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某电视台设计方案论述
某市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用房设计方案第一部分总体设计方案一、系统方案概况某市广播电视台专业技术用房(约940㎡)综合装饰工程及设施设备工程主要包括:设施设备和技术用房综合装饰。1、设施设备部分:①虚拟演播室系统设备;②演播室灯光系统设备(约260㎡的多功能综艺演播室,约90㎡新闻专题及虚拟演播室);③演播室音响系统设备;④LED显示屏;⑤电视墙及播控台;⑥各种专用控制台(桌);⑦演播室电动伸缩座椅;⑧演播室背景及场景设施设备;⑨演播室空调机组;⑩其它配套设备。2、技术用房综合装饰工程介绍:①演播室、录音室、直播室声学装饰;②演播室背景和场景装饰;③播出发射机房、导播控制室、制作机房、化妆室、候播室等综合装饰。技术用房建筑总面积约:940㎡,其中大演播室约260㎡、小演播室约90㎡,录音室和直播室约85㎡,播出发射机房约170㎡、制作机房和导播控制室约235㎡、化妆室和候播室约100㎡。二、系统方案综述对于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项目,本着“简洁至上”的设计宗旨,充分体现系统的实用性和设计的先进性,系统配置灵活,设备易于操作、维护方便,同时确保系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先进性并留有扩展余地。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要满足现行技术要求、及其应用场合,同时又符合当今数字化的趋势。因此演播室设计考虑多用途、方便性以及资源共享等诸多因素,并且在尽可能节省投资的前提下选配中、高档的主流产品,便于今后的发展。三、系统设计引用及执行标准符合国家现行相关验收合格规范适用标准、规范的名称如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DBJ08-47-9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电子调光设备通用技术条件》BG/T13582-1992《电子调光设备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BG/T14218-19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供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4-2000《舞台灯光、电视及摄影场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5-2000《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50174-93《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GGY5045-200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厅堂混响时间测量方法》GBJ76-8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J76-84《扩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197-93《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95《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30MHz-1GHz《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四、系统设计原则(1)先进性原则整个系统在直播和节目制作方面与国际发展潮流同步,在节目拍摄和节目制作的各环节均能达到数字化的技术要求。(2)经济性原则整个系统的设备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和最优化的设计。(3)可扩展性、灵活性原则整个系统功能清晰、简洁、扩展灵活。设备机箱规模、设备等根据系统最大容量布置,周边设备按需购置。将来扩展系统所需设备在机架中用盲板代替,保证今后扩展灵活方便且走线不乱。(4)高可靠性、安全性原则演播室具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五、演播室项目的技术论证方案根据演播室系统方案的设计原则,满足了作为演播室功能的所有需要:1、大演播室设计为综艺多功能演播厅,功能定位:综艺类、节庆类、专题类等晚会节目录制或直播、并兼顾会议室的召开,同时也能兼作1—2人的新闻和专题节目;2、小演播室设新闻专题节目区、蓝箱区(满足虚拟演播室和抠像要求)。在演播室里面包含了节目录播、直播,多媒体动态背景和虚拟抠像背景、实体背景、LED屏幕等相应的功能需要。直接可以作为新闻口播,访谈节目录播和综合类节目演播室的需要。同时可以应用到视频会议里面可以提供完善的功能接口。为了方便于演播室系统的整体建设,该技术论证方案根据项目组成部分的技术和操作的可行性,把整个项目按照不同分标部分进行技术说明。1.演播室设计总体要求:本演播室需满足电视台等媒体单位的访谈栏目、新闻栏目的制作播出及录制等要求。设计方案及施工应综合考虑对空调、消防、地线、供电系统等综合布线工程的要求。整个工程要具备较强的扩展性,设计中预留出应用端口及软硬件的升级换代接口。2.视频系统设计要求大演播室满足举办中小型文艺演出时6台摄像机工作位置(其中一台满足摇臂的使用要求)。小演播室满足新闻直播、录播以及虚拟演播室系统要求。3.音频系统设计要求综艺演播室音响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视听系统、灯光系统、建筑学、室内学和装饰声学等范畴,要求其符合各项规范要求,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需要把多学科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因此对音响系统的设计要求为:1)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因为在系统中音量是最重要的目标,如音量不足,其它目标都无从谈起,所以一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WH0301-93为标准。场合的最大声压级,语言扩声为90dB;2)要有均匀合理的声场分布,在声场中扬声器重放的声音分布尽可能要均匀,依国家规定扬声器重放场的声压级在(1KHZ-63KHZ之间不大于8dB,100HZ处不大于10dB)属于不均匀度,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此范围。3)要有良好的音质,音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系统的失真度和传输频率特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WH0301-93》规定,允许非线性失真度为5%以下传输频率的特性指标,在40HZ-12500HZ以内允许+4dB~-8dB。另外音质好坏取决于音乐和语言的清晰度,但标准的清晰度没有笼统的要求指标,一般可根据“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确定的语言清晰度指数(STI)不应小于0.35一般宜在0.5以上。4)要尽可能小的本底噪声,因噪声主要来源于环境噪声和设备噪声,对于环境噪声因地理位置没法改变,故无能为力,而设备噪声,主要受线路的排布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屏蔽方法等影响,可以采用优良设备来减少其噪声。5)要有适当的传声增益,标准规定:传声增益应不小于-10dB~-6dB,还要依据声源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约减少6dB的规率而进行增益。6)要有良好的声反馈嘨叫抑制能力。7)要有良好的声像定位。8)要操控灵活可靠。综艺多功能演播室客观技术指标应该达到先进水平,现执行的国家标准《厅堂音响系统声学特性指标》由于制定时间较早、指标偏低,根据实际需要,本厅的部分声学特性指标在原有国家音乐与语言兼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有适当提高,并满足招标方的技术要求。a)最大声压级大于110dB;b)声场不c)均匀度(中频1000Hz-6300Hz低频100Hz)不d)大于±≤8dB;e)系统总噪声级小于NR25;f)在保证语言清晰的条件下应尽量保持声源原有音色。综艺多功能演播室音响系统的再现声音质量不仅要满足客观测试指标的要求,还要满足主观听音评价要求,要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音质评价方法,使再现声音在听闻方面能够符合综艺多功能演播室的各种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选用高指标的音响器材来完成这个系统工程。第二部分分项设计部分技术用房建筑总面积约:940㎡,其中大演播室约260㎡、小演播室约90㎡,录音室和直播室约85㎡,播出发射机房约170㎡、制作机房和导播控制室约235㎡、化妆室和候播室约100㎡。一、各技术用房功能分区及说明(一)大演播室功能分区及说明大演播室总面积为近260平方米,本规划设计方案中,考虑到多功能这个概念,设计为综艺多功能演播厅,功能定位:综艺类、节庆类、专题类等晚会节目录制或直播、并兼顾会议室的召开,同时也能兼作1—2人的新闻和专题节目,符合广电的设计要求。整个演播室将设计分成两区域,一部份是舞台区,舞台、场景设计在不破坏演播室对声学的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多媒体LEDP6屏背景+LEDP16彩幕屏背景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多个节目、多功能的需求。一部份是观众区,设计为115座电动伸缩座椅,最大化的利用空间资源。整体分割示意图1、舞台区:①LED屏(面积:不小于18㎡);长宽比:16︰9,位于舞台背景的中间;②2组电动卷幕背景;③舞台场景,采用P16LED彩幕,位于LED屏两边;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舞台:双层钢化玻璃中间加减震磨砂光片活动舞台(舞台面积不低于90㎡),品牌:宁波湛京;4、电动幕布装置(含星空幕布30×5米、整体提升机构);室内全彩视频屏PH6-1R1PG1PB,实际点密度为27777点/㎡、(纯红、纯蓝、纯绿),显示屏幕色彩丰富逼真,画面稳定,无杂点,图像效果清晰,动画效果生动,多样,视频效果流畅,支持VGA24位真色彩显示模式。配备图文信息及三维动画播放软件,可播放高质量的图文信息及三维动画。播放软件显示信息的方式有覆盖、合拢、开帘、色彩交替、放大缩小、分屏等多种形式。2、观众区:设计为115座电动伸缩座椅,可伸缩活动看台,设计独特优异,拉伸后呈阶梯形,回缩后呈匣式层叠体,根据人体形态工程学曲线原理设计制造,符合人体曲线要求,充分考虑到满足长时间坐姿舒适,支撑大脚采用机械式同步反馈装置或其他类似装置,保证看台同步伸缩,避免活动看台定向跑偏。电动伸缩座椅平台(含折叠摄像机平台),床架的结构强度应能承受每座加载2000N力30分钟,去载后变形量≤20mm,并能承受每层中间800N力的冲击而不变形;座椅的结构强度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达到四级以上水平。中间设两个摄像平台(二)小演播室功能分区及说明小演播室总面积为近90平方米,本规划设计方案中,考虑到多功能这个概念,演播室既可做为新闻直播、录播同时兼顾抠像类专题节目的演播室使用,整个演播室将设计分成两区域,一部份是新闻区,一部份是虚拟抠像区。1、新闻、专题区中间150寸黑栅动态屏屏幕亮度不低于ISO8000LX,两边搭配美观大方装饰实体背景。背景设计应采用多媒体动态背景的方式,使一个背景在节目始终处于变化中。这样便可以满足多个节目的需求,避免了普通背景使用期短,最大化得利用背景的资源。这样便达到了演播室多功能的需求,对电视台来说是节约了经费开支。多媒体动态显示屏的特点:A、多媒体动态背景的特点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图像聚焦,并在显示屏里加入一些漫反射材料,使图像光线均匀地发送,而是不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发散的。B、具有再高亮度环境下使用的能力,抗环境光能力强。C、对比度强;D、屏幕增益高;E、有极好的颜色和影像的均匀性;F、主持人或嘉宾不会在屏上留下影子;G、动态背景由CAD/CAM加工中心采用钻石切割,一块屏幕上,多达10,000种不同的镜头剖面。多媒体动态背景设计依据背景的设计安装不应破坏演播室对声学的要求,应充分考虑隔振、隔声设计和音质设计两部分。(隔振、隔声设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标准JS425-90《建筑声学设计规范》和《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音标准》)、周围环境噪音、各技术用设备的相对位置及节目声级等级为设计依据。所以必须对背景的角度、尺寸作全面考虑使演播室不产生明显的声聚焦。多媒体动态背景经过吸光处理,使色彩还原和成象性能更
本文标题:某电视台设计方案论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0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