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中国电视剧第一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初期1958――1965一、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制播状况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建立于1958年5月1日。同年6月15日该台播出了我园第一部直播电视刚《一口菜饼子》,这是中国电视剧的发端。中国电视刚初创阶段前后近8年,所有插出的电视剧均采取黑白图像的直播方式。在此8年中,北京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90部,主要有《党就活了他》《火人的故事》《女状元》《生活的赞歌》《新的一代》等等;从全国范围看,8年中,共生产直播电视剧200部左右。第一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初期1958――1965二、这一时期的电视剧种类这些电视剧,从内容上看,大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以题材论,大体可分为六类:1.配合全党全国中心任务2.歌颂新人新事新的生活3.歌颂英雄人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4.少年儿童教育5.国外题材6.民间传说题材第一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初期1958――1965三、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创作回顾(1)长达8年的直播电视剧阶段,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电视剧创作人才。(2)直播电视剧的剧目,大多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情绪,注重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给后来中国电视剧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直播电视剧有时也采用电影胶片拍摄作为辅助手段,但由于成本较高,只在极数剧目的少量外景中使用。第二节:中国电视剧的停滞期(1966—1976)一、社会政治背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1976年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的“坏节目”的八条内容,这就是:1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2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3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4专写中间人物的,丑化工农兵形象的。5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线,调和阶级斗争的。6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7有关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8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一律不播,第二节:中国电视剧的停滞期(1966—1976)二、状况1967年5月10日,江青的《谈京剧革命》公开发表。从6月开始,八个“革命样板戏”在北京舞台会演一个多月,并从此占领了电视荧幕----轮番播出舞台演出及其后拍摄的影片。北京电视台仅仅在1967年用拍摄了一部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上海电视台在1975年录制播放了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故事。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一、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的发展背景1.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终于以“四人帮”的粉碎而宣告结束,新时期也正是伴随着“文革”梦魇的渐渐消逝而开始的。以1978年5月播出的彩色电视剧《三家亲》为起点,中国电视剧迎来了全新的发展。2.1979年8月18日至8月27日,中央广播事业局为解决电视节目的来源问题,召开了首次全国电视节目会议,号召全国有条件的电视台都大办电视剧,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举办全国电视节目大联播做好准备,并决定立即进口国外的电影电视片。3.1981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视剧理论研讨会――全国电视剧编剧经验总结会。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一、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的发展背景4.1981年4月,第三次全国电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1980到1981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评选,这一全国性的电视剧评奖活动从此坚持一年举办一次,1983年开始正是命名为“全国电视剧飞天奖”。5.1983浙江《大众电视》杂志社举办了第一届电视剧大众电视“金鹰奖”评选。6.1982年1月,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成立,委员会做了大量促进电视剧生产的实际工作。7.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成立。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二、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制播状况1979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9部,其中中央电视台6部(如《岳云传》《有一个青年》),上海电视台5部(如《玫瑰香奇案》《永不凋谢的红花》),广东电视台3部(如《神圣的使命》《小哥俩》),其余几部是浙江台,天津台,河北台和湖南台各一部。1980年是电视剧复苏以来的第一个大丰收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31部。1980年,我国还制作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并于1981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84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香港亚洲电视台的武打连续剧《霍元甲》,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这带动了后来中国一大批武打动作电视剧的出现。1984年,以家庭伦理和血缘关系为题材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墨西哥电视连续剧《诽谤》等在中国相继播放,也对后来中国的家庭情节电视剧带来了明显影响。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三、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事业发展概况电视事业在这一时期有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1979年全国仅有电视机485万台,而到1985年初,全国就已有电视机5千万台,是6年前的10倍。观众人数也增加至两亿人。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仅有19部,而到1986年,全国电视剧年产量就己达1500部(集)左右。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从1978年文革之后一直到80年代中期,这几年是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时期,这种复苏不但表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直接进行宣教的剧目很少,而带有现实主义和反思色彩的电视剧却出现很多。从创作题材范围看,农业战线,农村生活,军旅生活,青年风貌,儿童生活,知识分子生活,商业活动等都有展现;在剧作风格上可谓:“百花开放”,有正剧、喜剧、也有悲剧、讽刺剧;从整体上看,这几年的创作体现出较强的现买主义创作倾向。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从电视剧题材类别来看,这几年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剧主要有以下几类:1.“伤痕电视剧”2.改革题材的电视剧3.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的电视剧4.反映农村新面貌的电视剧5.展现军警风貌的电视剧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1.伤痕电视剧十年动乱造成了中国社会的悲剧,而刚刚从恶梦中醒转的人们,又怎能不对这一事件投以最深切的关注:终于摆脱了“四人帮”思想钳制的文学界,急切地要在文学创作中说出憋闷已久的心里话,发出压抑了多年的呐喊。于是一时间,揭露“四人帮”的罪行,控诉动乱造成的不幸,抚慰内心的伤痕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伤痕文学”,由此,也诞生了一批带有“伤痕”色彩的文艺作品。小说:《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我是准》(宗璞)绘画:连环画《枫》电影:《神圣的使命》、《苦难的心》、《于无声处》、《婚礼》、《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街》、《天云山传奇》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1.伤痕电视剧1980年的电视单本剧《女友》,1981年的电视单本剧《新岸》,1982年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1984年的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1985年的电视单本剧《雾失楼台》,1985年的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以及1986年的电视单本剧《大林莽》。《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2.改革题材电视剧《乔厂长上任记》(1980)《女记者的画外音》(1983)《新闻启示录》(1984).《走同远方》(1984)《新星》(1985)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四、1978年到80年代中期电视剧创作综述3.塑造新时期英雄形象的电视剧《紧急起飞》(1983)《燕儿窝之夜》(1983)《冠军从这里起飞》(1985)《长江第一漂》(1986)等。4.反映农村新面貌的电视剧《吉庆有余》(1981)《她从画中走出来》(1983),《雪野》(1986)《冤家》(1986)等。5.展现军警风貌的电视剧《她们和战争》(1985)《凯旋在子夜》(1986)《便衣警察》(1987)等。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五、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电视剧发展背景1986年,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电视剧的创作质量,广播电影电视部宣布建立发放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同年,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骏马奖”。这一年还设立了戏曲电视剧的“长城奖”。1987年,第一届全国电视剧美学研讨会召开。1988年10月,中央电视台开始对该台播出的电视剧的规格、长度作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规定:连续剧(3集及3集以上).单本剧(1集或2集)每集50分;短剧30分钟,小品15分钟。第三节:中国电视剧的复苏期(1978年---80年代末)六、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的电视剧制播状况1987年的优秀电视剧有:《西游记》《红楼梦》《阎凤英》《乌龙山缴匪记》《雪城》,单本剧《秋白之死》;1988年的优秀的电视剧《末代皇帝》《篱笆·女人和狗》《师魂》《家教》《那五》《袁崇焕》《家·春·秋》《王昭君》《黄河东流去》等1989年度全国生产电视剧约2000集,中央电视台播出1839集。其中包括《上海的早晨》,《商界》,《长城向南延伸》,《铁人》,《有这样一个民警》、《膏药章》《平凡的世界》《汉正街》《十六岁的花季》等。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1、市场化、产业化表现突出2、电视剧创作呈现多元化二、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三个阶段1、90年代初期(1990-1993)2、90年代中期(1994-1996)3、90年代后期(1997-1999)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10年。这10年也是我国电视剧的发展繁荣期,这不仅表现在电视剧数量的快速增长,电视剧制作单位的增加,电视剧创作队伍的扩大;还表现为电视剧在产业化、市场化方面发展成效显著,电视剧在内容、风格、样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涌现出了众多具有轰动效应的电视剧作品,从而使得我国电视剧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1、市场化、产业化表现突出中国电视剧市场化之路标志性作品:《渴望》(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爱你没商量》《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武则天》(1993年)电视剧制作体制的变化:国家制作--制作社会化90年代,我国电视剧的生产合流通是非市场性与市场性两种体制并存。两种制作体制下都产生了具有广泛影响和较高收拾率的电视剧作品。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2、电视剧创作呈现多元化社会文化背景一方面“主旋律”电视剧在继续努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大量涌现的通俗电视剧逐渐获得了市场和群众的认可。多元化的表现:类型电视剧形成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2、电视剧创作呈现多元化家庭伦理剧《渴望》《皇城根》《京都纪事》《儿女情长》言情剧《爱你没商量》《过把瘾》《东边日出西边雨》《牵手》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武侠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白眉大侠》《燕子李三》第四节:中国电视剧的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一、90年代中国电视剧发展概观2、电视剧创作呈现多元化人文主义倾向的电视剧《围城》《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无悔追踪》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进攻序曲
本文标题:中国电视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0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