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3)清末立宪(关键人物:慈禧)(4)辛亥革命(关键人物:孙中山、黄兴)(5)新文化及五四运动(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6)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关键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9、叙述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程。奴隶社会井田制——春秋时期初税亩——汉魏户调——西晋占田克田制——北魏至唐初均田制、租庸调制——中晚唐两税法(春夏)——宋代两税法(春夏)——明代一条鞭法——清代地丁银、摊丁入亩10、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主要有什么内容和特点,如何评价这一制度?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ina.net第3页共6页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1)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2)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唐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3)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4)元朝——停滞时期。(5)明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和衰亡时期;明清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四书五经、八股取士。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已不再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要求。1905年,在清末新政浪潮中,慈禧下令废除科举制。内容和特点: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评价: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地主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统治者以此笼络读书人,选拔人才。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它的弊病越来越多;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更加禁锢人们的头脑,束缚人们的思想。1905年,清政府实行“新政”,科举制废除。1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活动和事件有哪些?(1)秦汉:1)“丝绸之路”;2)南海交通;3)张骞、班固通西域;4)佛教传入中国。(2)隋唐:1)日本遣隋使、遣唐使;2)玄奘西游;3)鉴真东渡;4)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传入中国;5)波斯、大食等中东、西亚国家与唐朝的交往。(3)宋元:1)市舶司和海外贸易繁荣;2)马可波罗来中国;3)元朝四大汗国。(4)明清:1)郑和下西洋;2)明末清初传教士来华。12、英、法、美三国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有什么区别,各自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制度?(1)英国(1640—1861)——和平渐进,新旧势力长期斗争,新旧制度长期并存——君主立宪制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ina.net第4页共6页(2)法国(1789—1881)——曲折复杂,充满暴力革命流血斗争——局势不稳、政权多变的共和制度(3)美国(1775—1783)——坦途突进,几乎没有旧势力残余——稳定彻底的民主联邦制13、中国古代各个阶段代表性的文体是什么?(1)先秦时代:1)诗歌(《诗经》、《楚辞》);2)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2)秦汉时期:1)诗歌(汉赋、乐府诗);2)散文(秦汉政论散文、历史散文)。(3)魏晋南北朝时期:1)诗歌(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南北朝民歌);2)散文(文学理论散文);3)小说(志怪小说、志人小说)。(4)隋唐五代时期:1)诗歌(唐代古体诗、近体诗、五代词);2)散文(唐代古文);3)小说(唐代传奇小说)。(5)宋代:1)诗歌(宋词);2)散文(宋代古文);3)小说(话本小说)。(6)元代:2)诗歌(元曲);2)戏剧(元杂剧);3)小说(话本小说)(7)明清时期:1)小说(章回小说);2)戏剧(明清杂剧)。14、叙述散文、诗歌和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各个阶段的代表性作家。(1)散文: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秦汉政论散文——魏晋南北朝文论散文——唐宋古文运动、八大家散文——明清小品文(2)诗歌:先秦《诗经》、《楚辞》——汉代赋、乐府诗(乐府双璧)——魏晋南北朝古体诗(三曹父子、建安七子)、乐府诗(敕勒歌、木兰辞)——唐代古体诗、近体诗——五代宋词——元曲——明清诗(3)小说:东晋志怪小说(《搜神记》)——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宋元话本小说——明清章回小说——清末谴责小说15、为什么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自觉时代”?(1)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文学创作的规律,寻求文学创作的发展;(2)文学创作本身也开始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不像过去那样仅是无意识地“有感而发”;(3)出现一批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优秀的文学理论专著,对文学理论进行了系统翔实的研究探索;(4)出现了一批不入仕途、远离尘世的专职文人,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比如竹林七贤。16、叙述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作家作品及其意义。(见《文史要览》词条)17、叙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和意义。(见《文史要览》词条)18、叙述文艺复兴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和历史意义。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ina.net第5页共6页(1)文艺复兴的背景:1)经济背景: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背景: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要求获得相应的经济、政治权利;3)政治背景: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廷、天主教廷的严酷统治;4)社会背景:城市的出现,市民阶层的繁荣;5)思想文化背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因促使人文主义的出现。(2)内容:主要是人文主义,即发现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人应该自由地享受生活。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3)代表人物:1)初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2)中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塞万提斯;3)后期——哥白尼、伽利略(4)意义:1)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动和影响了宗教改革运动。2)打破了以神学为核心的经院哲学统一的局面,为以后的思想解放进步扫清了道路,使各种世俗哲学兴起,为后来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3)否定了封建特权,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4)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为17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创造出大量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无价的瑰宝。19、叙述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和历史意义。(1)背景:1)经济、阶级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政治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西欧各国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3)文化背景: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内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三权分立。(3)代表人物及作品:1)伏尔泰——《哲学辞典》、《哲学通信》、《风俗论》;2)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3)卢梭——《社会契约论》;4)狄德罗——《百科全书》。(4)历史意义:1)它的矛头是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对象的,因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2)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3)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民族独立起了催化剂作用。20、近现代文学的两大流派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作家作品。(1)浪漫主义传媒考研网中国新闻传播考研第一门户kaoyan.mediach
本文标题:中国传媒大学文史综合考试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0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