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媒介文化绪论媒介文化的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数码摄像机等形形色色的媒介,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媒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主宰着社会机能、左右着人们的视听。第一讲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相关概论媒介文化研究现状文化几种含义一、文化是精神化易的工具二、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方式三、文化是一种建构性的社会实践文化是精神化易的工具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文化是知识,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文化意味着“美好和光明”,是把知识用于“心灵和精神的内在修养”(马修·阿诺德)文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方式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一分子所具有的任何其他能力与习惯。(泰勒)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展现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格尔茨)文化是一种建构性的社会实践文化定义限制于被传递和被创造的价值、思想和其他塑造人类行为的符号意义系统的内容和模式。(帕森斯)文化就是实践,就是社群或人类处理体验或构造现实的方式。文化既营造了社会环境,又影响了这一环境中的人类行为。(齐格蒙•鲍曼)思考与分享对比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特色什么是流行文化它主要是指兴起于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体(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式。(金元浦)流行文化的几点含义1.广受欢迎,或者众人喜好的文化2.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化3.毫无希望的商业文化,为了满足大量消费而大批量生产的文化4.为人民服务的人民的文化5.是社会被统治群体的反抗势力与社会统治集团的兼并势力之间斗争的场所6.后现代主义文化,一种不再区别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差异的文化——(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通俗文化导论》)文化结构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什么是媒介在英语中,媒介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义是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广义媒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Themediumisthemessage),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等等之类的。媒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麦克卢汉)狭义媒介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它包括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邵培仁)泛媒介分类核心媒介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辅助媒介邮件、图书、音响制品、手机、杂志、户外媒介其他媒介展览会、音乐会、戏剧表演、体育赛事、庆典、游行、酒吧媒介文化几种定义媒介文化概念的提出是遵循一种文化分类原则,它强调文化的媒介呈现方式,而不是以往的分类原则,如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等。以往的有关研究中,研究者们关注“作品”和“文本”,但很少涉及它们的媒介方式。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媒介文化就是指在文化大系统中以媒介为影响人的主要方式而构成的社会亚系统。它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科技手段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把当代媒介文化分为口传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三类,这三类媒介文化形态,沿着科学技术进步的时序先后进入人们的文化生活,成为文化生活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媒介文化特点可视性电视和网络时代,大家可以现场直播,直观地全方位了解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技术复制性本雅明提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他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和生产力发展,艺术和文化已经进入机械复制时代虚幻性符号构成超现实的世界。媒介文化功能塑造媒介形象媒介提供给受众以一定角色期待,要求受众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遵循什么样的社会规范。美国报业巨匠普利策组织社会活动普利策创办《纽约世界报》,组织募捐建造自由女神像台座活动,较早地运用了新闻媒介来组织社会活动。形成舆论热点传播媒介在影响人们做出某种判断方面不是总能奏效的,但是对于让人们关心什么,思考什么,它却往往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媒介文化研究现状媒介文化的提出是承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思想谱系而来,文化不再是抽象的和观念的,而是与具体的,一定的符号媒介或物质形态相关联。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媒介文化研究兴起原因文化研究发展结果研究者由书斋和案头的文本研究转向社会文化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形成过程的综合性研究,并开辟了新的研究范畴,如:消费文化、生产者文本、符号消费等消费时代来临一个新的消费时代到来的缘故,“文化研究最初的目的之一就是去探讨消费社会这样一个观念,去研究人们与众多消费品之间的关系”(格雷厄姆默多克)社会阶层变迁由于“个人轨迹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变迁交织在一起,以往任何单一的人文社会科学都无法独自把握和解释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所以“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媒介环境同质化媒介文化的研究上承文化研究的势头而来,同时又是全球媒介环境的迅速同质化所造成,这一媒介环境使得“媒介文化”范畴的提出具有广泛性和共同的研究语境研究者几种基本立场批判和怀疑的态度文化产品是市场上的消费品,是资本主义赚取利润的工具,而文化的商品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社会上再也没有真正的精神产品而言。协调与使用的态度这一研究立场是文化研究者斯图亚特·霍尔等继承葛兰西的文化霸权(领导权)理论而来,认为文化霸权不是单方面形成的,而是统治和被统治双方“调停”的结果媒介阐释学的态度麦克卢汉认为有什么样的媒介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模式鲍德里亚认为“当代媒介是将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这是一种置于启蒙主义理智与非理性对立之外的新文化”媒介文化研究的若干焦点传媒和权力加拿大学者克劳克和库克:凡是没有经由电视处理的现象与人事,在当代文化的主流趋势里都成了边缘,电视是“绝对卓越”的权利关系的科技器物,在后现代社会里,电视并不是社会的反映,恰恰相反,社会是电视的反映传媒巨头默多克与各国政要电子媒体时代的主体性问题传媒的网络化使得人们的中心身份模糊化,发送者和接受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已不复存在。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文化的生产已经同商品生产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了,文化作为产品其生产和消费也统统纳入了市场交换的轨道,阿多诺说“艺术也是商品,这并不新鲜,新就新在艺术心悦诚服地承认自身就是商品。艺术宣布放弃其自律性,并且已能够在消费品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骄傲”讨论:1、试着为文化下定义?2、谈谈媒介对个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文标题:媒介文化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4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