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13
电视单本剧是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构成的,有情节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的完整脉络,而且是一次将戏演完的电视剧艺术形式。是电视剧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它具有独立的故事或情节,基本上一次播完(或分上中下三集),情节紧凑,人物不多。相对于一般剧本来讲更简略,但内容相对较少,剧情发展迅速。电视连续剧简称连续剧,是电视剧的一种。电视连续剧是不止一集,后集的情节与前集一般都有关联,人物的角色和表演一般也都是连续的。系列剧,是一种类似电视连续剧的形式,它有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但故事情节并不连贯,每集都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故事,观众可以连续收看,也可以任意选看其中的几集。1.艺术综合性:电视剧是综合、兼容的艺术,它不仅继承了戏剧和电影的综合形态,更实现了审美与传播的融合。2.试听独特性:从时空形态上看,电影的优势在空间,电视剧的优势在时间,电视剧视听语言具有小说性。从动静表现来看:电影擅长于动态场面的表现,电视剧则擅长表现微观环境和人物心理。3.逼真纪实性:电视剧以电视为载体,要求展现原生态的世界。4.传播简易性:电视剧的制作要求和播出要求相对电影而言要简单的多,易于传播。(一)日常化:电视剧的独特之处首先来自于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从根本上说,电视剧是将艺术融于日常生活习惯和生活感知的文化行为。(二)生活化:电视剧欣赏的家居环境要求电视剧必须具备同样的生活实感,需要荧屏上显现同样真实自然的生活氛围和生活气息。电视剧的剧情展现必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大处是虚,小处是实”。电视剧的优势在于擅长于表现人类生活与情感的细微之处。(三)私人化:“服装是一个城市的表情,电视剧是一个民族的性情”。电视剧不仅介入家庭,也深深介入我们的民族生活、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这种私人化色彩和亲切感风格甚至铸就铸就了这一新的艺术样式整体的美学风貌。(一)二元对立性:电视剧强调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设置人物,构思情节,编排故事,通过二元对立的矛盾冲突来制造戏剧效果,增强剧目的可看性。(二)过程延宕性:电视观众审美心理的核心是对戏剧性悬念的期待心理。(三)完整统一性:电视剧追求故事的完整统一性,总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一、历史发展角度回顾截止到2002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360家,电视节目套数2058套,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54%。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2001年我国制作完成的电视剧为8800多集,而2002年制作完成的电视剧为9000多集。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1958年——1966年)2.复苏阶段(1978年——1980年)3.飞跃发展阶段(1981年——1986年)4.稳定发展阶段(1987年至今)一、社会政治背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1976年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的“坏节目”的八条内容,这就是:1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2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3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4专写中间人物的,丑化工农兵形象的。5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线,调和阶级斗争的。6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7有关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8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一律不播。这一阶段采用直播手段,系黑白电视,内容多为纪实性作品,反映的是社会上好人好事好风尚的题材。北京电视台仅仅在1967年用拍摄了一部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这一阶段,电视剧已经进入彩色时期。中国电视剧的年产量,由1978年的10余集发展到1979年的30余集,再发展到1980年的80余集。1979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9部,其中中央电视台6部(如《岳云传》《有一个青年》),上海电视台5部(如《玫瑰香奇案》《永不凋谢的红花》),广东电视台3部(如《神圣的使命》《小哥俩》),其余几部是浙江台,天津台,河北台和湖南台各一部。1980年是电视剧复苏以来的第一个大丰收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共播出电视剧131部。1980年,我国还制作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并于1981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一阶段,国产电视剧送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年产量,由1981年的110集增加到1986年的1500集左右。《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巴桑和他的弟妹们》《希波克拉底誓言》《太阳从这里升起》1984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香港亚洲电视台的武打连续剧《霍元甲》,在中国大陆轰动一时,这带动了后来中国一大批武打动作电视剧的出现。这一阶段,以数量论,各地送往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集数大体一致保持在与1976年相近的水平。以质量论,思想、艺术均为上乘的佳作逐年增多。特别是这一阶段出现了堪称短篇电视剧艺术精品的《秋白之死》。1.市场化、产业化表现突出标志性作品:《渴望》(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1991年)《爱你没商量》《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武则天》(1993年)电视剧制作体制的变化:国家制作——制作社会化2.电视剧创作呈现多元化一方面“主旋律”电视剧在继续努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大量涌现的通俗电视剧逐渐获得了市场和群众的认可。多元化的表现:类型电视剧形成家庭伦理剧:《渴望》人文主义倾向的电视剧《围城》《一地鸡毛》《月亮背面》《无悔追踪》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大进攻序曲》《豫东之战》《喋血四平》军事现实题材电视剧《潮起潮落》《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公安题材电视剧《警坛风云》《刑警本色》《121大案》《女子特警队》根据古典名著改变成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官场现行记》戏说历史剧《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严肃历史剧《司马迁》《林则徐》《雍正王朝》《太平天国》历史题材:《三国演义》军事题材:《和平年代》涉案题材:《永不瞑目》农村题材:《刘老根》教育题材:《师魂》现实题材:《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少儿题材:《小龙人》穿越题材:《宫锁心玉》从文学风格来看,一些电视剧的风格选择有所创新。从简单的情节矛盾结构全剧,到用散文化的方式营造氛围和情境来打动观众。从叙事风格来看,部分作品还引入社会学、历史学的理念,把电视剧当做跨学科的叙事整合。把“家族史”和“社会史”融合在一起。历史剧又可分为革命历史题材和一般历史题材两大类。(一)革命历史题材剧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历史,塑造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的电视剧。(二)、一般历史题材剧革命历史题材之外的以各个不同时期历史内容为题材的电视剧,统称为一般历史题材剧。历史剧的三种创作模式:其一,尊重历史型:这种模式强调对客观的历史事实的尊重,追求艺术创作的历史真实性。其二,改造历史型:这种类型往往选取历史与现实相关联的部分,通过对历史的改造,让它服务于编创者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人性的认识。其三,戏说历史型:这种类型的历史剧,往往摘取历史的一点影子,随意生发,把历史变成当代人的一种娱乐对象。青春偶像剧又可称之为“都市言情剧”“青春言情剧”。它们基本上以当代都市年轻人的生活为题材,将观众定位于青少年群体,以年轻漂亮的演员,时尚华丽的服装、布景,浪漫迷人的情调,永恒清纯的爱情为基本特征。所谓通俗电视剧,一般指以反映世俗的生活、世俗的情感、世俗的命运为主的电视剧。它主要是给广大观众提供消遣、娱乐的功能,不需要承担过于沉重的思想内涵、文化意蕴。通俗剧在其本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是文化生产和商业化的产物,具有高度的类型倾向和消费特性
本文标题:电视文艺节目创作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2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