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线路编码与多媒体应用
第七章线路编码与多媒体应用内容:§1线路编码§2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处理技术(简介)§7.1线路编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从电端机输出的是适合于电缆传输的双极性码。光源不可能发射负光脉冲,因此必须进行码型变换,以适合于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的要求。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普遍采用二进制二电平码(双极性码),即“有光脉冲”表示“1”码,“无光脉冲”表示“0”码。必要性——解决简单的二电平码会带来的问题:•在码流中,出现“1”码和“0”码的个数是随机变化的,因而直流分量也会发生随机波动(基线漂移),给光接收机的判决带来困难。•在随机码流中,容易出现长串连“1”码或长串连“0”码,这样可能造成位同步信息丢失,给定时提取造成困难或产生较大的定时误差。•不能实现在线(不中断业务)的误码检测,不利于长途通信系统的维护。具体要求——数字光纤通信系统对线路码型的要求:(1)能限制信号带宽,减小功率谱中的高低频分量。这样就可以减小基线漂移、提高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和减小码间干扰,有利于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2)能给光接收机提供足够的定时信息。应尽可能减少连“1”码和连“0”码的数目,使“1”码和“0”码的分布均匀,保证定时信息丰富。(3)能提供一定的冗余码,用于平衡码流、误码监测和公务通信。但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应适当减少冗余码,以免占用过大的带宽。解决问题的途径(理论基础):模拟信号数字化后,频带大大加宽。数字压缩编码、扩频技术是使数字信号走向实用化的关键技术及有效途径。它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中的香农定理——其中C--信道容量(比特/秒),W--带宽(赫兹),N--噪声功率,S--信号功率,当S/N很小时(≤0.1)得到:C不变时,如N/S很大,必须有足够大的带宽W来传输信号——扩频;如果N/S不变,带宽W与信道容量C成正比(因为带宽W有限,信道容量C有限。可采用编码压缩信息冗余度来增加传输速率——编码压缩。)1(log2NSWCSNCW44.1①码速提升率:二进制码的速率为f1,线路编码后的速率f2为,码速提升率R为:②最大同码连续数N:最大相同符号“0”/“1”的连续数。N取决于码的结构,值的大小衡量线路码的定时信息、低频分量的参考值。③误码增殖系数G,定义为:G大表明译码后对应的误码可能更多,系统传输性能变差。④冗余度:——除了信息外,光通信系统还要传送其它辅助信号的能力称为冗余度或冗余容量。冗余度大,有利于安排其它信号,但效率低。光纤线路码的主要性能参数112fffR线路码中总的误码数码中的误码数接收机中还原为二进制G一、扰码为了保证传输的透明性,在系统光发射机的调制器前,需要附加一个扰码器,将原始的二进制码序列加以变换,使其接近于随机序列。相应地,在光接收机的判决器之后,附加一个解扰器,以恢复原始序列。扰码与解扰可由反馈移位寄存器和对应的前馈移位寄存器实现。扰码改变了“1”码与“0”码的分布,从而改善了码流的一些特性。例如:扰码前:1100000011000…扰码后:1101110110011…扰码有下列缺点:①不能完全控制长串连“1”和长串连“0”序列的出现;②没有引入冗余,不能进行在线误码监测;③信号频谱中接近于直流的分量较大,不能解决基线漂移。因为扰码不能完全满足光纤通信对线路码型的要求,所以许多光纤通信设备除采用扰码外还采用其它类型的线路编码。二、mBnB码(分组码)mBnB码是把输入的二进制原始码流进行分组,每组有m个二进制码,记为mB,称为一个码字,然后把一个码字变换为n个二进制码,记为nB,并在同一个时隙内输出。这种码型是把mB变换为nB,所以称为mBnB码,其中m和n都是正整数,nm,一般选取n=m+1。mBnB码有1B2B、3B4B、5B6B、8B9B、17B18B等等。包括双相码、CMI、密勒码等。2个二进制码表示一个信息码,传输速率提高了一倍。电路简单,是低速(34Mb/s以下)系统中常用码型。1.1B2B码(1)数字双相码或Mancherster码,分相码码型变换后无直流分量,且容易从中提取出位同步信息,不出现2个以上连0/1。但变换使得原数字信号的基带带宽加倍。在本地以太网(Ethernet)中有应用。(2)密勒码是双相码的变形。编码规则是在“1”的中点发生电平跳变,出现单个”0”时,电平保持不变,出现连零时,在连”0”的起始处发生电平跳变。最大宽度为两个码元周期,最小宽度为一个码元周期。具有一定的误码检测性能。直流分量很小,频带宽度约为数字双相码的一半。可用于气象卫星、磁记录、低速基带树传机等。(3)传号反转码,也称CMI码用“01”表示”0”,用”00”或”11”表示“1”。交替地用正电平或负电平表示“1”,用固定相位的一个周期的方波表示”0”,不出现3个以上连0/1,具有自检错能力。CMI码容易提取位定时信号,具有良好的检错能力。2.mBnB码最简单的mBnB码是1B2B码,即曼彻斯特码,这就是把原码的“0”变换为“01”,把“1”变换为“10”。因此最大的连“0”和连“1”的数目不会超过两个,例如1001和0110。但是在相同时隙内,传输1比特变为传输2比特,码速提高了1倍。以3B4B码为例,输入的原始码流3B码,共有(23)8个码字,变换为4B码时,共有(24)16个码字,见P97表7.2。为保证信息的完整传输,必须从4B码的16个码字中挑选8个码字来代替3B码。设计者应根据最佳线路码特性的原则来选择码表。例如:在3B码中有2个“0”,变为4B码时补1个“1”;在3B码中有2个“1”,变为4B码时补1个“0”。而000用0001和1110交替使用;111用0111和1000交替使用。同时,规定一些禁止使用的码字,称为禁字,例如0000和1111。3.3B4B码01111111111011011101100101110110101001100100001110110110010101001000011001001000010000004B3B表7.23B和4B的码字(无禁字)作为普遍规则,引入“码字的数字和”(WDS)来描述码字的均匀性,并以WDS的最佳选择来保证线路码的传输特性。所谓“码字数字和”,是在线路编码的nB码的码字中,用“-1”代表“0”码,用“+1”代表“1”码,整个码字的代数和即为WDS。如果整个码字“1”码的数目多于“0”码,则WDS为正;如果“0”码的数目多于“1”码,则WDS为负;如果“0”码和“1”码的数目相等,则WDS为0。例如:对于0111,WDS=+2;对于0001,WDS=-2;对于0011,WDS=0。nB码的选择原则是:尽可能选择|WDS|最小的码字,禁止使用|WDS|最大的码字。以3B4B为例,应选择WDS=0和WDS=±2的码字,禁止使用WDS=±4的码字。表7.4显示出根据这个规则编制的一种3B4B码表,表中正组和负组交替使用。线路码(4B)信号码(3B)模式2(负组)模式1(正组)WDS码字WDS码字-20010+211011117-21000+20111110601010010101015010010100110040011000110011300101001010102-20001+211100011-20100+210110000表7.43B4B码变换规则表我国3次群和4次群光纤通信系统最常用的线路码型是5B6B码,其编码规则如下:5B码共有(25)32个码字,变换6B码时共有(26)64个码字,其中WDS=0有20个,WDS=±2有15个,WDS=-2有15个,共有50个|WDS|最小的码字可供选择。由于变换为6B码时只需32个码字,为减少连“1”和连“0”的数目,删去:000011、110000、001111和111100。当然禁用WDS=±4和±6的码字。表7.5显示出根据这个规则编制的一种5B6B码表,正组和负组交替使用。表中正组选用20个WDS=0和12个WDS=+2,负组选用20个WDS=0和12个WDS=-2。1.5B6B码线路码(6B)信号码(5B)模式2(负组)模式1(正组)WDS码字WDS码字-2000101+21110101111131-2001001+21101101111030-2010001+2101101110129011100001110001110028-2000110+21110011101127011010001101001101026011001001100101100125续表mBnB码是一种分组码,设计者可以根据传输特性的要求确定某种码表。mBnB码的优点是:(1)码流中“0”和“1”码的概率相等,连“0”和连“1”的数目较少,定时信息丰富。(2)高低频分量较小,信号频谱特性较好,基线漂移小。(3)在码流中引入一定的冗余码,便于在线误码检测。mBnB码的缺点是:传输辅助信号比较困难。因此,在要求传输辅助信号或有一定数量的区间通信的设备中,不宜用这种码型。mBnB码优缺点:3.有两种编译码电路:•一种是组合逻辑电路,就是把整个编译码器都集成在一小块芯片上,组成一个大规模专用集成块,国外设备大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是把设计好的码表全部存储到一块只读存储器(PROM)内而构成,国内设备一般采用这种方法。以3B4B码为例,码表存储编码器的工作原理示于图7.1。首先把设计好的码表存入PROM内,待变换的信号码流通过串-并变换电路变为3比特一组的码b1、b2、b3,并行输出作为PROM的地址码。在地址码作用下,PROM根据存储的码表,输出与地址对应的并行4B码,再经过并-串变换电路,读出已变换的4B码流。图7.1码表存储编码器原理并→串PROMB1B2B3B4b1b2b3串→并组别变换ABC变前时钟已变换的输出4B码流变换时钟待变换输入信号码流已变换输出4B码流首先把设计好的码表存入PROM内,待变换的信号码流通过串—并变换电路变为3比特一组的码b1、b2、b3,并行输出作为PROM的地址码。在地址码作用下,PROM根据存储的码表,输出与地址对应的并行4B码,再经过并—串变换电路,读出已变换的4B码流。图中A、B、C三条线为组别控制控制线,当WDS=±2时,从A、B分别送出控制信号,通过C线决定组别。译码器与编码器基本相同,只是除去组别控制部分。译码时,把送来的已变换的4B信号码流,每4比特并联为一组,作为PROM的地址,然后读出3B码,再经过并-串变换还原为原来的信号码流。其他的mBnB码编译码电路原理相同,只是电路复杂程度有所区别而已。三、插入码插入码是把输入二进制原始码流分成每m比特(mB)为一组,然后在每组mB码末尾按一定规律插入一个码,组成m+1个码为一组的线路码流。根据插入码的规律,可以分为mB1C码、mB1H码和mB1P码。1.插入码的编码原理mB1C码的编码原理是,把原始码流分成每m比特(mB)一组,然后在每组mB码的末尾插入1比特补码,这个补码称为C码,所以称为mB1C码。补码插在mB码的末尾,使连“0”码和连“1”码的数目最少。mB1C码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例如:mB码为:100110001101……mB1C码为:1001110100101010……C码的作用是引入冗余码,可以进行在线误码率监测;同时改善了“0”码和“1”码的分布,有利于定时提取。图7.2mB1C码的结构mBCmBCmBCCmB1H码是mB1C码演变而成的,即在mB1C码中,扣除部分C码,并在相应的码位上插入一个混合码(H码),所以称为mB1H码。所插入的H码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C码,它是第m位码的补码,用于在线误码率监测;第二类是L码,用于区间通信;第三类是G码,用于帧同步、公务、数据、监测等信息的传输。常用的插入码是mB1H码,有1B1H码、4B1H码和8B1H码。以4B1H码为例,它的优点是码速提高不大,误码增值小;可以实现在线误码检测、区间通信和辅助信息传输。缺点是码流的频谱特性不如mBnB码。但在扰码后再进行4B1H变换,可以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在mB1P码中,P码称为奇偶校验码,其作用和C码
本文标题:线路编码与多媒体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3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