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网络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是全部新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采访是获得新闻事实材料的主要手段。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各个环节中的第一道工序,新闻采访又是记者的一门基本功。新闻采访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闻事实,为新闻写作和报道提供前提条件。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多元化,但新闻采访仍是原创新闻的基础,是网络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体现。第一节网络新闻采访的含义及特点一,什么是网络新闻采访1,网络新闻采访的含义网络新闻采访的概念具有两层含义:1)为互联网媒体发布新闻信息而进行的采访,主要是指目前我国拥有采访权的省级以上新闻媒体网站的编辑记者举行的新闻采访活动。即广义的网络新闻采访。2)在互联网上进行的采访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传统的采访方法(如现场采访、个别采访)配合使用。即为狭义的网络新闻采访。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把互联网作为发布新闻的媒体,是为网络而采访;后者则把互联网看作一种采访工具,是利用网络进行采访。双重的含义,体现了互联网的自身特色:互联网既是一种新闻传播媒体,又是一种信息交流互动的工具。这与其他传统媒体存在一定的区别。互联网的这种特色,也带来网络新闻业务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我们在本课中学习的网络新闻采访,主要是网络新闻记者在利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跨越时空的虚拟空间,按照新闻传播的需要所进行的新闻素材收集和调查研究活动。主要是以互联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方法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2,网络媒体及其采编权目前,国内传播新闻信息的网站,事实上包括以下几种:1)传统新闻媒体建立的专业性新闻网站;2)各新闻机构联合创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3)非新闻机构创办的商业性综合网站(门户网站);4)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科研教育及工商企业等创办的专业性网站。按照国家发布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将国内“从事新闻登载业务”的网络媒体,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新闻单位建立的新闻网站;二是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规定》中明确:“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综合性互联网站,经批准可以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的业务,但不得登载自行采写的新闻和其他来源的新闻。非新闻单位依法建立的其他互联网站,不得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目前在国内的网络媒体中,真正具有新闻采访权的,只有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单位建立的新闻网站,包括联合建立的综合性新闻网站,而许多拥有新闻登载权的商业性综合网站,并不具有新闻采访权。3,网络记者网络记者是指为网络媒体采集新闻事实,进行新闻报道的专业新闻工作者。目前国内的多数新闻网站,主要依靠传统媒体的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活动,新闻网站主要从事编辑加工、网页制作和上网发布的工作。只有少数网络媒体设有专职网络记者,如《人民网》和《千龙网》等,他们的网络采访业务也在探索中。可以认为,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支有特色的网络记者队伍。专职的网络记者,应是一身兼数职(采写、摄影、摄像、录音、编辑、发布等)的多媒体数字记者(DigitalJournalist)。美国网络记者詹姆斯.哈德在费城使用他的新装备采访。这些新装备包括一个摄像头、一个眼前的微型显示器、手臂上的微型键盘、话筒、挎在腰际的微型电脑处理器、电池和数码影像传输设备等。该套设备轻便,并可通过传输设备进行现场直播。二,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1,来源的广泛性新闻采访活动,主要是搜集各种新闻信息,包括现场采访、面对面采访、通讯采访,以及利用媒体资源获得新闻信息。1)网络信息传播的多种功能,提供了极为广泛的信息来源。通过浏览、电子邮件、以及网络新闻组、论坛和聊天室等互联网的服务资源,可以获得政治经济、娱乐、社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2)互联网跨地域传播的特色,使获得信息的范围也更为广泛。采访活动可以跨越地区、国家的界限,获得信息的空间更为广阔。3)互联网传播的交互性特色,使网络信息的用户,也可以参加到新闻信息的采集中来,成为网络媒体除专业记者以外的更广泛的信息来源。2,形式的多样性。1)信息采集形式的多样性。网络新闻采访,除了传统的现场采访形式,如口头采访、观察采访、体验式采访等,还可以使用网络多种传播工具,如E-mail、论坛、聊天室、网络会议等,在互联网上直接采访或收集信息。2)信息采集工具的多样性。传统媒体记者的采访工具较为单一,报社记者靠纸和笔,外加录音机;广播电台记者靠话筒、录音机;电视台记者靠摄像机;摄影记者靠照相机。而网络媒体的记者,则要同时会使用各种信息采集工具。3)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网络新闻传播的多媒体特色,要求采集信息的表现形式,同时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3,采写的即时性。新闻采访的“时限”,是构成新闻事实传播价值的时间限度,也即新闻事实的发生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网络媒体的新闻发布,没有时间(传统媒体的出版时间或节目段时间)的限制,新闻报道可以随时上网,滚动播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可即时发布。网络新闻发布的时效,取决于记者采访的时效性。4,容量的无限性。网络媒体不受版面或播出时间限制,依托“海量存储”的互联网和数据库,使记者在采访时:1)可以捕捉数量最大、内容更丰富的新闻事实;2)可以多角度、多侧面更充分地报道某一事件;3)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有关新闻事实的背景资料。5,过程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不仅是指记者与被采访者或记者与编辑的交互关系,而是指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与受众的交互关系。网络既是新闻发布工具,又是便捷的通讯工具,记者在采访发布新闻的同时,就可以直接收到网络用户的反馈意见。网民可以为记者出题目,可以进一步了解事件的细节;记者根据网民的意见,可以及时调整采访报道内容。第二节网络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一,网络新闻采访应遵循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1,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结果,有关数据、细节等都要符合客观事实。2)新闻报道事实的慨括必须真实。具体的事实报道,要能准确地慨括事实的全貌。3)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这类事实的总体要一致。报道的具体事实,要和整体结合,在总体上、本质上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实的真实性。2,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采访路线。二,网络记者应有更高的新闻素质1,对“新闻价值”的把握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新闻价值,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要素:1)时新性。时间新,内容新。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是时效性。新闻时效越强,新闻价值越大;信息新鲜,有新意,越有吸引力。2)重要性。是指新闻事实对社会生活或受众的切身利益的影响程度。3)接近性。即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的相关性。4)显著性。新闻报道的人物、事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或对社会产生的作用。5)趣味性。新闻事实所具有的使人感到愉快、引起兴趣的特性。2,提高“新闻敏感”能力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敏感,核心是政治敏感,还要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主要表现为:1)及时判断某一事件是否能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兴趣;2)及时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作用和影响;3)善于从同一事物中鉴别出最重要的事实,并从中找出最佳报道角度;4)善于从纷杂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第三节在互联网上获取新闻线索新闻记者利用互联网进行采访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报道的线索,二是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采访。据调查,美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新闻工作者,有93%在实际工作中已利用互联网作为调研和报道工具。上网寻找新闻线索、构思报道题材、收集有关资料,已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上网目的。新闻线索,是指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一种讯息或征兆。它是记者从事新闻采访活动起步的一个重要向导。一,使用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目的1,寻找发现新闻报道的线索;2,查询新闻报道的背景资料,充实新闻报道内容;3,查询验证新闻线索,核实新闻报道事实;4,查询已报道的同类新闻,避免重复报道;5,寻找多方面的新闻信息和资料,整合为更有深度的专题或综合报道;6,搜寻突发新闻信息。二,从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料的主要方法1,通过浏览万维网()查询和获取新闻信息。万维网的信息传播,具有“超级链接”和“超文本”(多媒体)两大特色。使用浏览器查询和获取万维网上的各种信息非常便利。浏览万维网上的各类网站,可以获得不同特色的信息资源。1)互联网上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网站,在国内主要包括传统媒体主办的专业新闻网站、跨行业联合组建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商业性的综合(门户)网站,每日提供数量巨大、迅速及时的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报道的线索、背景资料、综合资料,也是核实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对这些网站的新闻报道查询,要善于应用其“超级链接”的特点,扩大信息查询面。对这些网站新闻信息的使用,要注意版权的合法性问题。2)各级政府建立的网上政务网站,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和各种工作报告、文件,并开通有网上热线,可以获得有权威性的新闻信息及背景资料。政府网站已成为重要的新闻信息源。3)专业机构、企业建立的专业性网站,直接在网上发布本行业或企业的相关信息,可以获得专业类的新闻信息和背景资料,其信息的可靠性也较高。通过浏览万维网查询和获取新闻信息,要掌握的方法是:(1)要了解和熟悉各类网站的特色,包括网站设立的频道、栏目内容、经营特色等,能运用自如地从繁多的网站中,浏览和搜寻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根据学习和工作的需要,经常性地关注和浏览一些门户网站和特定网站,浏览其特定的栏目内容,从中获取最新的动态信息,这也是浏览万维网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方法;(3)根据新闻采访的需要,专门浏览一些包含有采访目标、内容的网站,从中了解新闻线索和报道内容。2,通过BBS论坛、电子公告栏和新闻组(Usenet)获取新闻信息。1)各种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专业网站、院校网站、文化网站都设立有BBS论坛或BBS站点,其中有多个讨论区,区内又有若干个讨论专题,用户不单可以发表各种意见、文章,还可以提供各种新闻信息。BBS(BulletinBoardSystem),即“电子布告栏”。1978年美国芝加哥地区的两位计算机专家,为了在两台隔离很远的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就建立了一个“公告栏”系统,即BBS,相互可以在上面发表意见和阅读别人放上去的信息。后来发展为在互联网建立专门的BBS站点服务器。BBS站点的界面比较简单,主要是文本形式。BBS站点主要是区域性服务。网上论坛(Forum)是BBS的演进。互联网上的各类大型网站,一般都开设有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论坛。这种网上论坛一般具有较好的图文界面,使用和操作都很简便。网上论坛的题材丰富多彩,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休闲、娱乐、无所不包,而且覆盖范围广泛,可以跨越地区、国界。在网上论坛,每个人可以自由地阅读信息,提供信息,发表观点,展开讨论。每个人既是信息的获取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上网者的身分是隐匿的,可以是真名,又可以是化名。上网者的身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平等地各抒己见。目前国内的各类网站中,较有影响的网上论坛有:时政类:人民网的“强国社区”();新华网的“发展论坛”();经济类:和讯网的“和讯论坛”();法律类:中法网论坛();文化类:天崖社区();西祠胡同();读书生活();军事类:《舰船知识》版的“军事论坛”(http://
本文标题:网络新闻采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84261 .html