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电视专题中的采访(上)【本章导言】:【释意】: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的调查采访往往是电视专题节目形成的基础,现场采访也是电视新闻专题、访谈专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采访甚至独立成为一种节目形态。电视专题中采访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事实性采访;②观点性采访;③情感性采访。另外,电视采访也有其独特个性和基本要求,尤其是隐性采访要注意“公众人物、公共利益、公权行使、公共场所”的原则。【本章引例】: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栏目播出的《专访净空老和尚》。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1)、【电视采访的概念】:【释意】:是指电视工作者利用电视技术手段,为实现新闻或节目的大众传播而进行的素材采集活动。2)、【应用范围】:电视采访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部分:①拍摄:它是指电视记者使用摄像机摄取声画一体的现场形象;②出镜采访报道:它是指记者出镜提问、访谈、交流等动态过程;③画外采访:记者进行的文字、背景、资料等非影像素材的采集等。在以上三项工作中,第一项工作的目的是把现场信息转化为可视可的形象信息并传达给观众;而第二部分的目的则是通过人性化的交流过程引导、激发和传递事件信息。一、二两个工作是电视采访的核心。至于第三项,虽然体现出了和其他媒介采访的相似性,但也必须建立为形象叙事服务的基础上。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3)、【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五个方面)【释意】: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是围绕电视这个“声像世界”的展现而形成的。所以,归纳起来,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化的采制手段;2、现场同步的采访过程;3、直观形象的报道要求;4、综合性的表现因素;5、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1、【现代化的采制手段】:(五特征之一)【释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大众媒介,电视的传播优势在于声画并茂。因此,为了达到获取素材的目的,电视采访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采集手段。离开它们,电视记者便无法把活动的声像素材进行记录和重现。从一定意义上讲,从ENG(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FP(电子现场制作)到SNG(卫星新闻采集)再到(数字化新闻采集),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带动了电视采访的发展,使它呈现出的效果更逼真、时差更短、现场感更强。所以说,现代化的采集手段是电视采访的一条腿,离开它,采访便寸步难行。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2、【现场同步的采访过程】:(五特征之一)【释意】:在现场采访要实现“同步”必须把握两个基本的要素:(1)、现场视角;(2)、纪实手法;就“现场”和“纪实”两个概念而言:“现场”是指空间,是事件发生的地方;“纪实”指的是时间,它应当是“现在进行时(ING)”。而电视记者要进行采访,必须到现场才能拍摄到新闻或其它节目需要的电视画面,采访的过程要与事件发生或进展的时间同步。(1)、【现场视角】:【释意】:电视报道的对象绝大部分应当是正在发生的。因此,记者应立足于“现场”,把现场的环境、氛围、情节、细节以及现场各方反应都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器官,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现场同步的采访过程】:(2)、【纪实手法】:【释意】:立足于现场,从现场的视角观察事态,保持拍摄(采访)与事件或人物活动同步,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事实,是电视采访的另一个特性。因此,就时空(静与动时空)而言:A)、对时空(静态)相对集中的题材,宜用“追随摄影”手法。追随记者的足迹,再现记者在现场的采访、调查活动的过程。这种进行时态中的报道纪实手法,现场感强、真实可信,因而也会增强节目的表现力、说服力和感染力。B)、在动态性新闻报道中(时空:动态),运用最为普遍的采访手法是:“挑、等、抢”它实际就是采访摄影的纪实手法。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3、【直观形象的报道要求】:(五特征之一)【释意】:电视采访中要实现“直观形象”的报道必须要考虑两大要素:(1)、声画合一的形象报道;(2)、蒙太奇的思维方式。(1)、【声画合一的形象报道】:【释意】:电视传播的整体形象性不仅建立在画面的生动传神上,而且也依赖声音的具体可感性上。所以,除了现场画面外,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要充分重视现场同期声的拾取,以便构建声画一体的整体形象。(2)、【蒙太奇的思维方式】:【释意】:电视的优势在于直观的形象画面,这个特点体现在记者采访的思维方式上。就是要用连续画面的思维来构思报道,即业内经常提到的蒙太奇思维(“想法”)。总之,蒙太奇思维贯穿于记者选材、采访、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具体地讲,就是采访报道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在脑海中“过画面”。这个,“过画面”的过程就是蒙太奇思维的过程。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4、【综合性的表现因素】:(五特征之一)【释意】:关于电视的综合性表现因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即:(1)、宏观的角度;(2)、微观的角度。(1)、【宏观的角度】:【释意】:关于电视的综合性表现因素,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指电视作为一种声画结合、视听兼备的媒介,其符号元素非常多。要想做出好的新闻或节目,记者在采访或报道过程中要注意把各种元素结合起来。比如,通过综合调度画面、声音和文字,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来增加报道的感染力。(2)、【微观的角度】:【释意】:就是指如何处理好符号元素中某个元素的子因素。比如,电视采访中的声音元素就包含了:现场背景同期声、画外解说、配乐、动效声及记者画外提问、屏幕前的采访同期声等。第一节:电视采访的个性特征5、【集体协作的工作方式】:(五特征之一)【释意】:其意思是指电视采访是以集体工作的方式进行的,除了少数简单的新闻作品(一般小新闻)可以由记者“采摄合一”地完成外,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需要一个报道组成员共同完成。每个成员都得各负其责,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摄制组的编导必须参加整个的案头策划、分镜头剧本、拍摄、后期剪辑等全过程工作。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释意】:在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五种方式:一、现场采访;二、事实性采访;三、观点性采访;四、情感性采访;五、人物专访。一、【现场采访】(常见的电视采访五种方式之一)【概念及适用范围】:【释意】:所谓现场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包括主持人)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所进行的采访活动。现场采访在电视节目中运用得较多。①特别报道的现场直播中不能缺少现场采访;②而非现场报道的影像新闻中,也有现场采访,往往这些采访是新闻中最生动、最能吸引观众的部分;③专题类节目尤其访谈节目更是以采访为主题。那么,对于“现场采访”我们将对其进行两个方面的探讨:(一)、现场采访的特点;(二)、现场采访提问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一)、【现场采访的特点】:【释意】:电视节目的现场采访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1、采访过程的公开化;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1、【采访过程的公开化】:【释意】:它指采访时的时空环境、访谈的真实情景以及采访双方的形象和声音都如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采访本身即构成节目的内容。因此,电视采访是一种可视性的采访。•现场采访时观众无须凭借联想和想象,也不必像听广播那样,单纯通过声音去感知采访的过程。这也是电视采访区别于文字采访报道和广播采访报道的个性特点。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2、【纪实性与表现性兼容】:【释意】:那么,这个特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1)现场采访的纪实性;(2)、现场采访的表现性。(1)【现场采访的纪实性】:【释意】:纪实性是指现场信息的采访与传播融于一体。那么,作为记者,除了要考虑主题、角度,熟悉被访者的全部情况,还需要在采访前对整个采访活动进行整体构思和精心设计,其中包括对:①逻辑结构、②情绪结构、③声像(视听)结构,做出细致周密的组织和安排。①【逻辑结构】:•【释意】:是指采访的整个程序的设计,比如内容的逻辑联系,以及详略、轻重等比例的安排、选择和处理。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现场采访的纪实性】:②【情绪结构】:【释意】:是指采访双方情绪的把握。所以,记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控制和把握自身的情绪变化,无论对于创造自然、活跃的采访气氛和控制采访节奏;还是对于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理想的视听效果,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③【声像(视听)结构】:【释意】:是指采访的整体设计中所有视听元素的组织、利用和处理,包括视听元素的巧妙搭配和结合。声音与画面各有自己的表现优势和局限,重视并善于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是深入反映新闻事实,揭示其内在意义、引导视听、增强传播的重要保证。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2)、【现场采访的表现性】:【释意】:表现性,是指充分调动声画兼备优势,生动、形象地强化、突出现场信息,从而使报道重点突出、可视性强。所以,作为记者,在思考采访内容、对象和主题时,决不能无视采访环境、人物情绪和采访方式对内容和主题的表现以及对被访者心理上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是由电视视听元素自身的表现力,以及这一表现性与采访内容之间的联系导致的。毫无疑问,善于调动和发挥声画并茂的表现优势,是电视现场采访成功的关键。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二)、现场采访提问的基本要求:【释意】:具体设计“问题”时,除有新闻共性规律的一般采访提问技巧可供参考外,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五种方式:一、现场采访;二、事实性采访;三、观点性采访;四、情感性采访;五、人物专访。1、【问题应是报道的重点】:(提问的九技巧之一)【释意】:由于,现场采访的时间有限,因此问题要少而精,应选择记者想要报道的重点,以及观众最关心的问题。【案例】:比如,《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惜哉,文化》中记者调查吉林市博物馆火灾原因时,就只提了两个问题:“火灾的损失有多大?”、“到底有没有消防许可证?”。记者以这两个问题分别采访了当地的官员,专家和普通百姓,所得到的回答相互矛盾,由此让观众认清当地官员的失职及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现场采访提问的基本要求:2、【问题要开拓思想内涵】:(提问的九技巧之一)【释意】:电视的形象化特点,要求记者尽可能发挥画面形象的作用。现场采访的问题应是无声画面表现不了的内容,特别是对人物内心、思想、概念等方面的阐述。•采访的语言要在补充、深化画面形象层面下功夫,用现场采访来开拓报道的思想内涵。【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的:《收棉时节访棉区》、《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节目中,都有精彩的挖掘人物思想内涵的采访段落。3、【问题要具体】:(提问的九技巧之一)【释意】:现场采访时间的限度决定了采访中不宜提大问题,而应提具体的问题,使采访对象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地做出答复。像“您当时怎么想的”、“你感觉如何”等笼统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采访对象因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案例】:中央电视台记者、主持人敬一丹曾说“从干这行,我就给自己一个约束。在采访时不许问‘请问您有什么感想?’”.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现场采访提问的基本要求:4、【问题要简短】:(提问的九技巧之一)【释意】:现场采访,尤其是随机采访、伴随式采访、进行式采访,往往时间短促,采访对象没有太多准备。因此,问题本身要简短些,让采访对象,也让观众能一下子就明白。而问题过长会使对方听了后头忘了前头,抓不住问题的核心,不能做出准确的答复。5、【问题要客观】:【释意】: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记者在提问时也要想到用事实说话,忌带主观色彩。提问时问题要客观,这在批判性报道的现场采访中更要引起注意。【案例】:比如,有的记者出于义愤,在提问时往往把自己个人的感情色彩投入进去,这是不符合新闻规律的。新闻要客观中立,谁是谁非,要摆出事实,让观众去判断。第二节:常见的电视采访方式现场采访提问的基本要求:6、【问题的“一次性原则”和重复方法】:(提问的九技巧之一)【释意】:采访中的“一次性原则”是指在采访的准备和实际操作中,一个问题只问一遍。现场采访问题都是精心选择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问,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提重复的问题。否则会使被采访对象兴奋度降低,从而影响谈话质量。【重复的方法
本文标题:电视专题中的采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1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