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媒介素养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媒介素养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幼儿教育杂志社张虹2013.12.9南京中国幼教论坛一、媒介素养二、三个有关教育研究的问题三、了解教育专业媒体,促使成果得以发表与推广四、关于《幼儿教育》杂志一、媒介素养(一)媒介及媒介素养1.媒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广义)。(麦克卢汉)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与“符号”同义(狭义):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与“传播形式”相通(狭义):所有面向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定义:介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邵培仁)包括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以及传播机构……(印刷、视听、新媒介)2.媒介素养:定义: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思辨及反应能力。(二)媒介识读能力定义:●使用和理解媒介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美国大卫·帕金翰,2003)●解读、思辨、欣赏媒介,进而使用媒介来发声;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进而影响、优化媒介环境;加入资讯生产,善用媒介进行公共监督(台湾邵瑞,2006)(三)教师媒介素养(教师媒介识读能力)定义:1.具有基本的媒介知识与能力,能合理思辨和有效传播信息(社会人)2.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具有较高的选择、整合、设计媒介的能力(专业人)3.具有较高的媒介识读、传播、多样化的媒介呈现或展示能力(教师)。构成:1.感知(描绘出媒介信息)2.理解(运用世界观、价值观和媒介知识辨别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情感态度、商业利益,揭示信息传播者的真实意图。)3.选择(哪些可阅读、哪些可放弃;那些有用、哪些没用;哪些正面、哪些反面)4.整合(遴选富有真理性和教育意义的信息并以优化的方式加以传递)5.反思(对信息的价值、真伪、利弊等进行评估)6.传播(结合教学,通过自身的正确、有效利用媒介信息来规范、影响教育对象接触、使用媒介信息及其传播行为)7.展示(在以上基础上利用合适的媒介合理呈现或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三个有关教育研究的问题(一)方法论:教育研究的信度效度问题(二)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三)为什么要写教育教学论文(一)方法论:教育研究的效度和信度问题教育研究的性质:1.经验的:信息资料(测试分数、现场记录、问题问答、统计结果……)2.系统的: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3.有效的:内在效度、外在效度4.可靠的:内在信度、外在信度5.有多种形式(分类):基于研究的目的(基础、应用)基于研究的方法(定性、定量)教育研究的效度:“能够被证明的”(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推广性程度)内在效度(内部效度):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正例:有高内在效度的假设性研究的总体研究计划由教师A对两个班进行同样的体育技能测试方案实施一学期(18周)结论:方案2比方案1更有效幼儿园1教师A方案1大班1男生全部参加幼儿园2教师A方案2大班2男生全部参加反例:缺乏内在效度的假设性研究教学9周(半学期)结论?幼儿能力强?教师水平高?课程质量好?幼儿园1教师A、B、C、D课程14个中班数学能力测试幼儿园1出的测试题幼儿园2(民办)教师E、F、G课程23个中班幼儿园2出的测试题幼儿园3(高校附属)教师H、I课程32个中班幼儿园3出的测试题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1.历史因素2.选择因素3.成熟因素4.被试的更换或淘汰5.测量和测试手段6.统计回归效应7.实验处理和程序8.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外在效度(外部效度):结果能被推广的人、情境和条件(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正例:全区10所幼儿园共同开展的一项家长对幼儿园保教质量的评价调查结构性电话访谈(包括家长所关心的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方方面面)每所幼儿园随机访谈20位(找不到或不愿接受访谈的,有一个随机取代程序)结果200位访谈中有10位是被重新替代的反例:作用于视觉时间的长度(5分钟)对回忆无意义符号(任意排列的10个字母)的影响总表现分呈现20个符号结论?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幼儿园其他幼儿?只适用这10位志愿者!呈现时间:1组志愿者1志愿者2呈现时间:2组志愿者3志愿者4呈现时间:3组志愿者5志愿者6呈现时间:4组志愿者7志愿者8呈现时间:5组志愿者9志愿者10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1.总体效度2.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式3.对测量的敏感化4.多重实验的干扰5.特异性效应6.实验者效应7.研究与实际情景的相似性8.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研究的效度指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定性研究不关心结果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如行动研究),更关心可比性和可解释性。教育研究的信度信度:指研究的前后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方法和结果的可重复程度)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能在多大程度上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达成一致)。如果多个人收集资料,内在信度的问题是:收集人之间能达成一致吗?如果使用现场观察法对教师行为进行研究,内在信度的问题是:两个以上的观察者在看待同一教师的表现时,能达成一致吗?外在信度: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在相同或相近的背景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出一致的结果。如果能,结果是否前后一致?如果研究是可靠的(有外在信度),那么使用相同方法,拥有相同条件的研究应得到与先前研究相同的结果。(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定性研究,重复研究较困难)(二)方法之一: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叙事意义让我们对自己过去教育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幽微细节重新审视,去发现其中细微的教育蕴涵,从而把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身的思维触角引向自我教育生活的深层,使看似平淡的日常教育生活显现其并不平凡的教育意义。叙事特点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2.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3.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方式的归纳;6.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叙事要素(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自我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自我探究式培训。研究作用1.教育叙事研究是记录教师教学生涯和成长历程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2.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杜威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教学经验并不会自然地成为学习资源,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是教师的自我财富。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处于教师发展中心位置。研究方法教学设计→执教→倾听评论和建议→教学反思→修订教学策略→再施教→撰写叙事报告→(形成教学案例,提高专业能力)基本类型从叙事的内容来区分,主要包括:片段叙事即对个人教育教学实际中某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的叙述,显示事件发生的细节,借以阐明教师对导致良好或者不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生活叙事即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关,教师成长不光在课堂,同样在日常生活之中;传记体叙事即对教师成长过程、乃至教师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是对平凡教师人生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整体性叙事研究整体性叙事研究是指研究教师的整体生活,包括个人家庭生活、日常交往、教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研究以及其他可能对教师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从中梳理出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各方面对教师的影响,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单主题叙事研究即就某一个主题展开个人教育生活的叙事多主题研究叙事即将多个主题综合起来,展开个人教育生活的叙事从叙事的层次来区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日志或日记,直接记录日常真实教育生活情境;在记录日常教育生活片段之上的反思性叙事(不局限于记录,而是能对自己的心得体会加以提升);研究性叙事,即建立在对叙事主题加以提炼上。对多种原始教育生活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从叙事的主体而言,主要包括:“他传体”叙事即通过教师讲叙他人,或由教师与他人对话来完成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梳理、提炼。自传体叙事即教师自身对自我教育生活故事的自我梳理与叙述,通过对个人成长或成长的某一方面的梳理,然后去发现这一阶段对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性,或梳理某一时间段生活对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影响。自传体叙事的实质是“从‘个人生活史’、从‘个人生命经历’中透视整个世界”,因此而“充满生命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动,容易牵动人心”。(三)为什么要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是专门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文章。从根本上讲,是作者实践经验,理论素养、创新能力和文字功底的综合反映。(1)促进学习和积累,开阔知识视野(通过写作进行学习)例:激发幼儿参加区角活动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幼儿的学习、学习环境、年龄心理特点——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2)深化认知,获得真知要想认识、了解你所不认识、不了解的东西,你最好去写它;你能把它写出来了,你也就对它有了真正的了解。“人们正是用写作和亲身实践的方法来构思自己的观点的”(瞿葆奎)(3)理清思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为选材披沙沥金,为组材刻意剪裁,为谋篇贯通思路,为表达斟词斟句。善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口头表达不一定生动流畅,但教育教学过程通常重点难点突出、过程环节清晰、逻辑条理明显。(4)优化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知识,用获取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好办法,我觉得就是把学习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样会迫使自己目的性更强地去学习理论,又有目的地去用理论指导实践。”(魏书生)写与教相辅相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5)培养良好个性,营造和谐人际环境写作使人严谨(培根)酝酿构思——布局谋篇——字斟句酌形成严谨缜密的习惯和作风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借鉴他人思想成果,接纳他人意见和建议共同成长“笔耕格纸累且乐,墨水训笔苦换甜”(华罗庚)三、了解教育专业媒体,促使成果得以发表与推广从一个案例谈起:学科教学知识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黄瑾等)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综合运用教育学知识和学科知识来理解
本文标题:媒介素养与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5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