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从语料库统计的观点分析美国之音新闻英文被动句的中文
從語料庫統計的觀點分析美國之音新聞英文被動句中文譯文洪千惠譯者英翻中時,常常會不自覺受到英文語法的影響,譯出的文字往往反應英文語法、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成為西化中文。本文以「被動句型」為例,以科學的方法,來討論美國之音新聞英文「被動句」的中文譯文。本論文使用語料庫研究法,透過中文非譯文語料庫裡的例句,有系統地分析「被動句」中文譯文。中文非譯文語料來自英國「SketchEngine(SKE)」繁體中文語料庫,中文譯文語料來自「NTUChinese-EnglishParallelCorpora」。本文計算譯文語料在SKE語料庫裡的「出現頻率」及「詞彙搭配力(t值及MI值)」,並利用「文本索引」及「詞彙特性素描」功能討論詞語使用型態。本論文提出利用語料庫來檢視譯文是否為道地中文的方法,幫助譯者自我改善英到中譯文的品質。本文的另一個貢獻在於以統計量化方式闡述翻譯學裡語言規範的概念。tMI收件:2011年11月5日;修改:2011年7月9日;接受:2011年7月11日E-mail:FB061@mail.oit.tw2011925-53Corpus-BasedAnalysisfor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ofPassivesinVOANewsChien-huiHungWhentranslatingEnglishintoChinese,translatorsareoftenuncon-sciouslyinfluencedbyEnglishsyntax,whichoftenresultsinthewestern-izationoftranslatedChinese.Thisstudyaddressesthisissuebyemployingscientificmethodstolookatthe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ofpassivesinVoiceofAmericaNews.Basedonthe“SketchEngineTraditionalChineseCorpus”andthe“NTUChinese-EnglishParallelCorpora,”weexaminethequantitativecharacteristicsofwesternizedChineseintermsofwordfrequencyandtwostatisticalmeasuresforcollocations—MutualInforma-tionandtscore.Corpustoolssuchas“concordance”and“wordsketch”inSketchEnginewereemployedtoobserveandanalyzecollocationpat-ternsinauthenticChinese.Thegoalistohelptranslatorsavoidusingnon-idiomaticandinauthenticChineseandtoadvocatetheuseofbothmono-lingualandbilingualcorporaasimportantresourcesforimprovingthequalityoftranslation,aswellastheuseofstatisticstopresentthenormofthelanguageintranslationstudies.Keywords:CTS,passiveconstruction,corpus,wordfrequency,collocabil-ity,normReceived:November5,2010;Revised:July9,2011;Accepted:July11,2011Chien-huiHung,AssistantProfessor,GeneralEducationCenter,OrientalInstituteofTechnology,E-mail:FB061@mail.oit.edu.twCompilationandTranslationReviewVol.4,No.2(September2011),25-5327壹、前言譯者英翻中時,常常會不自覺受到英文語法的影響,譯出的文字往往反應英文語法、不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成為西化中文。舉例1來說:英文原文:Hehasbeenconsideredafront-runnerinthecontest.中文譯文:他一直被認為在這次大選中處于領先地位。此句中文譯文意思明白,可以讀得懂,只是這句中文譯文不是道地中文。相較於中文,被動語態廣泛出現在英語句子裡,但中文不一定要用「被」字表達。若翻譯成:「一般認為他在這次大選中處于領先地位」會較像中文。譯者完全按照英文語法,直譯這句原文。這種表達方式就是因英漢語法結構不同而造成的「西化譯法」(葉子南,2000)。而這句中文譯文充滿翻譯腔(translationese)2,可說是「歐化中文(EuropeanizedChinese)」或是「英化中文(AnglicizedChinese)」(張振玉,1993)3。但並不是中文譯文有「被字句」就視之為「翻譯腔」。中文裡有被動語態,但是較少使用,按照傳統漢語語法,「被」字主要用在表達不幸的事件(黃宣範譯,2007;陳定安,1997)。英語被動的句子,譯成中文時,大部分的都可以用主動句型來表達(張培基、喻雲根、李宗杰、彭謨禹,1993)。除此之外,中文裡還有許多字可以用來代表被動,如「為」、「受」、「由」、「讓」等4。自有翻譯活動以來,譯者應該採用何種翻譯原則、遵循何種翻譯標準,一直是翻譯界討論不休的議題。現代翻譯大師中,余光中(2002)認為意思精確,但讀起來不通順,在文法和修辭上是一種病態。他舉出「歐化分子」的三個毛病5,並強調亦步亦趨地模仿英文語法、逐字譯或死板的直譯是「假精確」。思果認為譯文的好壞可分三種:「不是中文」、「還可以讀得懂」、「像中文」(思果,2003,頁26)。而他同樣也是認定「譯文就要像中文」,他主張翻譯要譯意,中文譯文要能表達原文的意思。黃28邦傑(2006)認為譯者將英語語法結構硬搬過去,變成中文語法結溝,是偷懶的行為。他非常反對「勉強看得懂但句法十分歐化的直譯」6。傅一勤(2004)對西化譯法採取比較樂觀的看法。他認為每一種語言的語法系統都具有彈性,相同的意思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講法,而不同的用語造就不同的風格。他將翻譯的語言稱為「中介語言(interlanguage)」7,是譯者將一種語言翻成另一種語言時,取得兩種語言都可以接受的妥協說法。葉子南(2000)指出有些西化表達方式更能反映原語文化的特徵及原著的精神,可以幫助讀者了解原語符號體系,所以西化譯法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王克非(2009)則表示西化譯法的產生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不自覺的人用亦用,另一方面是譯者特意吸收外語的表現法,以豐富漢語的表現力」(頁410)。幾乎所有討論西化譯法的書都會談到「被動譯法」的問題。如余光中(2002)、思果(2001,2003)、傅一勤(2004)、葉子南(2000、2001)、潘穎薇(1997)、陳定安(1997)、劉宓慶(1997)、黃邦傑(2006)、黃宣範譯(2007)、吳潛誠(1995)及張培基、喻雲根、李宗杰、彭謨禹(1993)。對於中文譯文充斥「被動句」這現象,翻譯界的大師個個筆誅口伐。但這些學者所提出的心得看法及舉例大部分都只是翻譯多年的經驗談。鑑於強調客觀、用科學方法來研究翻譯學相關議題的趨勢正慢慢成形(Olohan,2004)。因此本文以科學的方法――「語料庫研究法」來討論這個問題。世界第一個語料庫為Kucera與Francis在西元1967年所創建的BrownCorpus(楊惠中,2002)。那時的語料庫(corpora/corpus)指的僅只是語言資料的匯集。後來,隨著電腦科技的加入,現在所稱的語料庫有幾點特徵8:首先,這些語言資料的整合是根據某項原則或是規定,使得此資料庫具代表性;還有,這些資料通常存在電腦裡;最後,我們可以利用這資料庫作量化及質性的分析(Biber,Conrad,&Reppen,1998;O’keeffe,McCarthy,&Carter,2007)。而「語料庫語言學(corpus29linguistcs)」所談的就是如何利用這些語料庫,輔以統計量化方式或語料庫文本索引功能,探討語言的分佈及使用型態。至於用那種語料庫研究方法較合適,或是要如何設計出可以代表自己研究目的的語料庫,文獻裡也已有諸多討論,如Biber(1993);Biber、Conrad與Reppen(1998);McEnery、Xiao與Tono(2006)等。而英國翻譯家MonaBaker也在1990年後期結合「語料庫語言學」以及「翻譯學」成為一門新學科「語料庫翻譯學(CTS)」。Baker(1993,1995,1996,2000)提出用電腦語料及語言學統計方法來研究翻譯議題,包含描述翻譯文體特徵、個別譯者的翻譯風格等,將翻譯學研究帶入另一個新境界。Xiao(2010)用語料庫研究法比較「中文譯文」跟「中文非譯文」的被動語態(passiveconstructions)。Xiao想要了解Baker等人所討論的翻譯文本的普遍特徵9,是否也可以在中文譯文裡觀察到。Xiao發現因受到英文語法的影響,與中文非譯文的文章比起來,中文譯文裡有較多的被字句。而翻譯文本的普遍特徵裡的「正規化(normalisation/conservatism)」指的是譯者受到譯入語(targetlanguage)的影響,過度使用譯入語的文法結構。這很明顯的與Xiao的研究結果相抵觸。換句話說,以被動句而言,翻譯文本的普遍特徵並不存在英到中的翻譯文本裡。本論文也是使用「語料庫研究法」,利用語料庫裡充足的語料證據,以「被動句」為例,有系統地討論英譯中出現的西化翻譯,也就是譯者採用英語的表達方式,因語法結構不同所造成的西化。與Xiao不同的是,本論文採用的語料包含較多的語料,而且分別用量化及質性的方法來討論。解志強(2010)則提出以網路為本的翻譯理論模式。他認為網路語料最容易取得且數量龐大,建議譯者可以藉由語料庫裡的語料,譯出符合當地語言規範的譯文。解志強利用用Google檢索到的網頁次數與部分摘要來闡述他的論點,並示範了幾種Google查詢的技巧。然而,就誠如解志強文中所總結,網路語料庫有其限制,而且若真要用語料庫裡的文章,當做翻譯的參考,語料庫的選擇非常重要。以這點看來,會誇大搜尋30筆數的Google(頁196)不是一個好選擇,因為其不實的數據,無法呈現客觀的量化資料。另外,Google的查詢也有其限制及缺點(Kilgarriff,2007)。此外若缺乏有系統的分析及歸納,僅靠搜尋筆數的數據,譯者不容易從眾多網路語料裡找到語言規範(norm)10。因此,本文以語料庫語言學統計的方式來呈現語言規範的量化、客觀基礎,也就是藉由語料庫語言學統計來闡釋翻譯學裡面有關語言規範的概念。為了了解被動語態在中文譯文(targetlanguage)裡的出現型態,是否受到英文原文(sourcelanguage)的影響,本文利用中文語料庫,比較中文譯文及中文非譯文語料11,檢驗中文譯文裡詞彙的搭配關係是否在中文非譯文的文章裡經常出現。如果中文非譯文語料庫裡常可以找得到這樣的詞組搭配關係,表示這樣的中文譯文應該可以為中文為母語的大眾所接受,而無歐化中文之嫌。本文不僅利用量化的數據,還輔以質性語料例子的討論,提出利用語料庫來檢視譯文是否為道地中文的方法,幫助譯者自我改善英到中譯文的品質。貳、研究方法NTUChinese-EnglishParallelCorpora12本論文所使用的中文譯文語料來自「NTUChinese-EnglishParallelCorpora」,為高照明所整合的英漢平行語料庫(Gao,2011)。原文(sourcelanguage)是中文的中文語料有1
本文标题:从语料库统计的观点分析美国之音新闻英文被动句的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1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