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二章批评视野中的媒介
第二章批评视野中的媒介一、媒介功能意识的升华媒介媒体传媒•思考:•在现代信息社会,作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媒介毫无疑问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那么归纳起来,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基本功能呢?•1、信息载体的新视角•最基本的功能——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思想的载体,媒体充当了扩充思想的机器。•无论新闻机构的控制者还是记者,其行为和言论只服从于一个目的,即扩充他们的思想,把媒体当做扩充思想的工具。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任何一家新闻媒体都无法摆脱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是文化生产的异化,而在这个异化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媒介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新闻信息同其他大众媒介信息无所不在地覆盖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新闻传播对公众私人领域的指导性介入,延续和扩展了异己力量对人的控制,导致同劳动异化、技术异化相对应的文化异化。从整体上说,新闻传播是携带特定的指导信息,对人所有方面的生存状态进行思想覆盖的意识形态传播,它拓展了人的异化的精神空间。这是“文化工业”理论的新闻传播本质观和新闻传播功能观。哈贝马斯则从另一个领域分析了大众文化的性质:“随着文化批判的公众转变为文化消费的公众,以往区分于政治公共领域的文学领域失去了其独特的特性,大众媒介所普及的文化其实是一种整合文化。它不仅整合了信息和批判,将新闻形式和心理文学的文学形式整合成以人情味为指导原则的娱乐和‘生活忠告”’。而且,“公共领域担负起广告的功能,公共领域作为政治和经济影响的媒介,其作用发挥越大,它的政治功能就越弱,从而被伪私人化了”。哈贝马斯在媒介商业化的背景中,揭示新闻传播的另一种“指导”信息传播属性——娱乐的和消费的生活忠告。哈贝马斯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消解了公共领域的意义。随着个人新闻写作向大众传媒的转变。公共领域因私人利益的注入而发生了改变。“新闻和报道,甚至于编者评论,都以消闲文学的行头粉饰起来”。“阅读的公众的批判让位于消费者彼此交换品味与爱好”。此时,报刊的市场利益目标和消费主义倾向,使新闻传播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批判精神。思想信息的交流被消费体验的互娱所替代,理性见解的生成空间变为感性欲望的盛器,公共领域的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在大众媒介的冲击下消退了。•2、政治涵化与政治推力•何谓涵化?•“涵化”一词主要用作文化变迁的形式。•文化涵化是指异质的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当处于支配从属地位关系的不同群体,由于长期直接接触而使各自文化发生规模变迁,便是涵化。•从媒介批评的视野出发,强调的是媒介作为社会政治变革的助推器,政治思想的孵化器,构成了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推动力。•媒介的政治属性:政治力量借助媒介支配人的言行,传播内容带有不同的政治烙印。政治属性客观存在,任何媒介都不可避免地反映政治,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倡导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涵化功能————•媒体传播各种政治信息,蕴含某种政治主张,引起社会政治理念的潜在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受众的政治立场,由此导致政治变革运动的出现。•作为媒介批评者,应当透过这种涵化的面纱,看到和揭示媒介行为的内在倾向。•3、对世界的透视与反射•媒介信息是否就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1992年起,零点调查公司开始从事我国民众对社会安全感的调查。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居民安全感的高低,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首要因素就是媒体对违法犯罪案件的传播。如果一定时期内出现在媒体上的违法犯罪案件过于频繁,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就会降低。•媒介如何全息透视世界,让受众准确而深刻地认识世界?•4、大众文化的孵化器•何谓“文化”•狭义的文化——文化艺术、知识教育•广义的文化——人类的生活方式,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何谓“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介(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特点:商品性;产业性;娱乐性;技术性;流行性。•思考:•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大众媒介的应用,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大众文化是与都市相关的文化现象,都市的诞生产生了与都市大众相匹配的文化;大众文化又是大众媒介的产物,大众文化的扩张其实就是大众传媒的扩张。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影响了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空间,重构了现代都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图景。•大众文化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最富特征的理论之一。法兰克福学派在不同时期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批判,透过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面现象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齐一性和强制性的根本特征及其危害。•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的,但同时对我们也有现实的启发意义。二、媒介性质与媒介力量•(一)意识形态机器与公共领域•1、“媒介即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集中在对媒介控制的认识上。他们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意识形态,成为维护国家统治的合法性的基础;通过传播上的操纵和欺骗,大众媒介不仅极为有效地清除了社会文化的否定性,甚至系统地清除了孕育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最终造就单向度的人和社会。虽然这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意识形态媒介的批判,但也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意识形态”作为传播批判理论的重要术语,它源于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特拉西的著作,被其看作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是指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维持的一套骗人的思想,而科学则必须用来发现真理并战胜虚妄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看成是某种社会阶级为维持自己的存在和运转所定制的,反映一定阶级意志的思想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恩格斯在给梅林的一封信中就写到:“意识形态是由所谓思想家有意识地,但是以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从而开启了“意识形态”的批判之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在批判意义上继承并进一步发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念,认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是一切意识形态的普遍特性,如阿多诺即认为“意识形态不真实,是虚假意识,是慌言”。弗洛姆则认为“就这些合理化了的意识形态具有掩盖社会和政治活动的真正动机而言,这些意识形态又是慌言”。•在激进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人士眼中,媒介不仅国家的“话筒”、权力的工具,它还是被国家加以利用的维护意识形态、传递统治阶级意志的工具,甚至它本身就是意识形态,直接履行着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职能,维护着国家统治的合法性。•2、媒介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当公共领域中参与讨论的公众达到一定规模时,相互的沟通就需要借助一定有传播能力的手段;大众传播媒介往往承担起了这样的中介角色。•哈氏所谓公共领域,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意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利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其中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他们所关注的公共事务,形成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一致意见,并组织对抗武断的、压迫性的国家与公共权力形式,从而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存在的构成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由私人组成的公众。他们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在理性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辩论;•(2)拥有自由交流、充分沟通的媒介。因为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决定着信息的流量。单向的非沟通媒体将导致信息的匮乏和意义的缺失,在此基础上私人的“独立”与“理性”也就失去了意义;•(3)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自由辩论、充分交流,进行理性批判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思考:•如何评价哈贝马斯“媒介公共领域”?•媒介为人们平等参与意见交流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但不可能均衡地传播每个人的观点和每一种观点,因而不可能是中立。哈贝马斯的媒介公共领域“中立论”,不过是一种幼稚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媒介往往充当某一阶级或阶层的意识形态机器,许多人因此丧失利用媒介表达意见的权利。•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充分认识媒介公共领域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媒介公共领域在社会实践层面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当前,媒介公共领域建构是必要而且可能的:它将推动政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为公众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平台,促进民意的表达,同时强化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监督。媒介公共领域建构延伸了传统的公共领域理论,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存在。•思考:•微博能否承担起媒介公共领域的建构?•(二)主流媒体与媒介权威•1、何谓“主流媒体”•1997年NoamChomsry发表的《主流媒体何以成为主流》引发了广泛讨论。从此,“主流媒体”成为国内外传媒界最热的一个词汇。主流化成为大大小小的媒体的追求。然而,究竟什么是主流媒体,谁可以成为主流媒体?•主流媒体(Mainstreammedia)是一个舶来词。在欧美,主流报纸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如《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又叫“精英媒体”或“议程设定媒体”。•2、媒介权威的构成•思考:媒介权威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知名度主持者的威望名记者群重大报道和重要言论出现频率媒介覆盖率•3、树立权威的媒介行为(建立媒介权威的手段)①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②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内涵;③针对重大事件发表重要评论。媒介权威呈现出持续性特征,是稳态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受众的影响力是不变的。权威的持续性是媒介的生命。一家媒介有没有权威,不在于一次报道、一篇言论,而在于一贯地提供重要的报道和言论。•4、媒介权威的没落媒介一旦热衷于小报化,就踏上了权威的末路。小报是称不起权威的,小报化是反权威化的代名词。小报发行量可能很大,但它的权威是很小的,追求轰动效应,不顾严肃新闻的一些原则,把媒体降为纯消遣的工具,是小报化的全部灵魂。评论媒介权威不要把小报的发行量和权威混为一谈。权威的大小可由受众率先显示出来,但受众率高的媒体不一定是权威性媒体。也许由于不能区分两者的差别,或由于追逐利润的动机,一些媒体追逐小报化而扫光了自己的权威。“小报手法”:经常对报道重大凶杀、暴力案件,格调低下地披露个人感情经历和两性关系;热衷猎奇,炒作成风,制造所谓的“轰动效应”。小报手法在吸引部分低层次的读者方面,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小报手法的过度泛滥必然摧毁媒体的可信度,使媒介权威丧失殆尽。我们提倡媒介大众化,但大众化不等于小报化。大众文化仅仅是通俗化延伸的一种风格,不能对其滥用。大众化也不等于权威性。大众化只是适应了广大公众的口味,不一定具有公信力。媒介大众化照顾一般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兴趣,更多地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它是有积极意义的,可能增强权威性,也可能消蚀权威性。我们在肯定媒介大众化时,还需分析它们在权威方面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三)媒介的软性权力•媒介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其使命在于客观真实的报道,从形式上看似乎没有权力可言,实际上在其传播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无形的、对个人或社会的影响和控制力量。所谓媒介权力,正是指这种力量,它不具有强制性,而是一种软权力。因此,媒介权力(mediapower)意指现代传播媒介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力量已深深嵌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构成了社会权力结构中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部分。•如何看待媒介权力的
本文标题:第二章批评视野中的媒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3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