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新闻作品选读之科技新闻经典
第八讲科技新闻经典一、科技新闻的历史(一)、古代对科技现象的记载《竹书纪年》载有夏桀十年(约公元前1580年)“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对流星雨的记载。《周易》载有“泽中有火”、“火在水上”,表明我国人民在商周之际可能已发现了天然油气的燃烧现象。最早考察了浮力现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著有《物类相感志》,记载了多种日常生活的科技常识。搜集多种医方,被后人与沈括的医方集结在一起出版,称为“苏沈良方”。推广手提式插秧工具——秧马。苏东坡《梦溪笔谈》记载了许多宋代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治平中,泽州人家穿井,土中见一物,蜿蜒如龙蛇状,畏之不敢触,久之见其不动,试扑之,乃石也。村民无知,遂碎之,时程伯纯为晋城令,求得一段,鳞甲皆如生物。盖蛇蜃所化,如石蟹之类。”沈括(1031-1095)(二)、近现代科技新闻(17世纪-20世纪中)1665年1月5日在巴黎创办的《学者杂志》是世界上第一个连续出版的科学定期刊物,主要报道物理、化学、数学以及力学方面的最新发现。该刊出版至今。1665年3月3日,伦敦出版了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哲学汇报》。(当时的“哲学”是对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纯自然科学理论的统称。)科学新闻之父在他创办哲学汇报之前,科学界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个人交换信件和论文进行。亨利·奥登伯格当时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他懂得多国语言,把欧洲不同国家的科学发现刊载在这份刊物上,大大提高了科学消息的阅读率。亨利·奥登伯格(HenryOldenburg)1752年10月19日,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他主办的《宾夕法尼亚公报》上报道了他用风筝进行的雷电试验:“这个精心设计的风筝是很神奇的。它是用一块薄薄的绸手帕作的,在其主杆的顶端装上一根尖尖的铁丝,再用麻绳系住风筝。在麻绳下端手拉的地方,系上一条丝带,丝带和麻绳接触处放一个金属钥匙。当风筝乘风而起,直入雷云之中,只见麻绳下端的纤维向四处散开。这就表明,雷云中的电已被引到了地面。用手去摸它,顿觉麻木,这同地上的放电现象是一样的······”本杰明·富兰克林19世纪是科学技术的激情传播年代,科学新闻逐渐走出科学家的小圈子传播,开始面对大众。1895年12月28日,德国科学家伦琴公开关于X射线的研究报告。1986年1月5日的维也纳《新闻报》公布了这一报告,几天后,欧美的重要报纸几乎都做了报道。19世纪中叶,西方的科技新闻一度走向哗众取宠。出现了大量追求新奇、趣味和刺激的科学趣闻,这种猎奇倾向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伪科学报道和新闻记者对事件的夸张。人们把这类科学新闻称为“啊呀新闻”。(GeeWhizScience)1835年8月,《纽约太阳报》刊登的连续报道:“据爱丁堡的克兰特报纸报道,英国的萨·约翰·赫舍尔在喜望峰使用大望远镜获得惊人发现。······赫舍尔通过大望远镜看到了月球上的38种树木、种类相当于树木两倍的草;看到了很小的驯鹿、长角的熊、各种颜色的小鸟······”系列报道的第四篇报道了月球人的生活,引起巨大轰动。作者理查德·洛克事后向朋友吐露真情,原来这不过是他借用真实存在的有名望的天文学家的名义,虚构的科幻故事。美国新闻史家默特曾说:“洛克关于月球人的恶作剧,在美国新闻史上恐怕是最大的捏造了。”《太阳报》刊登的形似蝙蝠的“月球人”插图。思考:以“科学”之名冠以科学之名,就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这样的事例,在今天也屡见不鲜。其中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制造伪科学当时的科技新闻沦为”事实+幻想+创作”的混合物。“由于星期日版的曲解和夸大主义的光顾,科学家们却陷入窘境。受黄色新闻传播伪科学信息的影响,此后50年,科学家对新闻采访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亨利·史密斯《报业与美国》《真正的美国怪兽和恐龙》《飞起来的5000年前的怪兽》《一万年前的奥赛列斯之墓在埃及重现人世辉煌的发现神话中诸神曾在人间实际生存一事得到证实》《吃东西无需消化,没长胃的妇人》赫斯特《新闻报》以《纽约日报》为代表的严肃新闻媒体对黄色科技新闻和伪科技新闻的摒弃。故事模式信息模式1923年,《纽约时报》的记者阿尔瓦·约翰斯顿因成功地报道了全美科学振兴协会年度总会的情况,获得了普利策奖。这是科学报道第一次获得普利策奖。由此,专门报道科技新闻的记者开始大显身手。美国媒体有关“原子弹爆炸”的新闻《原子时代到来!》(《波士顿环球报》头版标题)“新的能源,对日本帝国主义构成毁灭性的打击,与本周日(美国时间5日)被释放出来。据剑桥城的科学家讲,这个新的能源具有深刻的、彻底的改变文明走向的力量。科学家预测,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商业、工业等等,所有的领域,其情况都将为之一变。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沃尔拉丝博士预言,完全控制原子能的国家,或者国家群,将会掌握世界的命运。”《纽约时报》记者劳伦斯是二战中唯一目睹原子弹爆炸的科学记者:“我们在电台上听到事先规定的信号,然后戴上电焊工用的眼镜,紧张地注视着我们前面大约半英里远的轰炸机的动作……从它的腹部落下一个看上去像黑色物体的东西……强烈的闪光穿透了我们的眼镜,并把机舱照得雪亮。巨大的冲击波打到我们的飞机上,使它全身颤抖。接着又是4次急速爆炸……坐在我们飞机尾部的人看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好像从地壳里升起,火球喷射出无数的白色烟环。然后,一个巨大的紫色火柱冲天而起,高达1万英尺……大约45秒后,我们肃然起敬地望着这个不是来自空间却是拔地而起的流星,穿过白云向上直冲……接着,就在它看上去仿佛变成固定的物体时,顶部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蘑菇,使柱子的高度增至4.5万英尺……”“对于那些将死的、不幸的、可悲的魔鬼们,有谁会感到悲哀和同情呢?想到珍珠港事件和巴丹岛的死亡进军,没有任何理由同情他们。”——《长崎原子弹爆炸目击记》《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霍默·威廉·比加特最先报道了广岛遭轰炸后的惨状:“······幸存者中的许多人,至今仍拒绝相信,一颗炸弹竟能毁掉一座城市······(市中心)完全被夷为平地,成了荒凉的废墟。偶尔能看到熏黑了的光秃秃的树干、钢精混凝土建筑物的空壳。这种死寂令人触目惊心。·····几个破衣烂衫的男女,形单影只地在废墟上走着。他们都睁大眼睛盯着我们······是我们的国家,使用这种远比毒气更可怕、更致命的武器。我们就是来自这个国家的人,是这个国家的代表者。然而,在长达四个小时的巡视中,没有一个人朝我们吐口水,扔石子。”——《“他们看上去简直不成人样了”》(三)、当代科技新闻1.科学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成果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新闻的数量与影响有了极大的增长;2.科学前沿问题、科学中的伦理问题等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成为科技新闻中的常见议程。二、理解科学精神(一)、科学与科技科学是认识世界的知识,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这些年有一种流行的社会思潮和习惯的倾向,即把科学简单的等同于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的技术。于是,在高官学人的眼中,科学仅仅是生产力;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科学是财神爷。科学纯粹成了功利主义追求物质财富的工具。这种对科学的工具论无异于现代的货物崇拜,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科学追求真知,追求智慧的形象,泯灭了科学精神的弘扬。这种态度的思想根源在于全然不知或根本无视科学的精神价值,致使“科学之道”一落千丈而沦为“科学之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少近代科学的因子。也没有“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传统和习惯。加之近代科学革命起源于西方。国人并未接受科学革命的洗礼。因而重科学的“形而下”,而无视科学“形而上”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科学文化系统图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的行为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人文为其合目的性提供基础,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两者互补才是行为合理性的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也不能取代人文精神,它们是人类文明整体的两翼。然而,要实现科学精神中的求真务实,就必须形成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就必须尊重个体的独立,就必须保障个性的解放和自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更深的层面有是互通的。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3、科学精神的内涵1916年,留美学生任鸿隽在《科学》月刊上发表《科学精神论》,概言“科学精神何?求真理是已。”这是我国对“科学精神”的较早解释。蔡德诚先生概括的科学精神要素: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其中,理性的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三、科技新闻要弘扬科学精神科技新闻应该在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推广科技成果之外,起到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养的任务。误区一:老百姓要不要看?科学的真正魅力,恰恰是在超越人们的常识之外,给人所带来的意外惊讶和欣喜。面对着这样一个全新态的事物,强调读者的传统兴趣,实际上仍囿于原有的常识、经验范围之内。而我们通过重大科学事件的报道,帮助读者激发和产生出新的兴趣,正是重大科学报道应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自己要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将对人类社会和生活带来什么新的影响变化,能激发起普通人哪些新的兴趣?我们不能光跟着读者的“眼球”转,而是要引导读者的眼光,设法看得更远一些、更广阔一些,看到原来不知道的新画面、新景象,从而产生新的兴趣。科普工作和科学传播并非仅仅是为了单纯提高生产力或劳动生产率。科学传播最主要的动机还在于提高国民的素质。科学知识的传播扩散通过三种渠道,即科学界间的交流、教育领域的传播、公共领域的传播。美国20世纪100大世界新闻排名,科技新闻占37%,政治新闻占30%,战争暴力新闻占20%,体育新闻占2%。误区之二:迷信倾向在科学报道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谨慎、理性和严谨的态度,对科学和科技成果在理解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做过于确定化的描写。在重大科学事件的报道中,还有一个存在多年的痼疾,就是盲目自大,随意拔高,甚至跟风炒作,偏离了科学报道的科学性、严肃性。关于“基因皇后”陈晓宁的报道新华社2000年08月20日:“美国洛杉矶塞达西纳医学中心分子遗传实验室副主任、美籍华人科学家陈晓宁,携带着她研究多年的科学成果----人类基因克隆库、人类基因探针库和小鼠基因克隆及探针库回到北京。她将把这三大基因库永久留在中国进行科研和相关的临床诊断。陈晓宁这一壮举将掀开中国生物研究和产业开发的新一页。”《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20日:“1988年出国留学的陈晓宁教授,如今已成为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但她最终还是将自己呕心沥血研究多年的成果带回了祖国,……”《北京青年报》2000年8月20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掌握最顶级基因技术的又一个国家。”“这些科研成果在国内属绝对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最前沿的地位。”《南方都市报》2000年8月21日:“据介绍,1988年出国留学的陈晓宁如今已是世界生物科学界顶尖级人物,三大基因库目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光明日报》2000年8月24日:“人类基因探针库和小鼠基因库,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该科学成果在中国属绝对空白,在国际上也遥遥领先。”“国外专家对她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她‘在人类基因、基因组学及物理定位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自1992年起,陈教授建立了一套世界顶级的DNA及BAC克隆基因库’,‘自1991年起在世界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超过50篇的论文以及参加过受邀的无数的学术研究会’。”打假“基因皇后”的方舟子前牙科医生获得一颗人造心脏路透社盐湖城1982年12月3日电一位退休牙科医生缓缓地摇了摇头——这表明,世界上首次永久性人造心脏移植手术到此刻为止是成功的。这个戏剧性的场面发生在昨晚——给病人作手术的医疗小组负责人威廉·德弗里斯医生问病人巴尼·克拉克疼不疼。据犹他州立大学医疗中心一位发言人说,嘴里仍插着管子的克拉克闻声眨了眨眼睛,摇了摇头,表示疼痛已经消失。德弗里斯医生说:“可
本文标题:新闻作品选读之科技新闻经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79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